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367532A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2210030171.3
申请日:2022-01-12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IPC: B09C1/08 , B09C1/10 , C09K17/40 , C09K10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磷石膏与菌渣改良铅锌矿废弃地与促进植重建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磷石膏、菌渣复合改良剂的预处理、铅锌矿废弃地土壤预处理;将所述磷石膏、菌渣复合改良剂与所述的铅锌矿废弃地土壤进行混合及稳定处理和植被重建的播种与日常管理。本发明以固体废物磷石膏、食用菌菌渣为试验材料,采用复合方式施加,增加土壤中营养物质,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促进铅锌矿废弃地植被重建,促进植被生长,使用磷石膏与菌渣作为改良剂可降低铅锌矿废弃地植被重建成本,达到以废治废的目的,具有良好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生态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0078541A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910387269.2
申请日:2019-05-10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利用花生粉提高黑水虻对牛粪处理效率的方法,属于资源与环保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将新鲜牛粪放入75℃烘箱中处理4h,添加一定量的花生粉制成牛粪混合物,发酵后接种黑水虻幼虫,温度控制在28~30℃,处理15~18天。本发明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能提高黑水虻对牛粪的降解效率,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9283017A
公开(公告)日:2019-01-29
申请号:CN201811423738.3
申请日:2018-11-27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收集农田土壤壤中流的试验装置,包括中空上端开口的滤水容器,滤水容器内设置有与底部平行的网状过滤层,网状过滤层与滤水容器之间形成聚水腔,滤水容器远离开口的一端设置有中空的聚水容器,滤水容器的底部开设有与聚水容器内部连通的通孔,贯穿聚水容器底部的一端设置有吸水管;吸水管远离聚水容器的一端连接有吸水桶,吸水桶内设置有负压腔,负压腔的一端与吸水管连通,负压腔内设置有活塞,活塞连接远离吸水管的一端有T型把手,T型把手贯穿吸水桶的一端与吸水桶活动连接。用于收集土壤壤中流,同时在取样时不必将装置从土体取出,减低实验人员的工作强度,显著提升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2498897B
公开(公告)日:2013-01-23
申请号:CN201110355903.8
申请日:2011-11-11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利用玉米与白菜、豌豆间作控制农田面源污染的种植方法,包括1行玉米间作2行白菜,白菜收获后间作1行豌豆,玉米行距150cm,株距20cm;白菜窄行距60cm、宽行距90cm,株距30cm;豌豆行距150cm,株距1.2cm;或1行玉米间作4行白菜,白菜收获后间作2行豌豆,玉米行距270cm,株距20cm;白菜窄行距60cm、宽行距90cm,株距30cm;豌豆窄行距90cm、宽行距180cm,株距1.2cm。该方法使农田地表径流量消减率达65~69%,总氮流失量消减率达71~74%,总磷流失量消减率达78~83%,同时产值可达4538~4626元/亩,控制了农田面源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02101804A
公开(公告)日:2011-06-22
申请号:CN201010613617.2
申请日:2010-12-20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IPC: C05G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型辣椒专用肥,属于肥料产品领域。本专用肥的生产方法是将尿素28~33份、过磷酸钙43~56份、硫酸钾24~28份、草煤2份(以重量计)混匀;将混匀的原料充分粉碎;使粉碎后的原料完全通过1mm的筛,得到专用肥;再按50kg每袋进行计量包装,得到辣椒专用肥成品。所生产的辣椒专用肥含N 13~15份、含P2O57~9份、含K2O 11~13份。本发明研制的复合型专用肥是根据当地土壤肥力和辣椒需肥规律配制,具有提高土壤肥力,协调土壤养分的功能;同时可促进辣椒生长,提高辣椒的产量和品质;对于农户来说使用简便,可减少农民用工量,提高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0441092C
公开(公告)日:2008-12-10
申请号:CN200610011049.2
申请日:2006-07-14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重金属超累积植物圆叶无心菜的组织培养方法。该方法以圆叶无心菜的顶芽、嫩茎或叶片为外植体,通过不同组合的试验设计,筛选出了培养条件、愈伤组织诱导、分化芽诱导、分化芽生根、炼苗和移栽的最佳方法。通过反复实验得出: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是Ms+细胞分裂素6-BA0.2mg/L+生长素NAA0.02mg/L;诱导分化芽的最佳培养基是Ms+细胞分裂素6-BA1mg/L+生长素NAA 0.1mg/L;诱导分化芽生根的最佳培养基是Ms+细胞分裂素6-BA0.1mg/L+生长素NAA0.5mg/L。培养温度(25±2)℃,光照强度1600-2400lux,光照时间12h/d,培养时间30天。在分化苗出瓶前打开瓶盖,2天后用清水洗掉根上的培养基,再用1‰KMnO4溶液浸泡30s,移栽到高温灭菌的珍珠岩和高温灭菌的沙土混合的基质中,置于温室中15天后,再移栽到土壤中。该方法可以通过组织培养方式快速繁殖圆叶无心菜的幼苗。
-
公开(公告)号:CN118756520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1072455.4
申请日:2024-08-06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果蔬纸箱的pH智能响应抗菌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将螯合型钛酸酯偶联剂和石油醚加到疏水性壳聚糖溶液中,加入纳米MgO,经水浴加热、离心、洗涤、干燥得到抗菌剂;取主体α‑环糊精修饰的酰胺‑胺树状大分子和客体金刚烷修饰的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溶于PBS缓冲液中,搅拌、过滤、干燥得到载体产物;将含抗菌剂的水溶液加入到含载体产物的水溶液中,搅拌、离心,沉淀物干燥后获得抗菌材料CS/MgO@PAMAM;以PBS为液相介质配制成含抗菌材料的喷涂液,将其喷涂在纸箱基材表面,干燥得到用于果蔬纸箱的pH智能响应抗菌涂层。本发明首次制备了纳米氧化镁‑壳聚糖@树状大分子抗菌材料,能够根据微环境pH刺激实现抗菌载体响应性释放,提高了抗菌剂的利用效率和对腐败生物的精准灭活能力,强化包装纸箱对采后果蔬抗腐烂的长效性,有效阻止果蔬腐败。
-
公开(公告)号:CN115136860B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210940758.8
申请日:2022-08-06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种‑养‑生态沟塘结合的农业面源污染防控系统构建方法,包括在稻田下游出水口的位置配以生态沟塘和植物的定植,水稻季施底肥和追肥,底肥由新鲜牛粪和磷钾化肥组成,追肥为氮化肥,在水稻分蘖期和出穗期各施一次追肥,水稻牧草轮作;匹配适宜规模的奶牛养殖场,将收获的水稻秸秆、在稻田每次刈割的牧草以及生态塘内收割的植物用于饲喂奶牛。本发明构建了种养结合的最佳比例,形成封闭的农田面源污染防控系统,使在本系统内,水稻产量与使用化肥的常规产量相当的情况下,稻田地表径流中的氮排放达到零排放,磷排放也达到了零排放,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稻田面源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15136860A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210940758.8
申请日:2022-08-06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种‑养‑生态沟塘结合的农业面源污染防控系统构建方法,包括在稻田下游出水口的位置配以生态沟塘和植物的定植,水稻季施底肥和追肥,底肥由新鲜牛粪和磷钾化肥组成,追肥为氮化肥,在水稻分蘖期和出穗期各施一次追肥,水稻牧草轮作;匹配适宜规模的奶牛养殖场,将收获的水稻秸秆、在稻田每次刈割的牧草以及生态塘内收割的植物用于饲喂奶牛。本发明构建了种养结合的最佳比例,形成封闭的农田面源污染防控系统,使在本系统内,水稻产量与使用化肥的常规产量相当的情况下,稻田地表径流中的氮排放达到零排放,磷排放也达到了零排放,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稻田面源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04221658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410404948.3
申请日:2014-08-17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利用桃树与大豆间作控制坡耕地面源污染的种植方法,其间作为:两行桃树间种植8行大豆,桃树行距360cm,株距250cm,75株/亩,大豆行距40cm,株距20cm,8400株/亩;或两行桃树间种植10行大豆,桃树行距380cm,株距250cm,70株/亩,大豆行距35cm,株距20cm,9500株/亩;或两行桃树间种植12行大豆,桃树行距380cm,株距250cm,70株/亩,大豆行距30cm,株距20cm,11000株/亩。该方法使坡耕地地表径流量消减率达35~36%,总氮流失消减率达45~49%,SS流失消减率达39~42%,同时产值达6797~7431元/亩,显著地控制了坡耕地面源污染。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