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械自激振荡型直流断路器、参数确定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323721A

    公开(公告)日:2019-10-11

    申请号:CN201810289488.2

    申请日:2018-03-30

    IPC分类号: H02H7/26 H02H9/00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机械自激振荡型直流断路器、参数确定方法和装置,机械自激振荡型直流断路器包括控制模块以及并联的机械开关支路、振荡支路和吸收支路,采用了较少的器件,体积小且造价低。本发明确定的参数包括控制模块的动作时间、机械开关支路中机械开关的响应动作时间、振荡支路中振荡电容C和振荡电感L的取值范围,为机械式直流断路器参数选型提供可靠的途径,同时本发明基于机械自激振荡型直流断路器开断特性比较分析振荡支路不同RLC参数对断路器开断过程的影响,从而优化振荡支路参数;还分析机械自激振荡型直流断路器不同开断时序对直流开断的影响规律,从而确定开断故障电流时机械开关支路和振荡支路的最优配合时序。

    用于直流输电换相失败故障的并联防御及修复装置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743115A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610109634.X

    申请日:2016-02-29

    IPC分类号: H02J3/36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直流输电换相失败故障的并联防御及修复装置和方法,该并联防御及修复装置包括可控投切单元及电阻耗能回路;该方法预测、防御并修复直流输电换相失败故障.本发明提出的装置及方法在换相失败等故障的预测阶段实现了快速减小直流电流,大幅降降低相失败发生几率;在发生故障之后,该装置及方法能够快速消耗直流功率,降低送端交流系统过剩功率;在系统恢复阶段,该装置及方法避免了逆变侧再次发生故障,提升系统恢复速度,有效解决了直流输电换相失败故障的防御及修复问题,提高了直流输电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及稳定性。

    一种高压直流输电换流阀换相失败防御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866602B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1610405713.5

    申请日:2016-06-08

    IPC分类号: G01R31/00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压直流输电换流阀换相失败防御装置,包括晶闸管状态监测单元、传输通道和上层控制单元;晶闸管状态监测单元实时监测晶闸管的运行参数,并将其通过传输通道发送至上层控制单元;上层控制单元依据换流阀中同一个单阀的晶闸管状态监测单元传输的晶闸管的运行参数生成所述单阀的换相失败信息;直流控制保护系统依据换相失败信息执行相应控制逻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高压直流输电换流阀换相失败防御装置,能够在1.5ms内快速判断换流阀的换相失败,增强了换流阀抵御换相失败的能力。

    用于直流输电换相失败故障的并联防御及修复装置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743115B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1610109634.X

    申请日:2016-02-29

    IPC分类号: H02J3/36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直流输电换相失败故障的并联防御及修复装置和方法,该并联防御及修复装置包括可控投切单元及电阻耗能回路;该方法预测、防御并修复直流输电换相失败故障.本发明提出的装置及方法在换相失败等故障的预测阶段实现了快速减小直流电流,大幅降降低相失败发生几率;在发生故障之后,该装置及方法能够快速消耗直流功率,降低送端交流系统过剩功率;在系统恢复阶段,该装置及方法避免了逆变侧再次发生故障,提升系统恢复速度,有效解决了直流输电换相失败故障的防御及修复问题,提高了直流输电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及稳定性。

    一种柔性直流输电工程主电路和参数的设计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065324A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010770880.6

    申请日:2020-08-04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柔性直流输电工程主电路和参数的设计系统及方法,包括:人机界面层、集成工具层和数据管理层;其中人机界面层用于:基于人机交互的形式确定各柔性直流输电工程对应的主电路和参数的设计过程以及输入的数据,并对结果进行展示;数据管理层用于:存储主电路和参数的相关信息以及设计过程用到的模板信息;集成工具层用于:集成设计过程需要的工具,并利用人机界面层提供的输入数据和数据管理层提供的模板进行计算,本发明将单线图设计、系统参数计算、设备参数计算以及设备清册生成集成到一起,建立自动的数据传递关系,避免了重复输入参数、人工计算易出错和效率低的问题,极大提高了主接线和主电路参数设计的效率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