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63620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746530.0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云南省烟草公司昆明市公司 ,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防治斜纹夜蛾的夜蛾黑卵蜂的引诱剂,所述引诱剂包括溶剂和如下成分中的至少一种:1,3‑二氯苯、苯并噻唑、辛烷。本发明的引诱剂可以更有效地引诱夜蛾黑卵蜂寄生斜纹夜蛾卵,以此抑制害虫数量增长,使害虫种群逐渐消亡,从而达到防治害虫的目的。本发明不仅属于绿色、无毒、无公害的引诱物质,还可以解决化学防治所带来的农药残留、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等一系列问题,对于斜纹夜蛾的绿色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1543432A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2010014036.0
申请日:2020-01-07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有害生物的生物防治技术领域的一种防治暗黑鳃金龟成虫的牛粪源引诱剂。所述引诱剂为丁酸(Butyric acid),溶剂为石蜡油,溶质质量分数为10%。本发明提供的防治暗黑鳃金龟成虫的牛粪源引诱剂对暗黑鳃金龟的防治效果好,不会使暗黑鳃金龟产生抗性;制备简单,制作成本低,对人畜无害,环境友好,对于综合治理暗黑鳃金龟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7286021B
公开(公告)日:2020-02-04
申请号:CN201710394455.X
申请日:2017-05-29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防治八字地老虎的卤代类信息素类似物。所述卤代类信息素类似物的通式为ROCOCnHaXb。本发明的卤代类信息素类似物可以更有效的诱杀八字地老虎雄虫,也可以干扰雄虫对雌虫的定向,从而降低雌雄虫相遇概率,干扰交配,降低繁殖率,逐步控制害虫种群的消亡,从而达到防治害虫的目的。本发明不仅用量少且对环境友好,还可准确应用于虫情测报、干扰交配、大量诱捕,对于八字地老虎的综合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9845599A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711228600.3
申请日:2017-11-29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IPC: A01G22/20 , A01G9/02 , A01K67/033 , G01N33/4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玉米抗蛴螬评价生物测定方法。本发明方法可以在实验室内测定玉米材料对蛴螬的抗虫性,能够在实验室条件下,测试地下害虫蛴螬对待测植物根系的危害情况,用以评价待测植物对于地下害虫的抗性,在测试过程中可随时进行无损植株移除、移栽和试虫接种、结果检查等操作,突破了植物抗地下害虫室内生测的瓶颈,极大的提高了植物抗地下害虫评价的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873707A
公开(公告)日:2018-04-06
申请号:CN201711133372.1
申请日:2017-11-16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地老虎性信息素及其用途。所述黄地老虎信息素组分为顺-7-十二碳烯乙酸酯、顺-9-十四碳烯乙酸酯和顺-9-十六碳烯醛一种或几种,其中,所述黄地老虎信息素的质量比为1.0~4.0:0.05~0.2:0.01~0.1。本发明的性引诱剂制备简单,原料易得;具有很强的诱捕能力,稳定性好,持效期长;专一性强,不会使黄地老虎产生抗性;对人畜无害,环境友好;抗逆性强,使用方便。本发明的黄地老虎性引诱剂可准确应用于虫情测报、干扰交配、大量诱捕,对于综合治理黄地老虎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6636363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1030838.0
申请日:2016-11-16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IPC: C12Q1/6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特异性挥发物筛选昆虫相关嗅觉蛋白的方法,从公共数据库或通过测序技术获取在昆虫触角中表达的嗅觉基因信息,利用特异性挥发物处理昆虫24‑48h,然后检测昆虫触角中不同嗅觉基因的表达量,与对照未经过特异性挥发物处理的昆虫相比,将表达量增加的嗅觉基因,其所编码的蛋白作为候选的昆虫相关嗅觉蛋白。本发明利用特异性挥发物处理昆虫,建立一种有效、快速筛选昆虫相关嗅觉蛋白的方法。该方法高效、简单,可操作性强,能够在大量的嗅觉基因中快速准确且系统、完整筛选获得靶标基因,为研究昆虫对特异性挥发物的嗅觉识别机理提供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4642191B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111494158.5
申请日:2021-12-08
Applicant: 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 ,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IPC: A01K67/03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资源昆虫人工养殖领域方面因常年人工养殖而导致种群退化的一种解决方法,此方法通过不同豆天蛾地理种群之间杂交从而使得豆天蛾江苏种群得到改良。通过比较3个不同豆天蛾地理种群之间不同虫态表观性状差异以及化蛹率、羽化率、蛹期和雌成虫寿命等指标,而后将河南种群和湖北种群对江苏种群按雌×雄和雄×雌以数量比1:1的比例进行交配,比较交配后雌虫产卵量、子代卵孵化率、幼虫各龄期存活率。最终得到河南♀×江苏♂组合是对江苏种群后代改良的最优路线。本发明所公开的方法为江苏地区豆天蛾产业提供了新的方向与思路,使得人工养殖导致的种群退化问题得以解决,对豆天蛾养殖产业健康良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9845599B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1711228600.3
申请日:2017-11-29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IPC: A01G22/20 , A01G9/02 , A01K67/033 , G01N33/4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玉米抗蛴螬评价生物测定方法。本发明方法可以在实验室内测定玉米材料对蛴螬的抗虫性,能够在实验室条件下,测试地下害虫蛴螬对待测植物根系的危害情况,用以评价待测植物对于地下害虫的抗性,在测试过程中可随时进行无损植株移除、移栽和试虫接种、结果检查等操作,突破了植物抗地下害虫室内生测的瓶颈,极大的提高了植物抗地下害虫评价的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430294A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811470002.1
申请日:2018-11-27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玉米田粘虫的方法,在生长至喇叭口期的玉米田中喷施Bt菌株HD1或Bt菌株GO3的菌液,并在喷施Bt菌株菌液2-3天后喷施昆虫病原线虫Hb线虫悬浮液。本发明防治玉米田粘虫的方法通过昆虫病原线虫Hb线虫与Bt菌株HD1或Bt菌株GO3联用,对粘虫的防治具有协同的增效作用,可显著提高对粘虫的致病力,缩短防控所需时间,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3858873B
公开(公告)日:2015-05-27
申请号:CN201410098295.0
申请日:2014-03-17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铜绿丽金龟诱剂组合物及其应用和诱芯,所述铜绿丽金龟诱剂组合物包括铜绿丽金龟性信息素和协同剂,所述铜绿丽金龟性信息素与协同剂的重量比为1:0.5~3,其中,所述铜绿丽金龟性信息素的主要成分为5-十四烷基二氢-2(3H)-呋喃酮,所述协同剂选自香叶醇、丁香酚和丙酸苯乙酯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提供的铜绿丽金龟诱剂组合物可准确应用于铜绿丽金龟虫情测报、大量诱捕、干扰交配,对于综合治理铜绿丽金龟具有重要意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