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868719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1047728.5
申请日:2023-08-18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 , 中国矿业大学 , 临沧市土地开发整理中心 , 云南远科土地整治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川 , 李博 , 张耿杰 , 段青松 , 李靖 , 陈正发 , 许超 , 李效顺 , 湛方栋 , 余建新 , 李媛 , 代启亮 , 宁东卫 , 徐兴倩 , 范春梅 , 李淑芳 , 刘淑霞 , 黎李杨 , 张玉锴 , 赵永丽 , 魏巍 , 阎凯 , 郑宏刚 , 李燕增 , 陈飞林 , 谢祥荣 , 普建丹 , 王楚燕 , 李涛 , 李颖慧 , 李钰婷 , 李政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坡耕地整治中新造水田的重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坡耕地开挖处呈阶梯状分布的梯田;S2、修整田埂使其为50‑60度的边坡;S3、向下开挖梯田使其深度为50‑60cm;S4、向梯田内填充有下向上分布的防渗层、黏土层及有机土层;S5、向田埂喷射混有草种子的护坡泥浆,形成一层的护坡层;S6、在每一梯田的一边均修建蓄水沟,蓄水沟从上向下呈阶梯状分布,每一蓄水沟靠近梯田的一边均留有入水口,每一蓄水沟的前端均开设有溢水口。本发明改造后的水田具有良好的防渗透能力,可减少水田因渗漏而造成水分流失,降低化肥农药使用引发的水体农业面源污染风险,有利于水资源高效利用和水生作物种植,还对田埂进行护坡,提高田埂的稳定性和植被恢复。
-
公开(公告)号:CN113684795A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2111018356.4
申请日:2021-09-01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IPC: E02B8/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瓣膜单向控制无坎新型消能,包括用于水利河道中的消能池,消能池内设有引导水流单向流动用的主流道以及沿主流道的上游至下游方向依次排列设置的若干消能槽,消能槽呈瓣膜形,多个消能槽的两侧槽体以主流道为中轴线呈对称分布,且两侧槽体大小一致,每个消能槽的两侧槽体内均设置有对称分布的导流墩;多个消能槽依次连通,多个消能槽的弧尖端均指向主流道的上游方向。本发明应用于水利工程中的河流消能工作时,极大的提高了河道水流的消能效果,从而大大减短河流下游护坦长度,并且结构简单,建造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10718125A
公开(公告)日:2020-01-21
申请号:CN201911058303.8
申请日:2019-11-01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 云南水利水电职业学院
IPC: G09B23/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黄原胶在水力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属于水力学实验领域,本发明将黄原胶作为减阻剂配制成水溶液用于水力学实验教学中,价格低廉,环保无污染;当水溶液浓度为0.02%-0.03%时,黄原胶水溶液减阻效果相对较理想。本发明将黄原胶用于水力学减阻实验中,既利用水力学实验原有设备、节约实验教学经费,又能让学生较更便捷的观察学习到减阻剂的应用发展的相关知识,同时也为开发设计型实验积累了经验和素材。
-
公开(公告)号:CN111773774A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2010682247.1
申请日:2020-07-15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集雨水窖多级沉沙系统,包括一级沉沙槽、二级沉沙槽、三级沉沙槽;所述一级沉沙槽包括喇叭槽体,喇叭槽体的大端为进水口方向,喇叭槽体内底面设有迷宫式缓冲结构;所述二级沉沙槽包括第一圆形槽体,第一圆形槽体左右两端分别通过过水口与一级沉沙槽、三级沉沙槽连通;所述三级沉沙槽包括第二圆形槽体,第二圆形槽体安装在水窖的顶部且通过水窖进水口与水窖连通。本发明提供的集雨水窖多级沉沙系统,提高水窖的利用率和延长水窖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1650085A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2010658594.0
申请日:2020-07-09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 云南水利水电职业学院(云南省水利水电学校)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土体原位密度测试仪,包括动力设备、取土设备、推土结构、称重仪器和底座五部分;所述动力设备分为提升装置和下压装置;所述下压装置采用的是一种可倒置的千斤顶机构;所述提升装置选用一种小型齿轮结构,该结构由传动齿轮、传动齿条、手摇把手、传动齿条支架、支撑架五部分组成;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对土体的原位密度进行测量,测试原理明确,结构简单,测试步骤少,可自由控制贯入土层取土及取样完成后上提的速度,取土效率高,减少检测时间;采用的仪器体积小、不需要外接电源、方便携带,直接测量出所取土样的平均天然密度,在测试完毕后再将所取土样推出,避免了测试的二次扰动,提高了密度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208568771U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821224202.4
申请日:2018-08-01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坡面土壤侵蚀量测量的测量槽,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上方设置有缓冲块,所述缓冲块下方与增高底座贴合,所述增高底座外壁与湿度表贴合,所述增高底座下方与支腿固定连接,所述增高底座右侧与土质检测装置固定连接,所述土质检测装置上表面与缓冲板贴合,所述土质检测装置两侧与护板固定连接,且土质检测装置一侧与测量装置固定连接,所述土质检测装置包括倾斜板,所述倾斜板外壁设置有渗透孔。本实用新型通过主体、缓冲块、湿度表、土质检测装置与测量装置设置,有利于灵活使用,便于操作,适用性强,结构简单且实用,提高测量效果,方便用于各种不同斜坡,从而完善功能多样性。
-
公开(公告)号:CN206069648U
公开(公告)日:2017-04-05
申请号:CN201621112530.6
申请日:2016-10-11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IPC: C02F9/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陡石质边坡聚流生态灌水系统,属于灌溉与排水工程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石质边坡上采用阶梯堆砌的方式堆砌生态袋防护石质边坡,并同时在生态内种植绿化植物,雨季,集水沟在实现水窖蓄水的同时,排走多余雨水防止石质边坡出现泥石流以及滑坡等破坏性较强的自然灾害;同时,在集水沟内每隔20cm设置一个顶部设有拦污栅的沉砂池,除去雨水中污物,避免污物进入联排设置的水窖影响其蓄水能力;而联排设置的水窖可以蓄存大量的雨水,以便在旱季或连续多天未下雨的情况下对石质边坡上种植的绿化植物进行灌溉;通过在石质边坡的坡底设置邻路排水沟,排走石质边坡上流下的多余雨水及灌溉用水,以防止公路积水影响汽车通行。
-
公开(公告)号:CN216379587U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122757324.8
申请日:2021-11-11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IPC: E02D17/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水土保持的防护装置,包括定位框,所述定位框的内部通过八个螺栓固定连接有四个网板,四个所述网板的边角开设有弧形口,四个网板的顶部设置有保水层,所述定位框的内部开设有四个安装孔。本实用新型通过四个网板对地面的束缚,有效的降低了水土的流失,而且通过四个防脱组件的设置,提高网板与地面接触的稳固性,有效的防止了由于网板的移动,水土流失加剧的问题,而且通过四个安装孔、螺栓以及紧固螺栓的设置,便于防脱组件的拆装,不仅便于工作人员对防护装置的携带运输,而且便于更换损坏的部件,具有良好的拆装功能,而且通过弧形口的设置,有效的避免防护装置的存在,影响种植物的生长。
-
公开(公告)号:CN216285356U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22380826.3
申请日:2021-09-29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明渠流速数据采集装置,包括定位夹持装置,所述定位夹持装置包括滑槽测量底座,所述滑槽测量底座上滑动连接有有机玻璃板,所述有机玻璃板上表面一侧设置有测针支座,所述测针支座上端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内滑动连接有移动测针,所述移动测针下端设置有连接支架,所述连接支架上设置有毕托管,且与移动测针相互平行,通过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可以准确定位毕托管的水平位置和垂直位置,十分的方便快捷,大大提高了测速工作的效率,降低了使用毕托管的难度,并且结构简单,实用性较大。
-
公开(公告)号:CN212646386U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2021339098.0
申请日:2020-07-09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 云南水利水电职业学院(云南省水利水电学校)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土体原位密度测试仪,包括动力设备、取土设备、推土结构、称重仪器和底座五部分;所述动力设备分为提升装置和下压装置;所述下压装置采用的是一种可倒置的千斤顶机构;所述提升装置选用一种小型齿轮结构,该结构由传动齿轮、传动齿条、手摇把手、传动齿条支架、支撑架五部分组成;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对土体的原位密度进行测量,测试原理明确,结构简单,测试步骤少,可自由控制贯入土层取土及取样完成后上提的速度,取土效率高,减少检测时间;采用的仪器体积小、不需要外接电源、方便携带,直接测量出所取土样的平均天然密度,在测试完毕后再将所取土样推出,避免了测试的二次扰动,提高了密度测试结果的准确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