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525817B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210130131.6
申请日:2022-02-11
Applicant: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华唯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平防渗与垂直防渗组合结构的施工方法,采用的组合防渗结构包括垂直防渗墙(10)、复合防渗工程结构(12)、水平防渗系统、过滤排水系统;复合防渗工程结构(12)是由垂直防渗内墙(12‑1)及位其上部向固废堆场/污染场地一侧扩展的内墙覆盖板(12‑3)、垂直防渗外墙(12‑2)及位其上部向外扩展的外墙覆盖板(12‑4)构成;水平防渗系统自下而上是由基础层(5)、防渗材料保护层(4)、水平防渗层(3)、生态基层(2)、生态层(1)组合构成。本发明同时满足水平防渗、垂直防渗的工艺要求,实现了固废堆场/污染场地的绿化、美化,而且排水顺畅,排水水质优,不仅节省黏土资源,减少土方使用量,而且施工简便、费用低、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114525817A
公开(公告)日:2022-05-24
申请号:CN202210130131.6
申请日:2022-02-11
Applicant: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华唯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平防渗与垂直防渗组合结构的施工方法,采用的组合防渗结构包括垂直防渗墙(10)、复合防渗工程结构(12)、水平防渗系统、过滤排水系统;复合防渗工程结构(12)是由垂直防渗内墙(12‑1)及位其上部向固废堆场/污染场地一侧扩展的内墙覆盖板(12‑3)、垂直防渗外墙(12‑2)及位其上部向外扩展的外墙覆盖板(12‑4)构成;水平防渗系统自下而上是由基础层(5)、防渗材料保护层(4)、水平防渗层(3)、生态基层(2)、生态层(1)组合构成。本发明同时满足水平防渗、垂直防渗的工艺要求,实现了固废堆场/污染场地的绿化、美化,而且排水顺畅,排水水质优,不仅节省黏土资源,减少土方使用量,而且施工简便、费用低、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113649409A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2110992195.2
申请日:2021-08-27
Applicant: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 华唯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院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山酸性尾矿库/排土场生态修复方法,包括1)场地表面清理、2)尾矿库/排土场表层土取样、3)表层土壤改良、4)场地划区建渠、5)铺设灌溉管、6)草种种植、7)灌木移植、8)后期养护步骤,采用的土壤改良剂包括:碱性调理剂20‑40%,有机肥50‑70%,凹凸棒土2‑10%,碳气凝胶2‑10%,微生物菌种2‑10%。本发明采用的土壤改良剂不仅持续不断的降低尾矿库的酸性、提高酸性尾矿库土壤的pH值并固化、稳定化重金属、保水保肥,降低尾砂中有效态重金属含量,还增加尾矿库土壤的有机质,有效提升其肥力,有助于尾矿库的生态恢复,可以有效缓解矿山废弃地的生态修复难题,并且能够减少人力、物力及生态修复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1935283A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2010795420.9
申请日:2020-08-10
Applicant: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 华唯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中钢集团南京华忻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产企业安全职业卫生一体化管控平台,包括传感监控单元、控制单元、模型单元、信息管理单元、通讯系统和平台数据库,传感监控单元与控制单元连接,控制单元与信息管理单元相接,控制单元与模型单元相接,模型单元与信息管理单元相接,信息管理单元与通讯系统相接。本生产企业安全职业卫生一体化管控平台,传感监控单元可实时对设备设施进行监控,控制单元可实时监控设备状态,当检测处火灾时,消防联锁控制系统自动启动进行灭火,模型单元对数据进行加工及时对安全隐患和职业卫生隐患进行追根溯源,并通过信息管理单元能够全方位的覆盖企业安全管理各项内容。
-
公开(公告)号:CN113649409B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110992195.2
申请日:2021-08-27
Applicant: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 华唯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院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山酸性尾矿库/排土场生态修复方法,包括1)场地表面清理、2)尾矿库/排土场表层土取样、3)表层土壤改良、4)场地划区建渠、5)铺设灌溉管、6)草种种植、7)灌木移植、8)后期养护步骤,采用的土壤改良剂包括:碱性调理剂20‑40%,有机肥50‑70%,凹凸棒土2‑10%,碳气凝胶2‑10%,微生物菌种2‑10%。本发明采用的土壤改良剂不仅持续不断的降低尾矿库的酸性、提高酸性尾矿库土壤的pH值并固化、稳定化重金属、保水保肥,降低尾砂中有效态重金属含量,还增加尾矿库土壤的有机质,有效提升其肥力,有助于尾矿库的生态恢复,可以有效缓解矿山废弃地的生态修复难题,并且能够减少人力、物力及生态修复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209525648U
公开(公告)日:2019-10-22
申请号:CN201920465653.5
申请日:2019-04-08
Applicant: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唯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PC: G06F15/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安全评价现场核查专用手持器,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存储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数据显示模块和数据传输模块及其他硬件,其中,数据采集模块通过传感器和人机交互对位置、距离、语音、视频、照片、温度和文字进行采集,数据采集模块将采集到的信息存入数据存储模块中;数据处理模块调出数据存储模块中的数据并进行数据处理,处理后的数据存入数据存储模块中;数据处理模块与数据存储模块中的数据通过数据显示模块显示在显示屏上,数据存储模块中的数据通过数据传输模块进行数据传输。本实用新型可进行安全评价现场勘查,并对勘察结果进行数据处理、远程传输。
-
公开(公告)号:CN117819704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410185741.5
申请日:2024-02-20
Applicant: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新控制逻辑及布局的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及工艺,属于环保技术领域。其包括:进水聚集反应区、一次分离回流区、二次分离去磷区和设备中控区。本发明解决了现有传统处理工艺运行成本高、处理效果欠佳的问题,通过采用创新反应控制逻辑及结构布局在聚集反应区内同步实现硝化反硝化,较大程度提高了反应效率;且该工艺在聚集反应区采用泥膜聚集工艺,既有固定微生物挂膜床又同步具备流化稳定活性污泥,同时利用高频曝气→低频曝气→推流搅拌→气提回流→静置等几个反应阶段进行污水脱氮处理,并且可以通过智能模块自动调节运行参数,高效、节能的保证出水稳定达标。
-
公开(公告)号:CN113583683A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10992159.6
申请日:2021-08-27
Applicant: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9K17/40 , C05G3/00 , C05G3/80 , C09K101/00 , C09K10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酸化尾矿库的土壤改良剂,是由以下组份的原料按比例混合而成,原料中各组份的质量百分含量为:碱性调理剂20‑40%,有机肥50‑70%,凹凸棒土2‑10%,碳气凝胶2‑10%,微生物菌种2‑10%。本发明原料中各组份碱性调理剂、有机肥、凹凸棒土、碳气凝胶、微生物菌种协同作用,不仅持续不断的降低尾矿库的酸化、提高酸化尾矿库土壤的pH值并固化、稳定化重金属、保水保肥,降低尾砂中有效态重金属含量,还增加尾矿库土壤的有机质,有效提升其肥力,有助于尾矿库的生态恢复。同时,本发明亦可应用于其它酸化矿物废弃地的土壤改良及生态恢复工程中。
-
公开(公告)号:CN118084171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432671.9
申请日:2024-04-11
Applicant: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 马鞍山市晟沃生态修复工程有限公司
IPC: C02F1/66 , C02F1/52 , C02F103/10 , C02F1/00 , C02F10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露天矿坑酸水处理的原位预处理系统,溶解池(1)和泵送池(2)之间设有溢流板(7),在溶解池(1)中设有网格状曝气管道(6),在泵送池(2)底部设有泵槽(3),泵槽(3)内安装有渣浆泵(8),渣浆泵(8)的出口与输送管道(9)连接;在露天矿坑(4)内安放有浮船(12),浮船(12)与表面均匀布设加药孔的加药管道(11)连接,输送管道(9)的出口与加药管道(11)的进口通过金属软管(10)连接,在浮船(12)下方安装有两台控制浮船(12)运行的驱动装置。本发明能够快速提升露天矿坑内水体的ph值,降低重金属离子浓度,减少集中处置时的碱性药剂和絮凝剂的使用量,降低集中处理污水处理站的运营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7902721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410186065.3
申请日:2024-02-20
Applicant: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PLC控制的污水智能处理系统及方法,属于环保技术领域。其包括:聚集反应区、一次分离回流区、二次分离去磷区和设备中控区,设备中控区与自动报表模块连接。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方法成本高、不便了解反应组件运行效率的问题,通过新型控制逻辑及布局,省去传统一体化处理设备中的厌氧、缺氧、好氧等独立空间的划分,减少回流泵及管阀的投入程度,提高了反应效率;在聚集反应区采用泥膜聚集工艺,既有固定微生物挂膜床又具备流化稳定活性污泥,并利用高频曝气→低频曝气→推流搅拌→气提回流→静置进行污水脱氮处理,还可通过智能模块自动调节运行参数,保证出水稳定达标,再利用无线通信技术将在线数据传至显示端供用户查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