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542427B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1610466529.1
申请日:2016-06-24
Applicant: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 , 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钻井工艺研究院
IPC: E21B34/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旁通开关阀,包括外壳、内筒和密封座。外壳内部安装内筒和密封座,内筒通过旁通通道流体压力或者外接液压源压力实现内筒轴向滑动,从而控制旁通道的开关。本发明的优点是采用密封圈密封提高了流体密封的可靠性;旁通道密封置于外壳轴向通道而不是管壁上,减少了管壁上零件数量,降低了密封刺漏的危险性,增加了阀体的强度和旁通通道额定流量;内筒加工有轴向通孔可以实现特殊作业中零件通过的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6949264B
公开(公告)日:2019-12-13
申请号:CN201610002062.5
申请日:2016-01-06
Applicant: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 , 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钻井工艺研究院
IPC: F16K1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井下止回阀,其包括阀体、上支撑座、上滑动阀芯、下滑动阀芯、下支撑座、弹簧和密封圈;阀体内部轴向加工有上下连通的流道;上支撑座安装在流道上部;下支撑座安装在流道下部,内部轴向加工有滑套;弹簧、下滑动阀芯和上滑动阀芯从下到上依次安装在滑套内部;下滑动阀芯为台阶圆柱体;上滑动阀芯呈圆筒状,其外圆柱面与滑套滑动连接,内圆柱面与下滑动阀芯的上端圆柱面滑动连接;密封圈安装在上滑动阀芯下端面以及下滑动阀芯台阶面之间,形成挤压密封。本发明的优点是采用金属对非金属的软密封形式,容易密封;压力助封结构不仅可以实现高压密封,而且可以实现对密封圈磨损的补偿。
-
公开(公告)号:CN106639897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510717462.X
申请日:2015-10-30
Applicant: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 , 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钻井工艺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流钻杆井下隔离流道转换装置,该装置连接在井下隔离系统的双浮阀的下端,双浮阀的开启和关闭带动中间的轴向滑动部件沿轴向滑动。该装置由三部分组成,外钻杆、内钻杆和中间部分的轴向滑动部件,外钻杆和内钻杆的相对位置是固定的。通过轴向滑动部件在轴向进行滑动,打开或者关闭该系统与外界的通道。该装置可以将经过外层流道进入井眼环空的流体导流到内层流道,并且可以实现内层流道和外层流道与井底流体的隔离。本发明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方向控制可靠以及降低开泵时井底压力波动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067512A
公开(公告)日:2019-07-30
申请号:CN201810064084.3
申请日:2018-01-23
Applicant: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 , 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钻井工艺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梯度钻井系统及其钻井方法。该系统主要由顶驱适配装置、双壁钻杆、转换短接、数据监测控制系统和辅助泵装置组成。钻井泵组注入第一流体经过双壁钻杆、转换短接,然后通过排出管线到达下游泥浆处理系统;辅助泵装置用于向环隙A内注入第二流体,用于调节环隙A内的压力梯度;数据监测控制系统用于监测辅助泵装置注入的第二流体流量,从而确定第二流体在环隙A内的高度。本发明适应性强,能够应用于陆上钻井和海上钻井;能够更低廉的成本、更短的建井时间、更安全的作业实现深水油气勘探开发。
-
公开(公告)号:CN110029953A
公开(公告)日:2019-07-19
申请号:CN201810032396.6
申请日:2018-01-12
Applicant: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 , 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钻井工艺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更好满足石油钻探领域对钻井井控和钻井安全的要求的气体反循环钻井排砂系统。包括排砂软管、排砂硬管、导向辊和连接在排砂软管和排砂硬管之间的盘管装置;所述导向辊为中空结构,套在排砂软管外;所述盘管装置包括框架和装置在框架上的动力马达、绞盘轴、滚筒和旋转接头;排砂软管一端与绞盘轴孔道连接,另一端缠绕在滚筒内。本发明的优点包括(1)适应不同钻台面高度的钻机;(2)盘管装置可以跟随钻杆升降实现对排砂软管的收排,减少占面积,满足返出气体和岩屑排入沉砂池的井控要求;(3)导向辊可以最大限度减少管线磨损后造成压力等级下降。
-
公开(公告)号:CN107542427A
公开(公告)日:2018-01-05
申请号:CN201610466529.1
申请日:2016-06-24
Applicant: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 , 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钻井工艺研究院
IPC: E21B34/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旁通开关阀,包括外壳、内筒和密封座。外壳内部安装内筒和密封座,内筒通过旁通通道流体压力或者外接液压源压力实现内筒轴向滑动,从而控制旁通道的开关。本发明的优点是采用密封圈密封提高了流体密封的可靠性;旁通道密封置于外壳轴向通道而不是管壁上,减少了管壁上零件数量,降低了密封刺漏的危险性,增加了阀体的强度和旁通通道额定流量;内筒加工有轴向通孔可以实现特殊作业中零件通过的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869105B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1711246106.X
申请日:2017-12-01
Applicant: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 , 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钻井工艺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钻井系统及其钻井方法,系统包括钻井泵组、顶驱、顶驱适配器、常规防喷器组、钻杆、常规钻具、钻头、数据监测控制系统和自动节流管汇;所述钻杆为双壁钻杆,所述钻杆为双壁钻杆;在双壁钻杆下部连接有泥浆举升装置;泥浆举升装置由举升泵、中间短节和动力马达组成。注入泥浆经过顶驱、顶驱适配器孔道、双壁钻杆环隙到达泥浆举升装置,泥浆带动动力马达旋转后又经过常规钻具和钻头,进入井底环隙;环隙返回的泥浆经过中间短接、进入举升泵,动力马达为举升泵提供动力,举升泥浆依次经过双壁钻杆孔道和顶驱适配器孔道,然后通过自动节流管汇到达下游泥浆处理系统。本发明适应性强,具备降低当量循环密度,提高钻井能力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949264A
公开(公告)日:2017-07-14
申请号:CN201610002062.5
申请日:2016-01-06
Applicant: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 , 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钻井工艺研究院
IPC: F16K1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井下止回阀,其包括阀体、上支撑座、上滑动阀芯、下滑动阀芯、下支撑座、弹簧和密封圈;阀体内部轴向加工有上下连通的流道;上支撑座安装在流道上部;下支撑座安装在流道下部,内部轴向加工有滑套;弹簧、下滑动阀芯和上滑动阀芯从下到上依次安装在滑套内部;下滑动阀芯为台阶圆柱体;上滑动阀芯呈圆筒状,其外圆柱面与滑套滑动连接,内圆柱面与下滑动阀芯的上端圆柱面滑动连接;密封圈安装在上滑动阀芯下端面以及下滑动阀芯台阶面之间,形成挤压密封。本发明的优点是采用金属对非金属的软密封形式,容易密封;压力助封结构不仅可以实现高压密封,而且可以实现对密封圈磨损的补偿。
-
公开(公告)号:CN109869105A
公开(公告)日:2019-06-11
申请号:CN201711246106.X
申请日:2017-12-01
Applicant: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 , 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钻井工艺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钻井系统及其钻井方法,系统包括钻井泵组、顶驱、顶驱适配器、常规防喷器组、钻杆、常规钻具、钻头、数据监测控制系统和自动节流管汇;所述钻杆为双壁钻杆,所述钻杆为双壁钻杆;在双壁钻杆下部连接有泥浆举升装置;泥浆举升装置由举升泵、中间短节和动力马达组成。注入泥浆经过顶驱、顶驱适配器孔道、双壁钻杆环隙到达泥浆举升装置,泥浆带动动力马达旋转后又经过常规钻具和钻头,进入井底环隙;环隙返回的泥浆经过中间短接、进入举升泵,动力马达为举升泵提供动力,举升泥浆依次经过双壁钻杆孔道和顶驱适配器孔道,然后通过自动节流管汇到达下游泥浆处理系统。本发明适应性强,具备降低当量循环密度,提高钻井能力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639897B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510717462.X
申请日:2015-10-30
Applicant: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 , 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钻井工艺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流钻杆井下隔离流道转换装置,该装置连接在井下隔离系统的双浮阀的下端,双浮阀的开启和关闭带动中间的轴向滑动部件沿轴向滑动。该装置由三部分组成,外钻杆、内钻杆和中间部分的轴向滑动部件,外钻杆和内钻杆的相对位置是固定的。通过轴向滑动部件在轴向进行滑动,打开或者关闭该系统与外界的通道。该装置可以将经过外层流道进入井眼环空的流体导流到内层流道,并且可以实现内层流道和外层流道与井底流体的隔离。本发明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方向控制可靠以及降低开泵时井底压力波动的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