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调峰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404148A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10597701.7

    申请日:2023-05-25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网调峰系统及控制方法,该系统包括:机组,包括锅炉、汽轮机高压/中压汽缸、发电机;加热器;其中,所述电网调峰系统包括如下两级电网调峰路径:第一电网调峰路径:与汽轮机高压/中压汽缸相通的第三蒸汽支路与电热联产装置相通,电热联产装置适于发电,来自第三蒸汽支路的蒸汽在电热联产装置做功从而发电后形成的工质适于在加热器中与供热循环回水换热,供热循环回水适于在第四加热器中加热后通入到热网中;第二电网调峰路径:包括电热储能装置,来自发电机的电力的一部分适于在电热储能装置中转化为热量存储,存储的热量适于经由水进入到热网中。

    一种循环水阻垢剂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73651A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申请号:CN202110452281.4

    申请日:2021-04-26

    IPC分类号: C02F5/14 C02F5/10 C02F103/0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循环水阻垢剂组合物,所述的组合物含有膦羧酸共聚物、多元醇磷酸脂、马丙共聚物、羟基乙叉二膦酸和水,且膦羧酸共聚物、多元醇磷酸脂、马丙共聚物、羟基乙叉二膦酸和水的质量百分比为10%‑30%:23%‑27%:12%‑18%:12%‑18%:23%‑27%。所述膦羧酸共聚物的药品浓度为40%‑60%;所述多元醇磷酸脂的药品浓度为35%‑45%;所述马丙共聚物的药品浓度为25%‑35%;所述羟基乙叉二膦酸的药品浓度为25%‑35%。本发明可以使循环水保持在很高的浓缩倍率而不结垢,保护循环水设备的安全运行。循环水的循环使用率更高,达到节水节能的效果。循环水的排污量减少了,排到环境中的废水变少了,对环境保护有很大的益处,通过使用此缓蚀阻垢剂能更接近零排放的目标。

    火电机组切除低压缸运行的安全保护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61196B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1810181135.0

    申请日:2018-03-06

    摘要: 本发明属于火电机组运行技术领域,涉及火电机组切除低压缸运行的安全保护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原机组的设备、改造了能完全关闭的中低缸导汽管液控蝶阀;增加低压缸的冷却蒸汽系统;改造了低压缸喷水减温系统;增加各类压力传感器、流量测量装置和电偶电阻。在安全保护方法上,设计了液控蝶阀联锁开启和允许关闭的保护方法;抽汽截止阀和抽汽逆止阀联锁关闭保护方法及手动关闭的保护方法;抽汽速关调节阀联锁开启和允许关闭的保护方法;冷却蒸汽调节阀联锁开启和联锁关闭保护方法;低压缸喷水调节阀联锁开启和联锁关闭保护方法以及中压缸排汽压力高或低保护方法。即在火力发电机组切缸过程中保护汽轮机组的运行安全。

    热网调峰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906962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601035.X

    申请日:2023-05-25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网调峰系统及控制方法,该系统包括:锅炉、高压/中压汽缸、低压缸、发电机;热网,其中,热网调峰系统包括如下至少两级热网调峰路径:第一热网调峰路径:与低压缸相通的第一乏汽支路与第一加热器相通,供热循环回水适于在第一加热器内被加热后返回热网;第二热网调峰路径:与低压缸相通的第二乏汽支路与蒸汽喷射装置相通,与高压/中压汽缸相通的第一蒸汽支路与蒸汽喷射装置相通以适于携带来自第二乏汽支路的乏汽进入第二加热器,供热循环回水适于在第二加热器内被加热后返回热网;第三热网调峰路径:与高压/中压汽缸相通的第二蒸汽支路与第三加热器相通,供热循环回水适于在第三加热器内被加热后返回热网。

    有限空间作业防止误操作的制动防误装置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167290B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1810961632.2

    申请日:2018-08-22

    IPC分类号: H02B15/00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对有限空间作业人员的安全防护防止发生人为误操作的制动防误装置及控制方法,属于设备管理领域。所述制动防误装置包括:显示器、面部识别系统、工作牌、工作牌收纳装置、控制器、电控开关、控制气管路电磁阀;所述方法包括:1)关闭相应阀门,并切断这些阀门的供电线路;2)进行面部识别;3)取走并携带工作牌;4)进行面部识别;5)显示面部识别结果;6)根据面部识别结果,执行相应内容;7)回收工作牌;8)。根据工作牌回收结果,执行相应内容;9)系统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