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029226A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211555701.2
申请日:2022-12-06
Applicant: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 ,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北京研究中心
IPC: G06F30/28 , E21B47/06 , G06F17/13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通过不同阶段测压资料判断凝析气井反凝析程度的方法,包括:建立凝析气藏三区复合试井物理模型,绘制凝析气藏的三区复合地层渗流模型,求解数学模型,拟合分析得到地层参数;获取多个阶段的测压资料,绘制不同阶段的实测试井曲线,对比所述实测试井曲线与所述三区复合地层渗流模型,识别气井是否发生反凝析;通过分析同一口试井的不同测压阶段资料的实测试井曲线,得到不同时间的反凝析半径和各区渗透率,判断凝析气井反凝析范围和程度。根据不同阶段测压资料判断凝析气井反凝析范围和程度,充分利用已有的不同阶段的测压资料进行试井分析,不再进行多余的测压作业。
-
公开(公告)号:CN112412411B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011307055.9
申请日:2020-11-20
Applicant: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 ,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北京研究中心
IPC: E21B43/24 , E21B47/00 , E21B49/00 ,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裂井多井系统试井分析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确定低渗透油藏压裂井多井系统试井模型计算所需的地层、流体、压裂的相关参数;b基于a中的相关参数,建立低渗透油藏压裂井多井系统试井模型;c对b中的低渗透油藏压裂井多井系统试井模型进行分析,得到低渗透油藏压裂井多井系统试井模型曲线。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定量化、可操作性强、精度高的压裂井多井系统不稳定渗流数学模型,可在任意形状油藏中考虑启动压力梯度影响,并且采用有限元数值方法进行求解,并通过拉普拉斯变换和Stethfest反演考虑了井筒储集效应及表皮效应对井底压力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5203872A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210852373.6
申请日:2022-07-20
Applicant: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 ,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北京研究中心
IPC: G06F30/18 , G06F30/20 , G06F113/14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热力学参数的表皮因子确定井筒附近污染度的方法,包括:测量井筒参数和热力学参数;根据所述井筒参数和所述热力学参数建立井筒附近压力关系方程;根据所述井筒参数和所述热力学参数建立井筒附近温度关系方程;根据所述压力关系方程和所述温度关系方程求解表皮因子,并且基于所述表皮因子确定井筒附近污染度。本发明可以在已知热力学参数情况下,从热力学角度快速计算表皮因子,无需进行试井曲线的拟合,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试井解释效率,计算步骤简单,方法快捷。
-
公开(公告)号:CN111878048B
公开(公告)日:2022-05-24
申请号:CN202010666346.0
申请日:2020-07-10
Applicant: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 ,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北京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氧空气驱判定氧气气窜防治措施实施时机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建立低温氧化数值模拟模型;明确氧气浓度剖面变化特征;判断减氧空气驱氧气突破防治措施时机:以采油井产出气中最高氧气浓度不低于10%时的减氧空气驱的氧气浓度变化剖面图作为依据:当采油井产出气中氧气浓度达到10%时,采取关井焖井措施;在注采井间位置的中心处的氧气浓度为10%时,采取生产井降低产量措施;在采油井中产出气中氧气浓度为10%时的PV数减去14PV的注入体积时,且氧气浓度为10%时,采取气窜调剖措施;进行生产井降低产量和气窜调剖时的时机的中间点,采取注气井降低注入量措施。本发明提供了定量化、可操作的步骤,适用于注减氧空气开发的稀油高温油藏。
-
公开(公告)号:CN114323832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426552.5
申请日:2021-11-25
Applicant: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 ,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北京研究中心
IPC: G01N1/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质岩岩心制作方法,通过调整储层岩屑、水泥、水的添加比例,以及建立压实压力与岩心孔隙度、渗透率关系曲线获取较佳的压实压力,从而控制所需目标岩心孔隙度、渗透率;通过建立压实压力与岩心孔隙度、渗透率关系曲线从而获取目标岩心,制作出的岩心在物性、孔隙结构、胶结程度等方面接近天然变质岩岩心,解决了因天然岩心获取困难造成的岩心缺失等问题,且使用材料简单,操作简便。
-
公开(公告)号:CN112745821A
公开(公告)日:2021-05-04
申请号:CN202110011551.8
申请日:2021-01-06
Applicant: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 ,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北京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上稠油蒸汽伴注用耐温抗盐驱油剂及其应用。所述耐温抗盐驱油剂的质量百分比组成如下: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0.1%~0.5%,阴‑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0.05%~0.3%,界面增效剂0.05%~0.1%,余量为水;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与阴‑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为1~3:1;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为直链烷基苯磺酸钠;阴‑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为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羧酸盐。本发明驱油剂不仅具有较好的耐温抗盐能力,且具有较强的降低油水界面张力,解决现有驱油剂无法和蒸汽伴注要求,在稠油油藏地层水矿化度高的情况下不能充分发挥其驱油作用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412411A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2011307055.9
申请日:2020-11-20
Applicant: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 ,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北京研究中心
IPC: E21B43/24 , E21B47/00 , E21B49/00 ,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裂井多井系统试井模型的建立及分析方法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确定低渗透油藏压裂井多井系统试井模型计算所需的地层、流体、压裂的相关参数;b基于所述步骤a中的相关参数,建立低渗透油藏压裂井多井系统试井模型;c对所述步骤b中的低渗透油藏压裂井多井系统试井模型进行分析,得到低渗透油藏压裂井多井系统试井模型曲线。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定量化、可操作性强、精度高的压裂井多井系统不稳定渗流数学模型,可在任意形状油藏中考虑启动压力梯度影响,并且采用有限元数值方法进行求解,并通过拉普拉斯变换和Stethfest反演考虑了井筒储集效应及表皮效应对井底压力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6404632B
公开(公告)日:2019-02-26
申请号:CN201610972074.0
申请日:2016-11-03
Applicant: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 ,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北京研究中心
IPC: G01N15/08 , G01N23/046 , G01N33/24 , G01N21/8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花岗岩储层的微观裂缝‑孔隙结构分类图版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取目标储层未遭受人为破坏的岩心段;测量岩心段小柱样的孔隙度和渗透率,并对岩心段小柱样进行CT扫描和压汞驱替实验;将岩心段小柱样进行取样制作铸体薄片,对铸体薄片进行镜下观察和统计;根据得到的岩心段小柱样的孔隙度、渗透率、CT扫描结果和压汞驱替实验结果,以及铸体薄片镜下观察和统计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以渗透率和孔隙度大小作为分类的主要依据,完成对目标储层孔隙结构的初步分类,编制目标储层的微观裂缝‑孔隙结构分类图版。本发明不仅适用于火山岩裂缝性储层,也可以应用到碳酸盐岩、致密砂岩等裂缝性储层中,具有很大的适用性及推广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7066672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710030575.1
申请日:2017-01-17
Applicant: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 ,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北京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代替气驱组分模型的数值模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进行目标区块流体的PVTi拟合,得到PVTi拟合流体性质数据;建立不同渗透率下的组分机理模型,得到不同渗透率油藏气驱开发时混相区域的变化规律;根据PVTi拟合流体性质数据搭建实际组分模型;根据不同渗透率油藏气驱开发时混相区域的变化规律,得到分区实际数值模拟模型;调整分区实际数值模拟模型中的混相系数,使实际组分模型与分区实际数值模拟模型产能指标和压力指标的误差不超过10%,得到目标区块合理的混相系数分布;搭建Todd‑longstaff实际模型,在混相区域内用Todd‑longstaff算法进行计算,在混相区域外用普通黑油算法进行计算。
-
公开(公告)号:CN118172598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278887.4
申请日:2024-03-12
Applicant: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 ,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北京研究中心
IPC: G06V10/764 , G06V10/56 , G06V10/141 , G06V10/75 , G01N5/00 , G01N21/8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视化模型内流体饱和度分布及其类型的识别系统及方法,包括:双缸驱替柱塞泵通过三通阀分别连接蒸汽发生器和四通阀的输入端,蒸汽发生器还连接六通阀的一输入端,四通阀的另外三个输出端分别连接第一流体中间容器、第二流体中间容器和第三流体中间容器的输入端;第一流体中间容器、第二流体中间容器和第三流体中间容器的输出端分别连接六通阀的对应输入端,六通阀的一输入端还连接放空量筒,六通阀的一输出端连接压力输出管路,六通阀的另一输出端连接可视化填充模型的注入端;可视化填充模型设置在恒温箱内,可视化填充模型的产出端通过回压阀分别连接单缸回压柱塞泵和计量量筒,本发明可广泛用于油气田开发物理模拟实验领域中。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