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验用玻璃质深液流循环水培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972279A

    公开(公告)日:2013-03-20

    申请号:CN201210567589.4

    申请日:2012-12-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60/2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实验用玻璃质深液流循环水培装置,该装置设有的矩形容器的顶端为前低后高的倾斜,矩形容器内连有内侧板,内侧板将矩形容器隔成净水池和供水池,供水池内设有水泵,矩形容器的顶端设有斜板,斜板上按阶梯型排列设置有至少2层水培池,水培池顶部设有带孔的定植板,相邻两水培池设有水循环管,水循环管管孔最低处与水培池底面最低处的距离大于10cm,确保了水培池内营养液的深度大于10cm,最低处的水培池连接有出水管,最高处的水培池连接有供水管,供水管下端与水泵连接。该装置达到了深液流水培及形成了良好的深液流循环系统,便于实验观察植物的根系生长和测试肥效,成本低且能满足实验对深液流水培植物的需求,使用方便。

    一种甘蓝型油菜强优势杂交种创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772405B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110102689.9

    申请日:2021-0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甘蓝型油菜强优势杂交种创制方法,该方法首先选用新育成丰产、稳产、抗逆性强的杂交种及其不育系作为育种材料;再以上述杂交种为供体进行小孢子培养,快速纯合小孢子单株,构建重组恢复系DH群体,以上述杂交种不育系为母本,以小孢子培养获得的重组恢复系为父本,进行杂交,配制新组合;最后通过产量鉴定、品种比较及多点试验多重鉴定,创制强优势杂交种。本发明通过选用优良杂交种及其不育系为育种材料及育种技术创新,应用小孢子培养快速纯合杂种优势基因聚合的重组恢复系,创制油菜强优势杂交种,有效简化了育种程序、加快了育种速度、降低了育种成本,为油菜强优势杂交种创制提供了新方法和新思路。

    一种青少年科普用茄科农作物立体种植培养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223428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1555391.X

    申请日:2021-12-1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茄科农作物培养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青少年科普用茄科农作物立体种植培养装置,包括底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底板上表面的培养机构,所述培养机构包括矩形支撑柱、矩形套、顶板、挡板、旋转轴一、限位板、培养器和旋转轴二,所述矩形支撑柱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板的上表面靠近中央位置处;有利于使培养的植物具有充分立体空间,有利于使在立体种植培养装置培养的植物充分接收阳光的照射,有利于减少该立体种植培养装置放置过程中占用的空间,避免立体种植培养装置占用的空间较多放置不便的现象,有利于方便推动该立体种植培养装置进行移动,提高该立体种植培养装置使用过程中的便捷性。

    一种在大田条件下鉴定早熟油菜薹花期耐旱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75389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10165320.0

    申请日:2018-02-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在大田条件下鉴定早熟油菜薹花期耐旱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试验地的准备;待鉴定材料种植;两种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处理;材料耐旱性鉴定。本发明耐旱性鉴定,采用简易移动雨棚遮雨,在大田鉴定,除土壤含水量外,最大限度地保证其他条件与大田种植完全一致,试验结果实际应用价值高;设置了不同程度干旱胁迫,综合鉴定材料耐旱性,筛选出的材料耐旱性更可靠;本发明的方法主要用于鉴定早熟油菜薹花期耐旱性,制定了早熟油菜薹花期综合耐旱评价公式;采用大田鉴定方法,操作简便,不需要复杂的仪器设备。

    一种实验用玻璃质深液流循环水培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972279B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210567589.4

    申请日:2012-12-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60/2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实验用玻璃质深液流循环水培装置,该装置设有的矩形容器的顶端为前低后高的倾斜,矩形容器内连有内侧板,内侧板将矩形容器隔成净水池和供水池,供水池内设有水泵,矩形容器的顶端设有斜板,斜板上按阶梯型排列设置有至少两层水培池,水培池顶部设有带孔的定植板,相邻两水培池设有水循环管,水循环管管孔最低处与水培池底面最低处的距离大于10cm,确保了水培池内营养液的深度大于10cm,最低处的水培池连接有出水管,最高处的水培池连接有供水管,供水管下端与水泵连接。该装置达到了深液流水培及形成了良好的深液流循环系统,便于实验观察植物的根系生长和测试肥效,成本低且能满足实验对深液流水培植物的需求,使用方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