-
公开(公告)号:CN113883144A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11148470.9
申请日:2021-09-27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 江苏亨通海洋光网系统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下自锁装置,其中,底座中心具有沉孔,且其底部设有两个方形槽;传动轴的下端穿过沉孔后与传动部连接;自润滑套筒套设在传动轴外且位于沉孔和传动轴之间;两个支撑板对称设置于传动轴的两侧;两个传动板对称设置于传动部的两侧;支撑板的上端插入对应的方形槽内并与其通过插销固定,其下端与对应的传动板的上端通过第一连接件铰接;一个传动板的下端被H形板的第一端夹持并通过一个第二连接件与H形板的第一端铰接;另一个传动板的下端被Y形板的第一端夹持并通过另一个第二连接件与Y形板的第一端铰接;H形板的第二端和Y形板的第二端分别从两侧伸入传动部内,传动部、H形板的第二端以及Y形板的第二端通过第三连接件铰接。
-
公开(公告)号:CN114954859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725649.4
申请日:2022-06-24
Applicant: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 江苏亨通海洋光网系统有限公司
IPC: B63C11/52 , F16F15/06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底设备安装导向及缓冲装置,包括基座以及安装在所述基座上的导向机构和缓冲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导向筒,所述导向筒套设在所述缓冲机构外,所述导向筒的顶部和底部均开口设置,所述导向筒的顶部形成为向上外扩的喇叭口,所述喇叭口构成第一级导向;所述基座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喇叭口对齐,用于供所述海底设备穿过,所述缓冲机构用于当所述海底设备穿过时起缓冲支撑作用。所述海底设备安装导向及缓冲装置在海洋环境安装时,可以比较精确平稳的到达预定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3883144B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111148470.9
申请日:2021-09-27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 江苏亨通海洋光网系统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下自锁装置,其中,底座中心具有沉孔,且其底部设有两个方形槽;传动轴的下端穿过沉孔后与传动部连接;自润滑套筒套设在传动轴外且位于沉孔和传动轴之间;两个支撑板对称设置于传动轴的两侧;两个传动板对称设置于传动部的两侧;支撑板的上端插入对应的方形槽内并与其通过插销固定,其下端与对应的传动板的上端通过第一连接件铰接;一个传动板的下端被H形板的第一端夹持并通过一个第二连接件与H形板的第一端铰接;另一个传动板的下端被Y形板的第一端夹持并通过另一个第二连接件与Y形板的第一端铰接;H形板的第二端和Y形板的第二端分别从两侧伸入传动部内,传动部、H形板的第二端以及Y形板的第二端通过第三连接件铰接。
-
公开(公告)号:CN217508950U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21546635.8
申请日:2022-06-20
Applicant: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 江苏亨通海洋光网系统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下通信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水下路由模块皮囊油压平衡装置,包括:筒体、前端盖、后端盖和皮囊;筒体两端设置前端盖和后端盖,前端盖和后端盖与筒体密封,水下路由模块放置在筒体中,筒体内充有变压器油,皮囊设置在筒体内,且固定在后端盖上。本实用新型能平衡腔体内部因油温升高或降低造成的体积膨胀或收缩压力,当温度升高时,油体积膨胀,皮囊被压缩;当温度降低时,油体积收缩,皮囊膨胀;通过维持压力平衡,保护腔体及电子元器件。
-
公开(公告)号:CN114896756B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210341453.5
申请日:2022-04-02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13/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正弦运动激励下的隔水管载荷控制模拟方法、介质及设备,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利用运动激励模块实现用户设定的正弦运动;利用控制模块获取用户设定的正弦运动下的用户输入信息;利用信号采集模块获取隔水管缩尺模型的顶部轴向载荷数据、隔水管悬挂系统当前采样时间的位移量数据和压力数据;基于用户输入信息以及信号采集模块采集的信息,判断隔水管缩尺模型的载荷是否超出设定范围,当超出时,控制隔水管悬挂系统进行运动以调节隔水管缩尺模型的动态载荷。本发明通过控制隔水管悬挂系统可有效增大隔水管极小载荷或减小隔水管极大载荷,有效防止隔水管在极端环境条件下产生断裂失效或动态压缩失效,保障了隔水管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9538775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573596.4
申请日:2024-11-06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28 , G01N33/00 , G06F17/11 , G06F17/18 , G06F113/08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油田钻井领域,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极地钻井液的流变模式的判断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其包括:依据流变性实验测量数据,绘制各种温度条件下钻井液剪切应力—剪切速率流变曲线,计算钻井液的塑性粘度、动切力、流性指数和稠度系数;基于塑性粘度、动切力、流性指数和稠度系数,以及四种流变模式的本构方程,对各温度测量条件下钻井液的流变曲线进行拟合;其中,四种流变模式包括宾汉模式、幂律模式、卡森模式和赫谢尔—巴尔科利模式;依据拟合结果绘制拟合曲线,求得各温度条件下四种流变模式的均方差及判定系数;通过判定系数判断四种流变模式对于不同温度条件下所测极地钻井液的适用性,以确定适用性最好的流变模式。
-
公开(公告)号:CN114687670B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210490482.8
申请日:2022-05-07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动态和静态控制阀的液力脉冲振动固井工具,包括:振动模块套管,适于安装在导向头和套管之间,振动模块套管内部形成流体通道;偏心振动模块,安装于振动模块套管内,偏心振动模块被配置为当流体流经振动模块套管时带动液力脉冲振动固井工具产生周期性径向振动;脉冲波动发生模块,安装于偏心振动模块后方的振动模块套管内,脉冲波动发生模块被配置为当流体流经振动模块套管时带动液力脉冲振动固井工具产生周期性轴向振动。本发明可以通过套管内液力流动循环产生周期性振动,起到辅助下套管和固井的作用,提高套管下入成功率和保证固井优质率,保障作业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8858591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988562.5
申请日:2024-07-23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拟钻井液侵入水合物储层的实验装置及方法,其中实验装置包括:底座;加载架,包括水平加载板和竖直加载支腿,所述竖直加载支腿的上部与所述水平加载板固定连接,其下端与所述底座连接,以将所述水平加载板固定在设定高度的位置处;压力室,为下端开口的腔室结构,所述压力室设置于底座顶部且其下端开口被所述底座封闭;沉积物试样组件,设置于所述压力室内,且与所述底座固定;液压伸缩组件,设置在所述加载架上,其伸缩端与所述沉积物试样组件的顶部连接,用于为沉积物试样组件施加轴向压力;所述压力室的外壁设置有可视窗,以观察沉积物试样组件的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2748050B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110203668.6
申请日:2021-02-24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N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定沉积岩吸水扩散系数的试验装置及方法。所述试验装置包括一高压釜;高压釜内设有沉积岩厚壁圆柱筒;沉积岩厚壁圆柱筒的两端密封设置,且沉积岩厚壁圆柱筒的上端口连接入口管线,下端口连接出口管线,入口管线和出口管线的另一端延均伸至高压釜之外,实现钻井液循环;沉积岩厚壁圆柱筒的上端设有轴向应力施加装置。本发明试验装置可以模拟钻井液的循环流动,因此可以分析滤饼性质对沉积岩吸水特征的影响规律。本发明吸水扩散系数试验装置可以研究井下温压条件、钻井液性能等因素对沉积岩吸水特性的影响,并能够定量测定吸水扩散系数,有助于优化防塌钻井液性能,防止沉积岩井壁周期性坍塌,对于安全有效钻井具有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3051731B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110279281.9
申请日:2021-03-16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IPC: G06F30/20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下控制系统整体可靠性分析方法及系统,其包括:将水下控制系统全生命周期分为不同阶段,明确每个阶段的任务;将水下控制系统分成典型的测量功能模块、手动控制模块和自动控制模块,分析各功能模块失效的风险;根据风险分析结果确定水下控制系统每一个测控功能的可靠性量化指标要求;根据各个测控功能的共性及水下控制系统整体结构,确定水下控制系统整体的可靠性要求;根据可靠性要求确定水下控制系统可靠性设计规格书,根据可靠性规格书设计和实现水下控制系统;对水下控制系统进行可靠性综合分析计算,验证其是否达到可靠性量化指标要求。本发明通过降低测量和控制出现误差的概率把系统的误差降到最低。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