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332409B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011136611.0
申请日:2020-10-22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力系统输电断面潮流调整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对电网进行暂态稳定分析后,根据各发电站的代表节点在预设时间段内的转速偏差,确定代表节点每个振荡模式对应的阻尼比,根据最小阻尼比对应的目标暂态稳定分析结果确定代表节点的目标转速偏差波动范围,根据代表节点的目标转速偏差波动范围对发电站进行排序,按照最不利于动态功角稳定的顺序依次调节各个发电站的有功出力,进行潮流调整,直至潮流偏差小于预设阈值。如此,本申请实施例在潮流调整时优先开启对动态功角稳定最不利的发电节点,优先关闭对动态功角稳定最有利的发电节点,当断面极限受限于动态功角稳定时,可以确保得到最小的断面极限,更有利于电网的安全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0601191B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1910905410.3
申请日:2019-09-24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J3/0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惯性分布指数的电力系统惯性水平评估方法,包括:根据系统内机组的惯性时间常数与额定容量,计算系统等效惯性常数。设置典型故障,计算惯性分布指数;根据所述系统等效惯性常数、所述惯性分布指数,分析系统惯量是否满足系统运行的最低惯量需求,判定电力系统惯性水平的高低。本申请提供的电力系统惯性水平评估方法能够对系统内所有节点惯量的相对大小进行量化分析,在分析系统惯量的分布特性时,可以细化至节点层面,提高了量化精度;所需数据除了来源于电力系统实际运行的历史数据集外,也可通过仿真获得,而不被PMU装置配置条件所约束,评估的覆盖面更广,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有利于实现电力系统惯性水平的综合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2084198B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010973515.5
申请日:2020-09-16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压缩存储形式的节点导纳矩阵直接列写方法及装置,首先,获取网络节点的节点信息及网络支路的支路信息,对所述网络节点进行节点编号,接着,以压缩存储形式定义节点导纳矩阵的列向量,定义并构建目标网络节点的节点编号列向量和目标网络支路的导纳列向量,最后,基于所述节点导纳矩阵的列向量,对所述节点编号列向量及所述导纳列向量进行拼接列写,获取节点导纳矩阵直接列写结果并进入循环。本申请减少了由于大量零元素的计算和存储所增加的不必要的计算量,解决了形成节点导纳矩阵所需时间较长,严重影响了潮流计算效率的问题。节省了节点导纳矩阵的生成时间、大幅度缩小了所需的内存和硬盘存储空间占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672919B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1911016233.X
申请日:2019-10-24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力系统频率稳定分析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力系统频率振荡量化评估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一种电力系统频率振荡量化评估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S1采集电力系统频率振荡偏差信号;S2建立Prony模型获取电力系统频率振荡模型状态的表征参数,所述表征参数包括振荡频率、振荡幅值、衰减因子和相位;S3基于所述表征参数获取电力系统频率振荡程度评价指标值;S4更新电力系统频率振荡偏差信号的时间窗口,获取电力系统频率振荡程度评价指标函数;S5基于所述电力系统频率振荡程度评价指标函数得到电力系统频率振荡程度评价指标曲线,实现对电力系统频率振荡程度的量化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3541132A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110825717.X
申请日:2021-07-21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交直流电网改造后的协调稳定控制方法。在枯大方式电网仿真模型中模拟直流受端近区交流系统的故障风险,并切负荷;判断交直流系统是否恢复稳定,若交直流系统未恢复稳定,则判断直流受端近区交流系统是否存在过电压问题,若直流受端近区交流系统存在过电压问题,则切除近区变电站低压补偿电容器,继续判断直流受端的直流是否闭锁,若直流受端的直流闭锁,则对直流系统配置最后断路器;利用所述枯大方式电网仿真模型,对直流控制保护参数和静止同步补偿器控制参数进行优化,并生成安全稳定控制策略;分别利用枯小方式、丰大方式和丰小方式电网仿真模型校核安全稳定控制策略。
-
公开(公告)号:CN110634082A
公开(公告)日:2019-12-31
申请号:CN201910905422.6
申请日:2019-09-24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低频减载系统运行阶段预测方法,考虑了多种参数对电力系统频率动态的影响,基于深度学习网络实现多维特征变量输出,利用扰动后电力系统频率最低点和低频减载系统触发的潜在运行阶段为电力系统控制中心的操作员准确地掌握故障后动态电力系统的频率特性,及时采取预防措施提供依据。基于堆栈降噪自动编码器的深度学习方法通过构建含多层隐含层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对大规模数据逐层训练,可将样本数据从原始空间的特征变换到新的特征空间,进而得到大量具有代表性的特征信息,具有强大的非线性映射能力、能够有效表征复杂函数、提高预测精度和泛化能力,解决动态频率安全评估准确性差、时效性差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451475B
公开(公告)日:2019-09-03
申请号:CN201611092304.0
申请日:2016-11-30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J3/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切机量与切机范围搜索方法,包括根据切机预设值C0,确定被切机组;判断切除被切机组后,电力系统是否达到稳定;若电力系统未达到稳定,则将切机预设量C0增加一个失稳搜索步长ΔC0;判断切机预设量C0是否小于最大出力和Cmax;若切机预设量C0小于最大出力和Cmax,则根据改变后后的切机预设量C0重新进行确定被切机组与判断系统稳定性;直至电力系统达到稳定,则此时的切机预设量C0即为待搜索的切机量C,将切机预设量C0的数值赋给切机量C,即完成切机量C的搜索。在获得切机量C的基础上,利用二分法搜索切机量范围。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切机量与切机范围搜索方法,可快速的搜索切机量及切机范围,从而可快速、简易的制定安全稳定策略。
-
公开(公告)号:CN109873416A
公开(公告)日:2019-06-11
申请号:CN201811222519.9
申请日:2018-10-19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IPC: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未来电网结构形态分析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电力需求预测步骤,获取相关信息分析得到电力需求预测信息;电源规划预测步骤,获取相关信息分析得到未来电源规划预测信息;未来电力流向分析步骤,获取相关信息分析得到未来电力流格局预测信息和未来电网转变预测信息;未来电网结构形态预测步骤,获取未来电力流向分析步骤分析得到的未来电力流格局预测信息,根据获取的信息分析得到未来电网结构形态预测信息。本发明解决了目前综合性的未来电网结构形态分析方法缺失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可以将多种问题等综合考虑,以应用于中国未来电网结构形态演变预测与分析的未来电网结构形态分析预测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6451444B
公开(公告)日:2018-11-20
申请号:CN201611090730.0
申请日:2016-11-30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考虑甩负荷及耦合性的电网连锁故障事故链搜索方法,包括:将系统初始化为正常运行工况,并设置初始故障;判断设置故障后的系统是否存在独立系统;通过对所述独立系统进行潮流计算判断所述独立系统潮流是否收敛;如果所述独立系统潮流不收敛,对所述独立系统进行甩负荷操作;如果所述独立系统潮流收敛,进行后续故障搜索。本发明基于现有连锁故障搜索方法,提出了一种更实际的电力系统连锁故障事故链搜索方法。本发明方法对原有连锁故障搜索框架进行了改进,并对其中的甩负荷策略和后续故障搜索提出了新的求解思路,提高了连锁故障事故链搜索的准确性,对工程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8736492A
公开(公告)日:2018-11-02
申请号:CN201810488703.1
申请日:2018-05-21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J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振荡中心迁移的复合信息失步解列方法及系统,根据电力系统中各线路的 变化值,确定线路中失步振荡中心及其电压幅值;利用广域测量系统测量每条线路两端的电压幅值比和相角差,确定失步振荡中心的位置;根据失步确定位置条件和失步确定电压条件,判断出当前电力系统处于失步状态后,以及检测到失步振荡中心所在线路中存在至少一个整定的失步周期后,由失步解列装置进行解列操作。可见,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及系统,适用于失步振荡中心出现迁移的情况,随着振荡中心实时迁移后而重新确定失步振荡中心的位置,实现最精准的解列操作,可避免现有失步解列装置在运行方式改变下适应性不足的问题,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稳定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