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539037B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211129203.1
申请日:2022-09-16
Applicant: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煤矿开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近距离坚硬厚顶板下临空宽煤柱断顶卸压方法,在煤柱应力集中区上方的近距离坚硬厚顶板内部指定位置切割制造预置裂隙,形成结构弱面;同时在煤柱应力集中区制造悬空空间,利用上覆顶板自身的压力作用,使近距离坚硬厚顶板沿结构弱面自行断裂,从而阻断近距离坚硬厚顶板内的压力向临空煤柱及工作面的传递路径,实现煤柱内高应力区卸荷消能,有效防治冲击地压灾害,减少巷道变形量,提高矿井安全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6291438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141627.8
申请日:2023-02-21
Applicant: 河南理工大学 ,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超高压水射流横切纵断防治复合煤岩动力灾害装置,包括钻杆、钻头、第一封堵环件、第二封堵环件、喷头以及供料组件,其中,所述钻杆为刚性中空杆体,其一侧固定有所述钻头,所述钻杆的外部固定有所述第一封堵环件和第二封堵环件,所述钻杆的侧部径向嵌入有喷头,所述喷头由供料组件进行供料,所述供料组件位于所述钻杆中,所述喷头位于所述第一封堵环件和第二封堵环件之间,所述第一封堵环件和第二封堵环件能够与钻孔之间构成压裂空间,以便利用所述喷头进行水射流切割之前,利用所述喷头进行范围性水力压裂。
-
公开(公告)号:CN115539037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129203.1
申请日:2022-09-16
Applicant: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煤矿开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近距离坚硬厚顶板下临空宽煤柱断顶卸压方法,在煤柱应力集中区上方的近距离坚硬厚顶板内部指定位置切割制造预置裂隙,形成结构弱面;同时在煤柱应力集中区制造悬空空间,利用上覆顶板自身的压力作用,使近距离坚硬厚顶板沿结构弱面自行断裂,从而阻断近距离坚硬厚顶板内的压力向临空煤柱及工作面的传递路径,实现煤柱内高应力区卸荷消能,有效防治冲击地压灾害,减少巷道变形量,提高矿井安全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4673845B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210404492.5
申请日:2022-04-18
Applicant: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永将 , 国林东 , 赵旭生 , 陆占金 , 黄振飞 , 孟贤正 , 李成成 , 杨慧明 , 曹建军 , 李帅 , 季飞 , 刘军 , 牛心刚 , 王中华 , 刘永三 , 刘怀付 , 胡善超
IPC: F16L33/18 , F16L33/2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矿用软管连接装置和方法,属于煤矿井下水力化装备领域。所述矿用软管连接装置,包括:接头单元,所述接头单元包括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第一紧固单元,所述第一紧固单元关于第一平面对称设置,且所述第一紧固单元的内径分别与所述第一接头和所述第二接头的外径间隙配合;第二紧固单元,包括第一紧固件和第二紧固件,所述第一紧固件和所述第二紧固件的内径分别与所述第一紧固单元的外径间隙配合。通过第一接头和第二结构分别连接第一软管和第二软管,并通过第一紧固单元实现对接头单元的端面密封,并通过第二紧固单元对第一紧固单元进行二次密封,形成牢固的连接结构,增加连接后的第一软管和第二软管抗拖拽能力,避免流量介质的迸射。
-
公开(公告)号:CN112324487B
公开(公告)日:2022-08-26
申请号:CN202011128399.3
申请日:2020-10-20
Applicant: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中华 , 张永将 , 杨慧明 , 曹建军 , 李成成 , 孟贤正 , 刘军 , 李生舟 , 徐军见 , 陈国红 , 牛心刚 , 袁本庆 , 徐遵玉 , 易恩兵 , 陆占金 , 孙娈娈 , 陈绍祥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煤巷条带防突效果的双指标评价方法,属于煤矿防突效果评价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将煤巷条带区域划分为一般危险区及严重危险区;分别计算一般危险区及严重危险区的地应力评价指标临界值及瓦斯评价指标临界值;在防突措施实施的过程中,实测措施控制区域的排出煤的体积;采取防突措施后,实测措施控制区域的残余瓦斯含量;评价防突效果,当一般危险区及严重危险区的地应力评价指标和瓦斯评价指标均达标,则评判防突效果有效。本发明针对不同危险区均采用地应力指标、瓦斯指标对防突效果进行评判,克服了传统评价方法仅采用单一瓦斯评价指标不够全面的缺点,使煤巷条带区域防突效果评价的更加全面、更为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4718445A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210314173.5
申请日:2022-03-28
Applicant: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 重庆大学
Abstract: 发明提供一种钻冲护一体化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水力冲孔钻具子系统和护孔子系统。所述水力冲孔钻具子系统包括高压水辫、水箱、乳化泵站、卸压阀、密封钻杆、高压软管、钻头、钻机和流量计。所述护孔子系统包括环状囊袋、前端固定装置、气瓶和注气管。两个子系统可以有序完成钻冲护一体化作业,能够适用于碎软煤层并有效提升瓦斯抽采效率。环状囊袋通过注气与抽气控制其展开和收缩,实现主动护孔。护孔系统在使用后可以及时回收并多次利用,相比传统支护方式,可以节约大量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1412012B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2010225777.3
申请日:2020-03-26
Applicant: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中华 , 张永将 , 杨慧明 , 李成成 , 孟贤正 , 曹建军 , 刘军 , 李生舟 , 陈国红 , 胡善超 , 李少波 , 和林朋 , 宋泽方 , 徐遵玉 , 袁本庆 , 牛心刚 , 陆占金 , 易恩兵 , 李思乾 , 屈延嗣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煤巷条带区域时空危协调抽采方法,属于煤矿瓦斯抽采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S1:分析煤巷条带区域不同块段在“时‑空‑危”上的差异性;S2:计算煤巷条带区域不同块段的瓦斯抽采量;S3:考察煤巷条带区域不同块段随抽采时间变化的抽采半径;S4:在减去不同块段施工抽采钻孔所需时间差的基础上,计算不同块段抽采达标的时间差;S5:根据抽采达标时间差,调整不同块段的抽采达标时间或采用增透技术,使不同块段达到协调抽采。本发明对克服了采用同一抽采时间对整个煤巷条带区域进行抽采效果评判的缺点,使抽采达标的块段尽早掘进,而又不影响下一块段的瓦斯抽采,提高了煤巷的掘进速度,实现了煤巷条带区域协调抽采。
-
公开(公告)号:CN112832703A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2110004028.2
申请日:2021-01-04
Applicant: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煤矿瓦斯抽采钻孔煤渣清理领域,涉及一种水力割缝钻孔煤渣传输分离装置,用于在钻杆钻进、割缝过程中分离钻孔内煤渣及瓦斯,包括依次通过渣浆管连接的钻孔集渣装置、煤渣收集箱、煤渣传输泵、煤渣分离机以及用于控制煤渣传输泵及煤渣分离机启停的自动控制系统;所述钻孔集渣装置套设在钻杆外侧、钻孔端部,所述钻孔集渣装置、煤渣收集箱、煤渣传输泵均通过瓦斯抽采管连接至主抽采管,所述煤渣收集箱内部设有搅拌叶轮。该装置可实现自动启停,操作简便,能够有效降低煤渣清理工作人力投入成本、减少现场人员工作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963150A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2010880943.3
申请日:2020-08-27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煤层瓦斯压力测定装置,包括安装于钻孔内的瓦斯压力管、第一注浆管、第二补浆管以及形变测量系统,第一注浆管用于向钻孔内注入水泥浆密封钻孔形成瓦斯富集空间,形变测量系统用于监测采掘过程中的钻孔围岩破坏情况,当形变测量系统监测到钻孔围岩破坏情况,通过第二补浆管向钻孔内补注水泥浆;瓦斯压力管前端设置瓦斯压力表。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煤层瓦斯压力测定装置的使用方法。本发明通过光纤解调仪监测钻孔水泥浆的破坏情况;当监测到钻孔遭到破坏时,本发明通过多次注浆,及时填充采掘影响下钻孔内已凝固的水泥浆裂隙,保证了钻孔水泥浆的完整性和密闭性,因此能够获得更为准确的瓦斯压力。
-
公开(公告)号:CN111335861A
公开(公告)日:2020-06-26
申请号:CN202010201608.6
申请日:2020-03-20
Applicant: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高压水力割缝装置安全防护方法,属于煤矿安全防护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S1:在超高压清水泵上安装可调控安全阀,实现超高压水力割缝装置的水源安全防护;S2:超高压清水泵与高低压转换割缝器之间采用超高压液压软管、超高压旋转水尾、超高压密封钻杆连接,实现超高压水传输过程的安全防护;S3:在超高压液压软管上设置远程操作台,保障超高压水力割缝作业的操作安全;S4:在超高压液压软管之间及超高压旋转水尾与超高压液压软管之间的连接处采取具体安全防护措施,实现超高压水传输连接位置的安全防护。本发明形成了完整的安全防护体系,极大的提升高压水力割缝装置的使用安全性,有效地避免设备安全事故的发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