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光源及显示装置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202419B

    公开(公告)日:2018-02-06

    申请号:CN201510646185.8

    申请日:2015-10-08

    发明人: 李友

    IPC分类号: F21S8/00 F21V23/00

    摘要: 本发明涉及到显示装置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背光源及显示装置。该背光源包括:背板;设置在所述背板内的导光板;设置在所述导光板上的光学膜片;设置在所述光学膜片与所述导光板之间的透明导电层;且所述透明导电层与所述背板之间导电连接。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导光板及光学膜片之间设置了透明导电层,并且通过该透明导电层将导光板与光学膜片之间的静电荷导出,从而避免了导光板与光学膜片之间出现静电吸附的情况,改善了光学膜片的褶皱现象,进而提高了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090272B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310030256.2

    申请日:2013-01-25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包括反射片、扩散板、位于所述反射片朝向所述扩散板一侧的多个光源以及多个支架,每一个所述支架安装于所述反射片、且顶部与所述扩散板相抵,每一个所述支架包括支架主体和位于所述支架主体侧面的多个微介面处理结构;其中,每一个所述微介面处理结构具有朝向所述支架主体底座的微介面,所述微介面与所述主体底座的底面之间沿所述微介面处理结构背离所述支架主体方向的夹角角度为0°~90°。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包括此直下式背光模组的显示装置。本发明提供的直下式背光模组能够提高支架顶部区域光线的密度,减轻在点灯状态下扩散板上形成的支架的暗影,提高显示装置的显示质量。

    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090272A

    公开(公告)日:2013-05-08

    申请号:CN201310030256.2

    申请日:2013-01-25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包括反射片、扩散板、位于所述反射片朝向所述扩散板一侧的多个光源以及多个支架,每一个所述支架安装于所述反射片、且顶部与所述扩散板相抵,每一个所述支架包括支架主体和位于所述支架主体侧面的多个微介面处理结构;其中,每一个所述微介面处理结构具有朝向所述支架主体底座的微介面,所述微介面与所述主体底座的底面之间沿所述微介面处理结构背离所述支架主体方向的夹角角度为0°~90°。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包括此直下式背光模组的显示装置。本发明提供的直下式背光模组能够提高支架顶部区域光线的密度,减轻在点灯状态下扩散板上形成的支架的暗影,提高显示装置的显示质量。

    一种支撑结构、背光模组及预防顶白现象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76525A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610053716.7

    申请日:2016-01-27

    发明人: 李友

    IPC分类号: G02F1/13357 G02F1/1333

    CPC分类号: G02F1/133608 G02F1/133308

    摘要: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屏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支撑结构、背光模组及预防顶白现象的方法。该支撑结构设置于液晶显示屏的背板与导光板之间,包括第一固定部、弹性件和第二固定部,第一固定部固定于背板上,第二固定部固定于导光板上,弹性件连接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使第二固定部可远离或靠近第一固定部。该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和背板,导光板与背板之间设有多个前述的支撑结构,使第二固定部可带动导光板远离或靠近背板。该预防顶白现象的方法利用前述的支撑结构和背光模组实现。本发明提供的支撑结构、背光模组及预防顶白现象的方法,解决显示屏出现白斑的问题。

    一种背光源及显示装置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202419A

    公开(公告)日:2015-12-30

    申请号:CN201510646185.8

    申请日:2015-10-08

    发明人: 李友

    IPC分类号: F21S8/00 F21V23/00

    CPC分类号: F21S8/00 F21V23/002

    摘要: 本发明涉及到显示装置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背光源及显示装置。该背光源包括:背板;设置在所述背板内的导光板;设置在所述导光板上的光学膜片;设置在所述光学膜片与所述导光板之间的透明导电层;且所述透明导电层与所述背板之间导电连接。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导光板及光学膜片之间设置了透明导电层,并且通过该透明导电层将导光板与光学膜片之间的静电荷导出,从而避免了导光板与光学膜片之间出现静电吸附的情况,改善了光学膜片的褶皱现象,进而提高了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背光源及显示器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075679A

    公开(公告)日:2013-05-01

    申请号:CN201210431816.0

    申请日:2012-11-01

    发明人: 李友 贾丽丽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导光板、背光源及显示器,所述背光源包括至少两个光源组,其中所述光源组包括:发光光源;用于引导所述发光光源所发出光的导光板,所述导光板包括第一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上设置有用于将所述发光光源发出的光沿第一方向反射至所述导光板的内部的第一反射片。多个条状导光板平行排列组合构成背光源,每一导光板上粘贴反射片并形成导光点,能够保证发光光源发出的光在对应的导光板中均匀传播,不会发散到周边的导光板中,更好地实现背光源的逐行扫描技术,解决现有技术导光板制作工艺复杂且光传播发散不够均匀的问题。

    一种背光源的光学模拟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062718A

    公开(公告)日:2013-04-24

    申请号:CN201210545182.1

    申请日:2012-12-14

    IPC分类号: F21V19/00 F21V17/00 G06F17/50

    CPC分类号: Y02T10/82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背光源的光学模拟装置,包括:第一承载单元和第二承载单元,所述第一承载单元用于放置光源,所述第二承载单元用于放置导光板;测距单元,用于获取光源和导光板之间的距离;控制单元,与第一承载单元和第二承载单元相连接,用于控制第一承载单元和第二承载单元之间相对位置。本发明的背光源的光学模拟装置通过对第一承载单元和第二承载单元的控制来调整待模拟背光源的光源和导光板之间的距离,并通过测距单元获取相应位置的光源和导光板之间的距离,可以实际模拟待开发背光源产品光学效果,从而可以在制造产品之前进行实际光学模拟,对电脑光学模拟的背光源进行实际验证。

    灯条、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675450A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210323486.7

    申请日:2022-03-29

    IPC分类号: G02F1/13357 G02B6/00

    摘要: 本申请总体来说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灯条、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其中,灯条包括基板及设置于基板的多个灯珠,多个灯珠沿入光面的长度方向倾斜设置,其中,灯珠的长边延伸方向与排列方向的夹角为α,19°≤α≤32°,灯珠在导光板厚度方向的高度为H,2mm≤H≤3mm,通过灯珠倾角和高度,限定灯珠尺寸,避免灯珠的高度大于导光板的厚度,在所述夹角α范围内,相邻两个所述灯珠的中心点之间间距范围为[P1‑Pn],任一所述夹角α对应的P值符合:使光线在进入画面显示区之前完成混光,从而改善画面明暗不均问题。

    一种支撑结构、背光模组及预防顶白现象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76525B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610053716.7

    申请日:2016-01-27

    发明人: 李友

    IPC分类号: G02F1/13357 G02F1/1333

    摘要: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屏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支撑结构、背光模组及预防顶白现象的方法。该支撑结构设置于液晶显示屏的背板与导光板之间,包括第一固定部、弹性件和第二固定部,第一固定部固定于背板上,第二固定部固定于导光板上,弹性件连接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使第二固定部可远离或靠近第一固定部。该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和背板,导光板与背板之间设有多个前述的支撑结构,使第二固定部可带动导光板远离或靠近背板。该预防顶白现象的方法利用前述的支撑结构和背光模组实现。本发明提供的支撑结构、背光模组及预防顶白现象的方法,解决显示屏出现白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