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道端面密封结构
    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906777U

    公开(公告)日:2014-10-29

    申请号:CN201420260675.5

    申请日:2014-05-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管道端面密封结构,包括对接的两个管道和一个密封圈,其中,一个管道端面设置有与所述密封圈配合的凹槽;所述密封圈的截面为M型,厚度大于所述凹槽的深度。本实用新型M型密封圈对管道通道起密封作用,当通道压强增加时,基于M型金属密封圈的特殊结构,密封圈M型结构沿对接通道轴向扩张,使M型密封圈和两通道对接处的接触更为紧密,使密封结构可以承受更高压强,进而可提高其密封性能,解决了现有密封结构不能满足高压强、极端温度和强腐蚀工况条件的问题。

    一种高电压超声波发生电路及收发电路

    公开(公告)号:CN110873758A

    公开(公告)日:2020-03-10

    申请号:CN201911001248.9

    申请日:2019-10-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电压超声波发生电路及收发电路,该高电压超声波发生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触发电路、高电压电路和超声波传感器X1,以及分别为触发电路和高电压电路提供启动脉冲的控制电路。其中,控制电路可控制触发电路处于未加载状态,并控制高电压电路升压至预设高电压、且保持高电压电路与超声波传感器X1断开。控制电路可控制触发电路处于加载状态,并控制触发电路通过升压触发高电压电路与超声波传感器X1接通,瞬间为超声波传感器X1施加高频激励。本发明通过三电极火花隙开关TRG对超声波传感器施加激励,该开关不仅能够承受数千伏的高电压,而且导通速度很快,为ns级,从而可使高压电容器C1快速放电,以满足超声波传感器需要的高频激励。

    一种高电压超声波发生电路及收发电路

    公开(公告)号:CN110873758B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1911001248.9

    申请日:2019-10-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电压超声波发生电路及收发电路,该高电压超声波发生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触发电路、高电压电路和超声波传感器X1,以及分别为触发电路和高电压电路提供启动脉冲的控制电路。其中,控制电路可控制触发电路处于未加载状态,并控制高电压电路升压至预设高电压、且保持高电压电路与超声波传感器X1断开。控制电路可控制触发电路处于加载状态,并控制触发电路通过升压触发高电压电路与超声波传感器X1接通,瞬间为超声波传感器X1施加高频激励。本发明通过三电极火花隙开关TRG对超声波传感器施加激励,该开关不仅能够承受数千伏的高电压,而且导通速度很快,为ns级,从而可使高压电容器C1快速放电,以满足超声波传感器需要的高频激励。

    深水钻井数据测量与记录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56991A

    公开(公告)日:2014-02-05

    申请号:CN201310551780.4

    申请日:2013-11-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水钻井数据测量与记录系统及方法。深水钻井数据测量与记录系统包括测量发射装置和接收装置,测量发射装置内的壳体中设置有:采集并处理泥浆或油气的速度及含气率的信息、得到测量数据的检测装置;记录装置;将测量数据发至接收装置的回传装置;实时监测测量数据、判断其是否超出阈值、在超出阈值时控制检测装置加快信息采集频率、控制记录装置保存测量数据、控制回传装置向接收装置发送测量数据的控制装置。本发明对测量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和分析,传输速度比现有的泥浆脉冲方式快,且比平台处数据采集设备的测量数据获取率高。当发生重大事故时可维持数据获取功能,并通过水下机器人等载体搭载的数据接收装置实现数据回传。

    深水钻井数据测量与记录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56991B

    公开(公告)日:2016-03-09

    申请号:CN201310551780.4

    申请日:2013-11-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水钻井数据测量与记录系统及方法。深水钻井数据测量与记录系统包括测量发射装置和接收装置,测量发射装置内的壳体中设置有:采集并处理泥浆或油气的速度及含气率的信息、得到测量数据的检测装置;记录装置;将测量数据发至接收装置的回传装置;实时监测测量数据、判断其是否超出阈值、在超出阈值时控制检测装置加快信息采集频率、控制记录装置保存测量数据、控制回传装置向接收装置发送测量数据的控制装置。本发明对测量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和分析,传输速度比现有的泥浆脉冲方式快,且比平台处数据采集设备的测量数据获取率高。当发生重大事故时可维持数据获取功能,并通过水下机器人等载体搭载的数据接收装置实现数据回传。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