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265266B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410453524.6
申请日:2014-09-05
Applicant: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IPC: E21B47/00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水平井控水完井方式评价实验装置,该装置包括有一水平放置的模拟井筒,由模拟井筒的开口端向模拟井筒内密封伸设有完井模拟管柱;模拟井筒侧壁上设有排液口、排气口和流体入口;完井模拟管柱伸出模拟井筒开口端的端部设有流体出口,该流体出口通过流体出口阀门连通于储液箱,储液箱出口顺序连接有控制阀、离心泵、流量计和流体入口阀门,流体入口阀门连接于模拟井筒的流体入口,流体入口与流体出口之间设有一差压传感器;完井模拟管柱端部与模拟井筒开口端之间设有完井模拟管柱直线位移及定位装置。该装置通过流量计和压差传感器来记录不同流量下、不同参数的多种完井方式的压差,对比分析不同完井方式在各自参数下的控水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4265266A
公开(公告)日:2015-01-07
申请号:CN201410453524.6
申请日:2014-09-05
Applicant: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IPC: E21B4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B47/00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水平井控水完井方式评价实验装置,该装置包括有一水平放置的模拟井筒,由模拟井筒的开口端向模拟井筒内密封伸设有完井模拟管柱;模拟井筒侧壁上设有排液口、排气口和流体入口;完井模拟管柱伸出模拟井筒开口端的端部设有流体出口,该流体出口通过流体出口阀门连通于储液箱,储液箱出口顺序连接有控制阀、离心泵、流量计和流体入口阀门,流体入口阀门连接于模拟井筒的流体入口,流体入口与流体出口之间设有一差压传感器;完井模拟管柱端部与模拟井筒开口端之间设有完井模拟管柱直线位移及定位装置。该装置通过流量计和压差传感器来记录不同流量下、不同参数的多种完井方式的压差,对比分析不同完井方式在各自参数下的控水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204126638U
公开(公告)日:2015-01-28
申请号:CN201420513242.6
申请日:2014-09-05
Applicant: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IPC: E21B47/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水平井控水完井方式评价实验装置,该装置包括有一水平放置的模拟井筒,由模拟井筒的开口端向模拟井筒内密封伸设有完井模拟管柱;模拟井筒侧壁上设有排液口、排气口和流体入口;完井模拟管柱伸出模拟井筒开口端的端部设有流体出口,该流体出口通过流体出口阀门连通于储液箱,储液箱出口顺序连接有控制阀、离心泵、流量计和流体入口阀门,流体入口阀门连接于模拟井筒的流体入口,流体入口与流体出口之间设有一差压传感器;完井模拟管柱端部与模拟井筒开口端之间设有完井模拟管柱直线位移及定位装置。该装置通过流量计和压差传感器来记录不同流量下、不同参数的多种完井方式的压差,对比分析不同完井方式在各自参数下的控水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868978B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111149220.7
申请日:2021-09-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IPC: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页岩基质内气体非稳态微观传输特征的确定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页岩基质无吸附作用和/或吸附作用气体传输参数;获取单组分无吸附作用气体滑脱传输、努森扩散传输视渗透率计算模型,和/或获取单组分吸附作用气体滑脱传输、努森扩散传输、表面扩散传输视渗透率计算模型;获取孔隙内无吸附作用和/或吸附作用气体密度关于压力的计算模型;在视渗透率计算模型和气体密度关于压力的计算模型的基础上,以气体密度为传递变量构建无吸附和/或吸附气体传输模型;基于气体传输模型,结合气体传输参数,确定目标页岩基质内气体微观传输特征。
-
公开(公告)号:CN113868978A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111149220.7
申请日:2021-09-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IPC: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页岩基质内气体非稳态微观传输特征的确定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页岩基质无吸附作用和/或吸附作用气体传输参数;获取单组分无吸附作用气体滑脱传输、努森扩散传输视渗透率计算模型,和/或获取单组分吸附作用气体滑脱传输、努森扩散传输、表面扩散传输视渗透率计算模型;获取孔隙内无吸附作用和/或吸附作用气体密度关于压力的计算模型;在视渗透率计算模型和气体密度关于压力的计算模型的基础上,以气体密度为传递变量构建无吸附和/或吸附气体传输模型;基于气体传输模型,结合气体传输参数,确定目标页岩基质内气体微观传输特征。
-
公开(公告)号:CN106401580B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1611069646.0
申请日:2016-11-2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IPC: E21B49/00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复杂内边界多热源举升井筒多相流动实验装置,包括举升井筒组,举升井筒组包括并联设置的复杂内边界举升井筒管道和加热举升井筒管道,举升井筒组的入口连通于多相流体输入装置,举升井筒组的出口连通于多相流体回收装置;复杂内边界多热源举升井筒多相流动实验装置还包括能实时监测记录复杂内边界举升井筒管道和加热举升井筒管道内压力的控制装置。该装置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能准确模拟复杂内边界举升井筒中多相流运动、模拟实验温度与地层实际不符、压力测量不准确等问题,准确模拟了复杂内边界举升井筒及加热升温情况下举升井筒中多相流运动,实现了实时监测举升井筒内压力的分布和流型的变化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2362552A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2011197830.X
申请日:2020-10-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IPC: G01N15/08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页岩基质渗透率测定装置和方法,其中,该装置包括:气瓶;增压泵,与所述气瓶相连;自动补气增压系统,通过调压阀与所述增压泵相连,用于在实验过程中当识别到参考室和样品室中的压力小于目标压力预设值的情况下,通过所述增压泵的储气罐中的气体为参考室和样品室进行补气增压;控温装置,用于放置参考室和样品室,所述样品室,用于放置待测的页岩岩石样品;压力传感器,用于测量所述参考室和所述样品室的压力数据。利用本申请提供的方案避免了气体充填满颗粒间隙后,整个系统压力急剧下降所导致的问题,可以消除充填程度对渗透率测定的影响,减少测量误差,提高渗透率测定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051202A
公开(公告)日:2020-12-08
申请号:CN202010870903.0
申请日:2020-08-2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IPC: G01N15/08 , G01N23/22 , G01N23/2202 , G01Q60/24 , G01N1/28
Abstract: 本说明书涉及一种直流电场作用下岩石孔隙结构测试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应用于测试系统,该系统包括孔隙结构测试装置、标定装置及电化学储层流体特征模拟装置。利用标定装置对目标岩石样品进行测试区域标定处理,得到包含至少一个标定区域的目标岩石样品。利用测试装置对目标岩石样品的标定区域进行测试,得到第一测试结果。将目标岩石样品置于模拟装置中的导电流体内,对导电流体施加直流电场,得到直流电场作用后的目标岩石样品;利用测试装置对直流电场作用后的目标岩石样品的标定区域进行测试,得到第二测试结果;比对相同标定区域所对应的第一测试结果及第二测试结果,可以更加准确无损地测试得到储层孔隙结构在施加直流电场前后的变化特征。
-
公开(公告)号:CN112362552B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011197830.X
申请日:2020-10-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IPC: G01N15/08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页岩基质渗透率测定装置和方法,其中,该装置包括:气瓶;增压泵,与所述气瓶相连;自动补气增压系统,通过调压阀与所述增压泵相连,用于在实验过程中当识别到参考室和样品室中的压力小于目标压力预设值的情况下,通过所述增压泵的储气罐中的气体为参考室和样品室进行补气增压;控温装置,用于放置参考室和样品室,所述样品室,用于放置待测的页岩岩石样品;压力传感器,用于测量所述参考室和所述样品室的压力数据。利用本申请提供的方案避免了气体充填满颗粒间隙后,整个系统压力急剧下降所导致的问题,可以消除充填程度对渗透率测定的影响,减少测量误差,提高渗透率测定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196503A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410452850.5
申请日:2014-09-0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Inventor: 韩国庆 , 宋道万 , 宋勇 , 吴晓东 , 安永生 , 张世明 , 董亚娟 , 苏海波 , 刘凯 , 张佳 , 吴小军 , 马高强 , 许强 , 王杰 , 赵莹莹 , 张波 , 孟薇 , 易红霞 , 初杰 , 胡慧芳 , 段敏 , 史敬华 , 曹伟东
IPC: E21B43/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裂缝性油藏可视化水驱油物理模型和物理模拟实验装置,所述裂缝性油藏可视化水驱油物理模型包括基体(10),基体(10)的表面设有三个级别的裂缝,三个级别的裂缝分别为大级别裂缝(11)、中级别裂缝(12)和小级别裂缝(13)。该裂缝性油藏可视化水驱油物理模型和物理模拟实验装置可用于复杂裂缝性油藏的可视化水驱油物理模拟实验,研究裂缝系统中油水运动方式和不同阶段采收率和含水率,研究复杂裂缝性油藏中的复杂结构井汇流干扰及水淹规律,为复杂裂缝性油藏注水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