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385608A
公开(公告)日:2021-02-23
申请号:CN201910763139.4
申请日:2019-08-19
Applicant: 云南省烟草公司大理州公司 , 云南格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IPC: A01K67/03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蠋蝽的饲养方法,属昆虫饲养与害虫生物防治技术领域。本发明结合食源植物、猎物昆虫、蠋蝽生长发育的时间关系,根据食源植物、猎物昆虫、蠋蝽的生物学和生态学习性,采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使三者协调发展,尽可能减少人为操作,实现蠋蝽的滚动饲养。本发明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成活率高,集约化程度高,便于规模饲养,易于推广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338160A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910273697.2
申请日:2019-04-06
Applicant: 云南省烟草公司大理州公司 , 云南格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昆虫动态监测调查法,属于昆虫生态及害虫防治领域。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监测对象;2)确定样本数;3)确定监测方法与时间;4)选定监测圃;5)监测装置摆放;6)调查前准备;7)虫情跟踪调查,把诱集目标昆虫的数量和虫态记录下来;8)当次调查后清理虫体、杂物,加足溶液;9)数据整理;10)换季、换茬时处理方法,所述的处理方法为当季作物采收后,在翻地时停止监测,随之继续进行监测,确保全年连续性。通过对监测数据分析,用于掌握昆虫的发生动态和数量,进行昆虫的预测预报和害虫防治。本发明操作方便,适应性广,易于科研和生产中普及。
-
公开(公告)号:CN217509711U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220956286.0
申请日:2022-04-24
Applicant: 云南省烟草公司大理州公司 , 云南格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IPC: A01K67/03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捕食性蝽类饲养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捕食性蝽类饲养装置,包括饲养箱;所述饲养箱设置为两侧敞开的矩形空腔体,饲养箱敞开端分别设置有透气网A与透气网B,透气网A上通过铰链铰接有开合网门;开合网门一侧位于饲养箱内壁之间设置有漏渣网板,漏渣网板上安置有绿植盆及种植于绿植盆内的绿植,漏渣网板下部设置有排渣抽屉;排渣抽屉两端设置有滑条,滑条与开设于饲养箱内壁的滑槽滑动相连,饲养箱内壁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与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及湿度传感器均电连于监测器,监测器设置在饲养箱外壁上,监测器电连于显示湿度与温度的显示屏;以此解决现有蝽类饲养装置因饲养箱内的空气质量而影响蝽类成活率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11482527U
公开(公告)日:2020-09-15
申请号:CN201921631667.6
申请日:2019-09-28
Applicant: 云南省烟草公司大理州公司 , 云南格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IPC: A01K67/03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猎物昆虫及蠋蝽饲养装置,其外部由框架、顶板、底板、侧板、门板组成,顶板、侧板、门板设置透气小孔,铆钉将顶板、底板、侧板固定在框架上,门板通过转轴与框架柱相连,用锁扣保持关闭状态,底板无透气小孔,内部用带孔的饲养板分割空间形成多个饲养室,利用收集板与饲养板分割出收集室。本实用新型实现了饲养过程中蠋蝽与猎物昆虫、猎物昆虫与虫粪、猎物昆虫与食物残渣分离,改善了猎物昆虫饲养环境,有效降低了发病率。该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易清洁维护、实用性强,能够实现蠋蝽的规模饲养。
-
公开(公告)号:CN211211043U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1921348583.1
申请日:2019-08-20
Applicant: 云南格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云南省烟草公司大理州公司
IPC: A01K67/033 , A01G13/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昆虫散放盒,包括拨片(1)、盒盖(2)、盒体(3):所述拨片(1)、盒盖(2)均为可降解环保材料制成,设置有散放孔b(4)、透气孔a(5),边缘有凸起a(7)、凸起b(8),盒体(3)设置有若干个透气孔c(15),盒底设若干透气孔d(16)。所述散放盒结构简单,易操作,成本低,适应面广,包装、散放方便,用于天敌昆虫散放,防治各种在田间、林业危害的昆虫。本散放盒可根据要求在散放盒内放入准确数量的昆虫,克服了传统散放方法散放数量不准确、散放手段简单粗暴,很大程度上可避免昆虫的意外死亡,提高昆虫成活率。
-
公开(公告)号:CN210642082U
公开(公告)日:2020-06-02
申请号:CN201920456288.1
申请日:2019-04-06
Applicant: 云南省烟草公司大理州公司 , 云南格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IPC: A01M1/04
Abstract: 昆虫在田间普遍发生,虫害易导致作物诱发病毒病,不了解害虫发生规律,将错过最佳防治时期,虫害爆发时危害更严重。很多昆虫通过迁飞实现种群转移,本实用新型利用迁飞昆虫对颜色趋性特点,开发诱集装置,可监测田间、林间等昆虫发生动态,掌握害虫和天敌发生规律,为害虫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同时更换装置器皿中溶液可实现诱集、诱杀害虫,防治部分虫害。本实用新型由溶液皿、套管、固定卡、支撑杆、底座几部分构成,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使用方便、安全等优点。通过本实用新型诱集昆虫,统计诱集数量、种类,分析月、季、年虫情动态,指导预测预报和害虫防治。
-
公开(公告)号:CN119908223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165428.X
申请日:2025-02-14
Applicant: 云南省烟草公司大理州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烟叶生产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离子传感的烟草氮肥施用方法,方法包括土壤基础测定;基肥施用;移栽施肥;大田追肥;旺长期施肥;施肥后管理,每次追肥后7‑10天再次测定土壤氮素含量,根据监测数据调整施肥频率与用量,确保烟草氮素供给平稳,避免过量施肥导致烟草返青或氮肥浪费。本发明通过实时监测土壤中的氮素离子,精确调控氮肥的施用,提升肥料利用效率,优化烟草生长。本发明为解决传统施肥难以精准控制氮肥用量、造成浪费和烟叶返青的问题,基于离子选择性电极技术的精准施肥方法;通过实时监测土壤氮离子浓度,按生长阶段调整施肥量,提升氮肥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优化烟草生长环境,提高烟叶产量和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7740905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741999.0
申请日:2023-12-18
Applicant: 云南省烟草公司大理州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烟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功能化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的丝网印刷电极的用途,功能化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的丝网印刷电极用于烟草成分的检测;本发明将二茂铁羧酸(FC‑COOH)在多壁碳纳米管(MWCNTs)上交联进行功能化,然后在丝网印刷电极(SPE)表面进行修饰,制备得到二茂铁功能化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的丝网印刷电极(FC‑MWCNTs/SPE)。使用本发明的电极,连接手机等便携式电化学工作站,可以在移动设备上实现对NIC和EVG的智能便携式比例电化学检测,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并将其应用于真实卷烟样品和烟叶中NIC的原位电化学的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6686658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625081.3
申请日:2023-05-30
Applicant: 云南省烟草公司大理州公司 , 河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中、高氯含量土壤提高烟叶品质的栽培管理方法。以中、高氯含量土壤的田块栽培烟叶,将选好的田块依次进行深翻、起垄,起垄时施加基肥,基肥的施加量为常规栽培基肥施加量的70~90%;起垄后移栽烟苗,移栽后进行封土和浇水处理;烟苗移栽后10~45天进行追肥,追肥的施加量为常规栽培追肥施加量的70~90%;烟苗移栽后40~70天施加氯离子抑制剂;按照常规方法进行田间烟苗管理;烟叶成熟后进行烟叶品质指标检测。通过本发明技术方案栽培管理烟叶,能够有效降低烤烟氯含量、提高钾氯比,得到品质优良的烟叶。
-
公开(公告)号:CN113135804B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110636039.2
申请日:2021-06-08
Applicant: 云南云香萃农业服务有限公司 , 陈刚 , 云南省烟草公司大理州公司 , 山东淄博烟草有限公司 , 山东临沂烟草有限公司 , 云南省烟草公司昆明市公司
Inventor: 范志勇 , 王德勋 , 蒯雁 , 户艳霞 , 孙军伟 , 任明波 , 王英俊 , 戴华伟 , 程云吉 , 李峰 , 温亮 , 宋青松 , 王家民 , 王宝剑 , 刘文涛 , 张富军 , 魏代福 , 宗浩 , 陈雅琼 , 徐兴阳 , 李杰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农业肥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降低化学杀菌剂农药施用量的烤烟基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烤烟基肥按干基重量份计,包括烟草种子油0.1~1份,烟草种子粕5~40份,葵花秸秆碳化物5~150份,三段式转化风化煤5~40份,微生物菌剂0.01~1份,硝酸钾20~50份,钙镁磷肥5~50份,硅钙钾镁肥0~40份,矿物钾0~60份,硫酸钾0~16份,制备得到的烤烟基肥用于减少防治烟草根黑腐病、黑胫病和青枯病所用的化学杀菌剂的施用量,可将化学杀菌剂的施用量减少50%~100%,同时不会引起土壤酸化和板结,并逐渐改善已经酸化和板结的土壤性状,降低根茎类病害的发病率,从而降低农药残留量,提高农产品安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