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玉米抗蛴螬评价生物测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845599A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711228600.3

    申请日:2017-11-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玉米抗蛴螬评价生物测定方法。本发明方法可以在实验室内测定玉米材料对蛴螬的抗虫性,能够在实验室条件下,测试地下害虫蛴螬对待测植物根系的危害情况,用以评价待测植物对于地下害虫的抗性,在测试过程中可随时进行无损植株移除、移栽和试虫接种、结果检查等操作,突破了植物抗地下害虫室内生测的瓶颈,极大的提高了植物抗地下害虫评价的工作效率。

    利用特异性挥发物筛选昆虫相关嗅觉蛋白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636363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1030838.0

    申请日:2016-11-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特异性挥发物筛选昆虫相关嗅觉蛋白的方法,从公共数据库或通过测序技术获取在昆虫触角中表达的嗅觉基因信息,利用特异性挥发物处理昆虫24‑48h,然后检测昆虫触角中不同嗅觉基因的表达量,与对照未经过特异性挥发物处理的昆虫相比,将表达量增加的嗅觉基因,其所编码的蛋白作为候选的昆虫相关嗅觉蛋白。本发明利用特异性挥发物处理昆虫,建立一种有效、快速筛选昆虫相关嗅觉蛋白的方法。该方法高效、简单,可操作性强,能够在大量的嗅觉基因中快速准确且系统、完整筛选获得靶标基因,为研究昆虫对特异性挥发物的嗅觉识别机理提供技术支持。

    一种不同豆天蛾地理种群之间杂交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642191B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111494158.5

    申请日:2021-12-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资源昆虫人工养殖领域方面因常年人工养殖而导致种群退化的一种解决方法,此方法通过不同豆天蛾地理种群之间杂交从而使得豆天蛾江苏种群得到改良。通过比较3个不同豆天蛾地理种群之间不同虫态表观性状差异以及化蛹率、羽化率、蛹期和雌成虫寿命等指标,而后将河南种群和湖北种群对江苏种群按雌×雄和雄×雌以数量比1:1的比例进行交配,比较交配后雌虫产卵量、子代卵孵化率、幼虫各龄期存活率。最终得到河南♀×江苏♂组合是对江苏种群后代改良的最优路线。本发明所公开的方法为江苏地区豆天蛾产业提供了新的方向与思路,使得人工养殖导致的种群退化问题得以解决,对豆天蛾养殖产业健康良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种玉米抗蛴螬评价生物测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845599B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1711228600.3

    申请日:2017-11-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玉米抗蛴螬评价生物测定方法。本发明方法可以在实验室内测定玉米材料对蛴螬的抗虫性,能够在实验室条件下,测试地下害虫蛴螬对待测植物根系的危害情况,用以评价待测植物对于地下害虫的抗性,在测试过程中可随时进行无损植株移除、移栽和试虫接种、结果检查等操作,突破了植物抗地下害虫室内生测的瓶颈,极大的提高了植物抗地下害虫评价的工作效率。

    一种防治玉米田粘虫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430294A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811470002.1

    申请日:2018-11-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玉米田粘虫的方法,在生长至喇叭口期的玉米田中喷施Bt菌株HD1或Bt菌株GO3的菌液,并在喷施Bt菌株菌液2-3天后喷施昆虫病原线虫Hb线虫悬浮液。本发明防治玉米田粘虫的方法通过昆虫病原线虫Hb线虫与Bt菌株HD1或Bt菌株GO3联用,对粘虫的防治具有协同的增效作用,可显著提高对粘虫的致病力,缩短防控所需时间,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