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沟回填碾压头以及管沟回填碾压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8442388A

    公开(公告)日:2018-08-24

    申请号:CN201810404225.1

    申请日:2018-04-28

    IPC分类号: E02D17/12 E02D3/026

    CPC分类号: E02D17/12 E02D3/026

    摘要: 本发明属于管沟回填碾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沟回填碾压头以及管沟回填碾压设备,其中,管沟回填碾压头包括液压冲压缸、一对间隔设置并同轴设置的碾压主滚筒以及与碾压主滚筒滚动连接并由液压冲压缸驱动往复运动的连接结构,连接结构包括一对同轴设置的连接轴以及与两连接轴连接并由液压冲压缸驱动往复运动的中间连接件,两连接轴分别与一碾压主滚筒转动连接,两碾压主滚筒之间留有避让管道的避让间隔。基于本发明的结构设计,在碾压过中,可以同时对管道两侧一并碾压,无需在管道两侧分别碾压,这样,节省了一次碾压的时间,有利于提高作业效率。

    利用水平横管修复污染地下水的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017103A

    公开(公告)日:2018-05-11

    申请号:CN201711120428.X

    申请日:2017-11-14

    IPC分类号: C02F1/00 C02F9/04 C02F103/06

    摘要: 本发明属于污染地下水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利用水平横管修复污染地下水的方法及系统。在地下水修复区域开设水平孔道并放置水平横管,主要利用水平横管收集并处理地下水,水平横管作用范围可延伸至40m以上,实现深层地下水原位修复处理。克服了当前PRB可渗透性反应墙技术难以对深层地下水修复的困难,也克服了采用井群排出地下水的方法难以精确控制地下水的处理高程范围。利用水平横管修复污染地下水的方法及系统,技术工程量小,造价低,可以较为准确地控制修复范围,同时水平横管打入地下后可长期收集处理地下水,后期运行维护费用低。污染地下水的收集处理效率更高,效果更好。

    河湖及湿地整体移植的保护性生态清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989101A

    公开(公告)日:2018-05-04

    申请号:CN201711120485.8

    申请日:2017-11-14

    IPC分类号: E02F5/28 E02F9/00 E02F9/06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河湖及湿地整体移植的保护性生态清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河湖及湿地的开挖区域进行网格划分,划分成N个网格单元;同时,精准定位所述开挖区域,将所述开挖区域进行分层,上层为生态层,下层为淤泥层;将第一处网格单元的生态层与淤泥层移除,形成第一空白网格单元;铲取第二处网格单元的所述生态层,移至所述第一空白网格单元处后,去除所述第二处网格单元的淤泥层,形成第二空白网格单元;铲取第三处网格单元的所述生态层,移至所述第二空白网格单元处,去除所述第三处网格单元的淤泥层,形成第三空白网格单元;依次类推,直至将第N处网格单元的所述生态层,移至所述第N-1空白网格单元处后,去除所述第N处网格单元的淤泥层,完成河湖及湿地的整体保护性生态清淤。

    河湖及湿地鼹式保护性生态清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988993B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711120350.1

    申请日:2017-11-14

    IPC分类号: E02B3/02

    CPC分类号: Y02A10/28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河湖及湿地的保护性生态清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河湖及湿地的开挖区域进行网格划分,分为若干个网格单元;同时,精准定位所述开挖区域,将所述开挖区域进行分层,上层为生态层,下层为淤泥层;将一处网格单元的生态层与淤泥层移除,形成网格坑;挖除与所述网格坑相邻的网格单元的淤泥层,网格单元处的生态层下落至底部,形成生态单元区;以与所述生态单元区相邻的网格单元的侧壁作为工作面,挖除淤泥层,上层生态层下落形成生态单元区;以同样的方式逐步清除相邻网格单元处的淤泥层,直至所述开挖区域的淤泥层完全清除,生态层完全下落形成整体生态区。

    两栖生态清淤装置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989099A

    公开(公告)日:2018-05-04

    申请号:CN201711120348.4

    申请日:2017-11-14

    IPC分类号: E02F5/28 E02F9/06 B60F3/00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两栖生态清淤装置,包括船体,设置于船体上的用于驱使船体分别于陆地和水面上行走的第一驱动机构,以及可活动连接于船体前端的属具;该属具包括支架,固设于支架底部的铲板,连接支架和船体的安装架,以及设置于安装架上的用于驱使支架升降的升降机构,铲板自支架底部的一端延伸至支架底部的另一端。本发明采用了在船体上设置第一驱动机构以及在其前端装配整片式的铲板,在第一驱动机构的驱动下船体可分别在陆地和水面上行走,通过铲板可将覆盖有生物群落的表层土壤完整地从整个土层中分离出来,从而有效地解决了清淤设备无法适应不同的作业环境及将作业区域的底部表层生物群落完整地转移的技术问题,提高了生态清淤的效率。

    河湖及湿地犁式保护性生态清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018898B

    公开(公告)日:2019-09-06

    申请号:CN201711120355.4

    申请日:2017-11-14

    IPC分类号: E02F3/88 E02F3/92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河湖及湿地的保护性生态清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河湖及湿地的开挖区域进行区域划分,分为若干个网格单元;同时,精准定位开挖区域,将开挖区域进行分层,上层为生态层,下层为淤泥层;将第一网格单元的生态层与淤泥层移除,形成第一空白网格单元;选取与沟槽相邻的第二网格单元,采用带犁具的绞吸装置,将生态层经绞吸装置中的犁具转移到沟槽中,同时,对淤泥层进行清除,形成第二空白网格单元;采用同样的方式对与第二空白网格单元相邻的第三网格单元进行生态清淤处理,直至开挖区域的淤泥层完全清除,生态层完全移植形成整体生态区。

    河湖及湿地整体移植的保护性生态清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989101B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711120485.8

    申请日:2017-11-14

    IPC分类号: E02F5/28 E02F9/00 E02F9/06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河湖及湿地整体移植的保护性生态清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河湖及湿地的开挖区域进行网格划分,划分成N个网格单元;同时,精准定位所述开挖区域,将所述开挖区域进行分层,上层为生态层,下层为淤泥层;将第一处网格单元的生态层与淤泥层移除,形成第一空白网格单元;铲取第二处网格单元的所述生态层,移至所述第一空白网格单元处后,去除所述第二处网格单元的淤泥层,形成第二空白网格单元;铲取第三处网格单元的所述生态层,移至所述第二空白网格单元处,去除所述第三处网格单元的淤泥层,形成第三空白网格单元;依次类推,直至将第N处网格单元的所述生态层,移至所述第N‑1空白网格单元处后,去除所述第N处网格单元的淤泥层,完成河湖及湿地的整体保护性生态清淤。

    用于底泥余水处理设备的预处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386689A

    公开(公告)日:2019-10-29

    申请号:CN201910616183.2

    申请日:2019-07-09

    IPC分类号: C02F9/04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用于底泥余水处理设备的预处理系统,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调节池、混凝池、加药装置、沉淀池、清水池,调节池设有进水口;混凝池用于对自调节池送至混凝池的余水进行混凝;加药装置用于储存药物,并将药物经管路送至混凝池内与余水进行混凝;沉淀池侧壁上部设有与混凝池连通的导流孔;清水池侧壁上部设有与沉淀池连通的第一溢流孔;待处理的余水依次经调节池、混凝池、沉淀池和清水池,实现余水净化预处理。本发明提供的用于底泥余水处理设备的预处理系统,能够解决疏浚底泥余水水量不稳定以及酸碱值和悬浮物波动范围大的问题,为后续采用生物处理技术高效去除余水中的氨氮、总氮等提供稳定的进水,有效减少污染物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