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411708A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2011245468.9
申请日:2020-11-10
Applicant: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 华唯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院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尾矿库排水斜槽和排水涵洞的联合封堵、疏排方法,1)排水斜槽的封堵:自上游排水斜槽进水口处向排水斜槽内自下而上分别回填块石(3)、碎石(4)、瓜米石(5)进行封堵,在排水斜槽进水口设置一体式预制顶盖板(6);)排水涵洞的封堵:在排水涵洞出口至上游设置不小于5m长的分别由块石、碎石、瓜米石构成的反滤体,在排水涵洞封堵前在排水涵洞内预埋一定数量的用来引排排水斜槽及排水涵洞内渗水的PE排渗管,在排水涵洞出口处布置一道封闭混凝土拦挡墙。本发明基于“堵”、疏”原理封堵排水斜槽和排水涵洞,方法简单,可操作性强,工程量少,工程费用低,可有效杜绝或降低由于排洪系统封堵失效带来的安全隐患及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6356760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310512063.4
申请日:2023-05-09
Applicant: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 华唯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尾矿库排洪通道带水的刚性加柔性封堵方法,在尾矿库排洪通道自内向外分别连续设置注浆封堵段(8)、柔性封堵体段、永久性结构封堵体段,所述的永久性结构封堵体段由混凝土段(7)、分别位于混凝土段(7)两侧的挡墙(5)构成。在永久性结构封堵体段的上游设置一段不小于1m的反滤层(1),通过预埋的3根长度不一的注浆管(4),采用水泥尾砂浆在排洪通道内分段进行注浆,形成注浆封堵段(8)。本发明的一种尾矿库排洪通道带水的刚性加柔性封堵方法有效运用“先疏后堵”的原理,方法简单,实用性高,封堵专业性强,工程造价低,可以保障尾矿库的运行安全,避免因排洪系统封堵失效带来的安全隐患。
-
公开(公告)号:CN115452456A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11123027.0
申请日:2022-09-15
Applicant: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 华唯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PC: G01N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岩土勘察取样装置,涉及岩土勘察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底座,底座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柱,固定柱的外壁滑动连接有滑套,滑套的外壁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横板,固定柱远离第二支撑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与第二支撑板的外壁之间转动连接有丝杆。本发明通过将取样装置安装在底座上,使本装置方便移动携带,通过连接横板的上下移动,可以调节钻头与地面的高度,从而适应不同深度的取样需求,通过收集箱的设置,方便对岩土进行收集,且收集箱方便下料,通过刮杆、刮板的设置,方便对使用后的固定箱进行清洁。
-
公开(公告)号:CN112411708B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011245468.9
申请日:2020-11-10
Applicant: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 华唯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院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尾矿库排水斜槽和排水涵洞的联合封堵、疏排方法,1)排水斜槽的封堵:自上游排水斜槽进水口处向排水斜槽内自下而上分别回填块石(3)、碎石(4)、瓜米石(5)进行封堵,在排水斜槽进水口设置一体式预制顶盖板(6);)排水涵洞的封堵:在排水涵洞出口至上游设置不小于5m长的分别由块石、碎石、瓜米石构成的反滤体,在排水涵洞封堵前在排水涵洞内预埋一定数量的用来引排排水斜槽及排水涵洞内渗水的PE排渗管,在排水涵洞出口处布置一道封闭混凝土拦挡墙。本发明基于“堵”、疏”原理封堵排水斜槽和排水涵洞,方法简单,可操作性强,工程量少,工程费用低,可有效杜绝或降低由于排洪系统封堵失效带来的安全隐患及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214143997U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022591470.3
申请日:2020-11-10
Applicant: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 华唯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院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尾矿库排洪设施的封堵、疏排结构,在排水斜槽内自下而上分别设有块石段(3)、碎石段(4)、瓜米石段(5),在连接井(8)内也充填有块石并与排水斜槽内的块石段(3)连接;在排水涵洞出口至上游设置5~10m长的分别由块石段、碎石段、瓜米石段构成的反滤体,在排水涵洞封堵前在排水涵洞内预埋一定数量的用来引排排水斜槽及排水涵洞内渗水的PE排渗管,在排水涵洞出口处布置一道封闭混凝土拦挡墙。本实用新型封堵结构分别吸取柔性及刚性封堵优点,安全性好,方法简单,可操作性强,工程量少,工程费用低,实用性强,可有效杜绝或降低由于排洪系统封堵失效带来的安全隐患及风险,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显著。
-
公开(公告)号:CN216036308U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122036114.X
申请日:2021-08-27
Applicant: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 华唯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院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温控功能的适于岩土工程勘测用的土样保存箱,属于岩土勘探土样存储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外壳(1)和上盖(2),所述外壳(1)的内部设有隔板(5),所述隔板(5)将外壳(1)内部分隔成若干存放室,所述存放室内均活动连接有存储盒(8),所述存储盒(8)的下端设有底座(9),所述存储盒(8)的内部设有若干保护套(10),所述保护套(10)的内部均设有存储管,所述保护套(10)的内部均设有冷却管。本实用新型通过热风机、冷却箱、冷却管、加热管以及循环泵的设计,可对保护套内的存储管进行温度控制,从而避免土样因受到外界温度的因素而导致实验数据不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8110254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410295801.9
申请日:2024-03-15
Applicant: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山谷型尾矿库组合排渗系统构建新方法,排渗系统由排渗棱体、水平排渗结构、垂直排渗结构(13)组合构成,排渗棱体(4)由靠近山体一侧向外依次设有水泥毯(5)、堆石体(9)、土工布(8)、碎石垫层(11)、粗尾砂保护层、土工布(8)、粗尾砂保护层及最外层的干砌块石保护层(12)组合构成,水平排渗结构由集水管(7)和排水管(6)连接构成,集水管(7)沿现状干滩面成排铺设,排水管(6)与集水管(7)搭接;垂直排渗结构(13)布置在后期排放干滩面上,并贯通尾砂层与集水管(7)衔接。本发明具有施工便捷、经济有效、适用性强、排渗效果好,且不占地、不耗费资源的特点,有效解决了山谷型尾矿库汇水难以及时排出的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840193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410059559.5
申请日:2024-01-16
Applicant: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B09B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细粒尾矿土工织物复合体干堆与生态复绿方法,将选厂尾矿浆通过水力旋流器(1)进行预先分级,采用浓密机(2)将水力旋流器(1)产出的细粒尾矿浆进行浓缩,采用渣浆泵(7)将浓缩尾矿浆输送至干堆场(8)并充灌到土工织物袋(9)中进行分层堆筑,澄清水返回选矿厂循环利用;在干堆场边坡(12)上进行生态复绿。本发明不仅能够解决尾矿的堆存问题,同时将粗尾矿和细粒尾矿区分利用,保障了固废堆场的安全问题,同时能够有效将细粒尾矿进行处理,大大提高了尾矿的利用效率,能够解决尾矿堆存占有土地量大,浪费土地资源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266898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465703.1
申请日:2024-10-21
Applicant: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F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级带式输送机的尾矿库干式回采工艺,属于尾矿回采技术领域,主要包括尾矿库勘查、回采区域划分及参数确定、运输铺设、回采顺序规划及排水设施布置;本发明基于“斜槽+排水涵洞”排水方式,包括回采Ⅰ区、回采Ⅱ区,回采区、块通过使用取砂条带、取砂便道、库内运输道路、皮带运输和采砂坑导排水坑,在尾矿库库内进行分区、分条带的划分,对库内各区域采用挖机+小型运输车辆进行分层逐带式取砂,而坝顶至坝脚采用皮带运输的方式,并通过卸料缓冲仓卸料至大型自卸卡车进行运输,有效解决尾矿库上坝道路不能进行汽车运输的回采情况,提高尾矿库回采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177943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310194053.0
申请日:2023-03-02
Applicant: 四川会理铅锌股份有限公司 ,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4B28/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道路工程建设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利用工业固废制备得到的道路基层材料,包括下列质量份组分:40~65份铁尾砂、8~20份钢渣粉、5~15份粒化高炉矿渣微粉(简称水渣)、0.1~10份燃煤炉渣、0.1~8份水泥、0.1~5份石灰、15~25份水;具有足够的强度及致密性;且适用于交通荷载等级的基层强度以及交通荷载等级的底基层强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