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层顶板巨厚含水层区域注浆治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94588B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010826411.1

    申请日:2020-08-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煤层顶板巨厚含水层区域注浆治理方法,包括以下阶段:第一阶段:开采前,进行沉积相分析,选定河漫滩相地层作为目的层,如果不存在河漫滩相隔水层,则选择强渗含水层为目的层;第二阶段:对河漫滩目的层进行透水天窗的探查定位,并对其进行注浆弥补,或对强渗含水层注浆改造为隔水层;第三阶段:开采前对顶板改造后可利用的隔水层的稳定性进行监测;第四阶段:开采后,对煤柱顶板产生的滑移缝进行注浆,形成隔水帷幕。本发明通过开采前注浆弥补隔水层的天窗或改造强渗含水层为隔水层及开采后对滑移缝注浆形成隔水帷幕,达到降低含水层的厚度,减小矿井涌水量的目的,改善井下作业环境,降低成本,让停产的煤矿恢复正常生产。

    数字地球模型构建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991528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193611.2

    申请日:2021-02-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数字地球模型构建方法及装置,根据地球的经度、纬度和海拔进行地球空间划分,得到多个格网单元,并根据格网单元对应的三维空间范围信息和地质信息进行编码,获得编码信息。通过将各格网单元的集合组合成地质体标识,并为地质体标识内的格网单元进行编码信息标注,获得数字地球模型。基于此,将地球进行标准化剖分,剖分成一个个体积相近且无缝隙无重叠的空间格网,对空间格网内的格网单元进行统一的三维空间范围信息编码和地质信息编码,实现地球的数字化编码化描述,构成基于编码的数字地球模型,极大地提高数字地球模型的检索、传输、分析效率,满足信息化需求。

    数字地球模型构建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991528B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110193611.2

    申请日:2021-02-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数字地球模型构建方法及装置,根据地球的经度、纬度和海拔进行地球空间划分,得到多个格网单元,并根据格网单元对应的三维空间范围信息和地质信息进行编码,获得编码信息。通过将各格网单元的集合组合成地质体标识,并为地质体标识内的格网单元进行编码信息标注,获得数字地球模型。基于此,将地球进行标准化剖分,剖分成一个个体积相近且无缝隙无重叠的空间格网,对空间格网内的格网单元进行统一的三维空间范围信息编码和地质信息编码,实现地球的数字化编码化描述,构成基于编码的数字地球模型,极大地提高数字地球模型的检索、传输、分析效率,满足信息化需求。

    一种立柱式高角度斜巷钻孔注浆封堵设备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905598B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1911233522.5

    申请日:2019-12-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立柱式高角度斜巷钻孔注浆封堵设备及方法,涉及注浆封堵技术领域,一种立柱式高角度斜巷钻孔注浆封堵设备,包括巷道与位于其内部的注浆袋,所述注浆袋的内部贯穿有注浆管,所述注浆管的下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阻滑柱,所述注浆管的上方设置有钻杆,所述钻杆的上端固定安装有钻机,一种立柱式高角度斜巷钻孔注浆封堵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确定注浆管的长度与注浆袋高度;S2:注浆袋安装;S3:进行注浆;S4:重复注浆。本发明,能够防止由于回填固体物质在封堵点溜至远处,使得回填或封堵工程量过大的情况与浆液扩散过远,使得注浆量过多的情况发生,节约成本,提高其使用性能。

    一种煤层顶板巨厚含水层区域注浆治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94588A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2010826411.1

    申请日:2020-08-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煤层顶板巨厚含水层区域注浆治理方法,包括以下阶段:第一阶段:开采前,进行沉积相分析,选定河漫滩相地层作为目的层,如果不存在河漫滩相隔水层,则选择强渗含水层为目的层;第二阶段:对河漫滩目的层进行透水天窗的探查定位,并对其进行注浆弥补,或对强渗含水层注浆改造为隔水层;第三阶段:开采前对顶板改造后可利用的隔水层的稳定性进行监测;第四阶段:开采后,对煤柱顶板产生的滑移缝进行注浆,形成隔水帷幕。本发明通过开采前注浆弥补隔水层的天窗或改造强渗含水层为隔水层及开采后对滑移缝注浆形成隔水帷幕,达到降低含水层的厚度,减小矿井涌水量的目的,改善井下作业环境,降低成本,让停产的煤矿恢复正常生产。

    一种立柱式高角度斜巷钻孔注浆封堵设备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905598A

    公开(公告)日:2020-03-24

    申请号:CN201911233522.5

    申请日:2019-12-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立柱式高角度斜巷钻孔注浆封堵设备及方法,涉及注浆封堵技术领域,一种立柱式高角度斜巷钻孔注浆封堵设备,包括巷道与位于其内部的注浆袋,所述注浆袋的内部贯穿有注浆管,所述注浆管的下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阻滑柱,所述注浆管的上方设置有钻杆,所述钻杆的上端固定安装有钻机,一种立柱式高角度斜巷钻孔注浆封堵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确定注浆管的长度与注浆袋高度;S2:注浆袋安装;S3:进行注浆;S4:重复注浆。本发明,能够防止由于回填固体物质在封堵点溜至远处,使得回填或封堵工程量过大的情况与浆液扩散过远,使得注浆量过多的情况发生,节约成本,提高其使用性能。

    一种地质物探测井仪用扶正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2716480U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021714347.X

    申请日:2020-08-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质物探测井仪用扶正装置,包括套管,所述套管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矩形槽,且矩形槽内滑动套设有矩形夹板,两个矩形夹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延伸至套管内并设为弧形面,两个矩形夹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均粘接固定有防滑胶皮,两个矩形夹板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转动安装有T形螺杆,套管螺纹套设在两个T形螺杆上;所述套管的外侧开设有顶部为开口设置的环形槽。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操作简便,便于快速将本装置固定在测井仪的外侧,且便于同步快速调整四个定位座之间的距离,达到能够适用在不同尺寸的井管内对测井仪的扶正工作,提高适用范围,滚珠的设置能够有效起到与井管内壁防磨的作用,满足使用需求,有利于使用。

    一种市政道路养护用绿化修正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7826047U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222333166.8

    申请日:2022-09-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市政道路养护用绿化修正装置,属于道路养护技术领域,包括收集箱,收集箱顶部中心处开设有滑动槽,滑动槽内安装有修剪件,修剪件包括延展板,延展板的一段滑动设置在滑动槽中,滑动槽内转动设置有丝杆,丝杆穿设安装在延展板上,延展板顶部突出的一段转动设置有转动盘,转动盘的外缘处铰接安装有连接杆,延展板的外缘处安装有第一修剪条和第二修剪条,连接杆铰接安装在第一修剪条顶部处,第二修剪条顶部固定在延展板底部处。该市政道路养护用绿化修正装置,工作过程中根据需要路沿灌木修剪深度的不同将第一修剪条和第二修剪条调整到对应的位置,从而修剪出所需深度的灌木,提高装置的整体实用性。

    一种地球物理物探用井下检波器

    公开(公告)号:CN210129045U

    公开(公告)日:2020-03-06

    申请号:CN201921069985.8

    申请日:2019-07-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球物理物探用井下检波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顶部的中心处活动连接有串线,所述串线远离壳体的一端活动连接有连接插头,所述壳体正面顶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无线控制开关,所述壳体的底部连通有信号接收体,所述信号接收体底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探头,所述壳体两侧的底部均竖向开设有通槽,本实用新型通过横座、活塞式微型气泵、气密腔室、滑套、活塞和推杆的配合,活塞对推杆进行气动做功继而使推杆向下推动,通过连接杆、挂靠座和齿牙的配合,推杆可带动挂靠座和齿牙同步向外扩张延伸,继而可对井壁进行耦合,继而提高检波器的稳定性,使检波器进行稳定数据采集和解调,提高检波器勘探结果精准性。

    一种地球物理物探用测井井下接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9992688U

    公开(公告)日:2020-01-24

    申请号:CN201921077691.X

    申请日:2019-07-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球物理物探用测井井下接收装置,包括气囊,气囊的顶端通过粘胶固定粘接有塑质连接片,气囊顶端的一侧连通有充气件,气囊顶端的另一侧连通有排气件,气囊的内部呈竖向设置有数传电缆,数传电缆的顶端依次贯穿气囊与充气件并延伸至充气件的外部电性连接有并行接口。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圆柱形传感盒以隐藏的方式嵌设在橡胶密封连接片上,并使圆柱形传感盒的主体位于气囊内,减小圆柱形传感盒了的露出,若测井内出现少量的泥土或岩块的松动,也不会将圆柱形传感盒卡死,由此,利于使用者将该检测装置从测井中顺利取出,并避免该圆柱形传感盒出现脱落损坏,提高了重复使用率,降低了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