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外油封安装、退出辅助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694092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355398.1

    申请日:2022-11-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机外油封安装、退出辅助装置及方法,包括拉杆和设置于拉杆上的推力装置和中间组件;拉杆的一端置于转轴端部中心孔中,另一端设置有挡块,推力装置位于挡块靠近转轴的一侧;中间组件一端与外油封上的工艺螺孔使用紧固件连接,挡块对推力装置进行限位,推力装置的推杆推动中间组件另一端,将外油封安装至转轴上。进一步地,对中间组件进行改进,一部分用于与外油封连接,一部分承载推力装置的推力,分别为垫板和转接板,对垫板和转接板的机构进行优化,只需使垫板和转接板安装位置互换,就可以完成外油封的安装和退出作业,节省了工装制作成本。本发明外油封安装装置设计精巧,安装使用方便,便于携带,能适用于不同工作环境。

    轮边空心轴永磁牵引电机定、转子合装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106730A

    公开(公告)日:2020-05-05

    申请号:CN202010155887.7

    申请日:2020-03-09

    Abstract: 轮边空心轴永磁牵引电机定、转子合装方法及装置,首先采用热套压装的方式将非传动端轴承与非传动端端盖的组合件压装至转子的非传动端对应轴承档上;之后在转子和带有机座的定子上安装用于合装导向的导向组件,再通过吊装下降的方式将传动端朝下的转子合装至定子中,且在合装过程中用导向组件进行导向直至合装到位;然后用连接组件将转子与定子的非传动端连接成一体,再转向180度将转子和定子的传动端调整至朝上;之后用压装组件将传动端轴承与传动端端盖的组合件压装至转子的传动端对应轴承挡上,最后将非传动端端盖和传动端端盖用螺栓分别紧固在定子的定子机座上。本发明在保证定、转子及附属部件安全无损伤的提前下提高合装效率。

    一种压装装置及方法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697378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743544.2

    申请日:2023-12-1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压装装置,包括底板、靠板、活动板、横向加压组件、压板组件;所述靠板与活动板竖向安装于底板上,靠板与活动板之间形成供铁心相关配件叠放于其中的容纳空间,靠板固定于底板,活动板能相对底板横向移动;所述横向加压组件位于靠板与活动板的外侧,用于对铁心相关配件进行横向加压;压板组件位于容纳空间上方,用于对铁心相关配件进行垂向加压。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采用该压装装置的压装方法。本申请提供的压装装置及方法通过设置横向加压组件与压板组件,能实现对直线型冲片的均匀加压,使得其产生均匀的片间压力,具有良好压装效果,且结构精简、设计巧妙、成本较低、安装方便,可广泛适用于大部分压装作业。

    空心轴永磁电机定转子合装工装及合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765363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497900.2

    申请日:2022-11-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心轴永磁电机定转子合装工装及合装方法,包括放置于工作台上的底座、垂直固定于底座上的导向杆,以及分别用于安装在转子两端的上盖板和下盖板;上盖板和下盖板中心均开有与导向杆外径相适配的导向孔,其中,下盖板的外径等于轴承一的轴承内圈的直径。本发明导向筒是安装于转子的两端,占用空间非常小,并且结构简单,定位方便。导向杆固定于底座,在合装时,底座对导向杆有支撑、定位的作用,导向杆不会在磁拉力的作用下产生变形或偏斜。解决了现有技术不适用于具有空心轴的电机定转子的合装,合装时操作空间大、存在安全隐患、制作成本高、导向杆容易发生变形和偏斜的技术问题。

    水平度调节装置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980556A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811049984.7

    申请日:2018-09-10

    Abstract: 水平度调节装置,包括水平设置且上表面为凸球面的凸球面组件和凹球面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球面组件置于凸球面组件上且与凸球面组件球面滑动配合,凸球面组件和凹球面组件通过沿垂向设置的滑动调节组件连接,滑动调节组件沿垂向运动带动凹球面组件在凸球面组件上滑动,调节凹球面组件的水平度。本发明可实现筒状部件端面水平度的调节和筒状部件垂直度的调节,满足配装过程中筒状部件端面水平度或垂直度的要求,操作难度小,实用性强,使用寿命长,可靠性和有效性更高。

    一种卧式压装轴承方法和圆柱轴承内圈拆卸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803784A

    公开(公告)日:2018-03-16

    申请号:CN201711064893.6

    申请日:2017-1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5B27/0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卧式压装轴承方法和圆柱轴承内圈拆卸方法及装置。圆柱轴承内圈拆卸装置包括拉套、挡板、拉杆一、紧固螺栓、锁紧套、液压泵一、支撑杆,拉套紧套在圆柱轴承内圈上;锁紧套连接拉套,拉杆一连接拉套,支撑杆紧固在转轴上,液压泵一套装在支撑杆上,拉杆一和支撑杆均穿过挡板后连接紧固螺栓,安装好整个装置后,启动液压泵一将圆柱轴承内圈从转轴上拆卸出来。卧式压装轴承方法,采用卧式压装轴承装置进行压装,包括把手、拉杆二、能套在轴承上的压套、定位板、液压泵二、专用螺栓,安装好整个装置后,启动液压泵二将轴承卧式压入轴承室。本发明结构简单、可靠、成本低、便于携带、便于操作及维护,适用性强。

    一种电机部件焊接的烟尘吸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984011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311771171.X

    申请日:2023-12-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机部件焊接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电机部件焊接的烟尘吸收方法,电机部件为回转体结构或封闭体结构,作业对象为电机部件的其中一侧开口端,操作者位于作业对象的同侧对作业对象进行焊接;将作业对象及操作者所处位置定义为焊接的加工端,加工端即为烟尘产生端,将电机部件中远离加工端的一端定义为吸尘端,吸尘端位于加工端的对侧;在吸尘端设置烟尘吸收装置且烟尘吸收装置的吸风口与电机部件的腔体相连通,利用电机部件的回转体特性通过烟尘吸收装置从加工端的对向对焊接产生的烟尘进行吸收,并将烟尘吸收装置与电机部件之间的连接方式设为非密封搭配方式。该发明中的烟尘吸收的方法吸收效率高,可以实现烟尘的完全吸收。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