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原油砂石的分离及回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4745758U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520450155.5

    申请日:2015-06-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原油砂石的分离及回收装置,包括除砂罐、砂石收集装置和砂石输送装置,除砂罐包括卧式罐体,卧式罐体底部设有底座,顶部设有油气进口和排气口,卧式罐体内部空腔的上部沿轴向倾斜向下设有导向板,下部通过竖直隔板分隔成排油腔和排砂腔,排油腔的底部设有排油管,排砂腔内设有冲砂装置,排砂腔底部设有排水管和排砂管;砂石收集装置一端与排砂管相对应设置,另一端与砂石输送装置相连。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除砂效率高、可对物料回收再利用。

    页岩气分离撬
    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852940U

    公开(公告)日:2014-10-01

    申请号:CN201420100579.4

    申请日:2014-03-0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页岩气分离撬,包括分离器筒体,其特征在于:分离器筒体卧式悬空设置于撬座之上,且撬座和分离器设为一体;分离器筒体的顶部设置气体出口,分离器筒体底部分别设置液体出口和排污口;在与气体出口相间隔的分离器筒体顶部还设置气液混合物进口,气液混合物进口管线经过气液混合物进口,从分离器筒体顶部外侧一直伸入筒体内腔并转换方向形成延长端,延长端延伸到达悬空设于筒体内腔中的动能吸收器前方,使得气液混合物直接分散到达所述动能吸收器并形成反射弧和/或飞溅弧;所述动能吸收器位于分离器筒体中心线的上半部内,动能吸收器与气液混合物进口在水平方向保持间隔。具有分离效果高、结构简单、运输便利、环境污染小的优点。

    高效的原油三相分离器
    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852869U

    公开(公告)日:2014-10-01

    申请号:CN201420191235.9

    申请日:2014-04-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效的原油三相分离器,包括卧式罐体和罐体内依次分隔设置的稳流舱、分离沉降舱、油舱和水舱,稳流舱内的进料撞击吸收器作为入口形式,液体通过稳流管流入分离沉降舱,减少液体流入对整个罐体液面波动影响,稳定水-油,油-气临界面,分离沉降舱内的中上部设置加热器,热量集中于油层。本实用新型能耗低,分离效率高,能够直观测定水-油临界面。

    一种液化气体冷藏用全容罐

    公开(公告)号:CN217763032U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21574939.5

    申请日:2022-06-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化气体冷藏用全容罐,包括主储罐和设于主储罐外部的次储罐,所述主储罐由主罐底、主罐壁和吊顶围合而成;所述次储罐由次罐底、次罐壁和次罐顶围合而成;所述吊顶与次罐顶之间、主罐壁与次罐壁之间、主罐底与次罐底之间分别设有绝热结构;所述主罐壁与次罐壁之间形成环形绝热空间,环形绝热空间内由外而内依次设置有弹性毡和膨胀珍珠岩粉末,其中,弹性毡的外侧面上安装有铝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不设置热角保护系统,保持了储罐绝热层的连续性,储罐结构更加流畅、合理,绝热效果更好,安全可靠。

    一种除砂器
    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703884U

    公开(公告)日:2015-10-14

    申请号:CN201520450227.6

    申请日:2015-06-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除砂器,包括罐体,罐体由中间的圆柱筒体和两端的椭圆半球体组成,其底部设有底座,顶部设有油气进口和排气口,罐体内部空腔的上部沿轴向倾斜向下设有导向板,罐体内部空腔的下部通过竖直隔板分隔成排油腔和排砂腔,排油腔的底部设有排油管,排砂腔内设有冲砂装置,排砂腔底部设有排水管和排砂管。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体积小、安装方便、除砂效率高。

    撬装式页岩气分离器
    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852939U

    公开(公告)日:2014-10-01

    申请号:CN201420100578.X

    申请日:2014-03-0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撬装式页岩气分离器,包括分离器筒体,且撬座和分离器设为一体;分离器筒体的顶部设置气体出口,分离器筒体底部分别设置液体出口和排污口;在与气体出口相间隔的分离器筒体顶部还设置气液混合物进口,气液混合物进口管线经过气液混合物进口,从分离器筒体顶部外侧一直伸入筒体内腔并转换方向形成延长端,延长端延伸到达悬空设于筒体内腔中的平板前方,使得气液混合物直接分散到达所述平板并经过平板形成反射弧和/或飞溅弧;所述平板位于分离器筒体中心线的上半部内,平板与与延长端中心线的延长线相交处与气液混合物进口在水平方向保持间隔。具有分离效果高、结构简单、运输便利、环境污染小的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