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764709B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1811512477.2
申请日:2018-12-11
申请人: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涉及能源回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能源回收系统,该系统包括热能产生装置,用于产生第一流体;储热装置,用于储存第一流体;储热装置与换热器的第一入口连接;供给管路,用于向换热器提供第二流体;其中,供给管路与换热器的第二入口连接,第二流体的温度小于第一流体的温度;换热器,换热器的第一出口与所述热能产生装置的入口连接;其中,第二流体在换热器中吸收第一流体的热量,使得第一流体的温度降低,降温后的第一流体提供给热能产生装置。该能源回收系统通过对热能产生装置所产生的第一流体的收集,并将收集到的第一流体回流至热能产生装置中,实现第一流体的回收利用,包括第一流体的热能以及第一流体的回收,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764709A
公开(公告)日:2019-05-17
申请号:CN201811512477.2
申请日:2018-12-11
申请人: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涉及能源回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能源回收系统,该系统包括热能产生装置,用于产生第一流体;储热装置,用于储存第一流体;储热装置与换热器的第一入口连接;供给管路,用于向换热器提供第二流体;其中,供给管路与换热器的第二入口连接,第二流体的温度小于第一流体的温度;换热器,换热器的第一出口与所述热能产生装置的入口连接;其中,第二流体在换热器中吸收第一流体的热量,使得第一流体的温度降低,降温后的第一流体提供给热能产生装置。该能源回收系统通过对热能产生装置所产生的第一流体的收集,并将收集到的第一流体回流至热能产生装置中,实现第一流体的回收利用,包括第一流体的热能以及第一流体的回收,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531180A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1910873579.5
申请日:2019-09-17
申请人: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H01M8/008
摘要: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去除平板式电池阳极积炭的方法,该电池为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该方法包括:用氧等离子体轰击电池表面清洗积炭;等离子体为在2.5~20kV/cm下的气体电离系统中用0.1mbar‑20mbar的高纯氧气激发的等离子体,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有效的去除SOFC电池阳极表面积炭,且不损伤电池,其大大提高了电池寿命,发电性能可以提高70%。
-
公开(公告)号:CN111952647A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2010839218.1
申请日:2020-08-19
申请人: 全球能源互联网欧洲研究院 ,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泰安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H01M8/1004 , C25B1/04 , C25B9/08 , C25B9/1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阵列式模块化膜电极系统和应用该系统的燃料电池和水电解装置。本发明的阵列式模块化膜电极系统包括:电极系统框架,电极系统框架包括间隔层叠设置的多个框架极板,还具有多个分立的电极单元安装槽孔,各个电极单元安装槽孔均贯穿多个框架极板;多个电极单元,设置于电极单元安装槽孔中,每一电极单元通过与框架极板的接触面接触,以电性连接电极系统框架。通过电极系统框架插入电极单元的设置,使得多个电池单元中的电池单体被均匀挤压,同时离散化小型化的电极单元可以一定程度消除机械应力,因而整个电极系统衰减相对现有技术更慢,寿命更长,全生命周期内效率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1952647B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010839218.1
申请日:2020-08-19
申请人: 全球能源互联网欧洲研究院 ,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泰安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H01M8/1004 , C25B9/65 , C25B9/60 , C25B9/19 , C25B1/0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阵列式模块化膜电极系统和应用该系统的燃料电池和水电解装置。本发明的阵列式模块化膜电极系统包括:电极系统框架,电极系统框架包括间隔层叠设置的多个框架极板,还具有多个分立的电极单元安装槽孔,各个电极单元安装槽孔均贯穿多个框架极板;多个电极单元,设置于电极单元安装槽孔中,每一电极单元通过与框架极板的接触面接触,以电性连接电极系统框架。通过电极系统框架插入电极单元的设置,使得多个电池单元中的电池单体被均匀挤压,同时离散化小型化的电极单元可以一定程度消除机械应力,因而整个电极系统衰减相对现有技术更慢,寿命更长,全生命周期内效率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1697239B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010599225.9
申请日:2020-06-28
申请人: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泰安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钴铁合金、氮共掺杂炭氧气还原催化剂,所述催化剂的前驱体为核壳结构,其中,前驱体的核心为具有造孔和支撑作用的材料,前驱体的壳层为Fe,Co‑ZIF,所述催化剂的壳层为铁钴合金。前驱体的核心作为支撑体可以确保核壳结构的稳定性,避免热解过程中结构坍塌导致的催化剂活性位点被包埋的问题,同时,高温热解过程中能够起到造孔作用,呈现出传质有利的分级孔结构,还能够在热解过程促进壳层金属离子的均匀分散;壳层利用CoFe合金与活性位点N的协同催化作用,大幅提升了氧还原催化活性;双金属铁和钴共掺杂ZIF壳层中金属与氮间隔配位,高温热解后能够促进金属颗粒的均匀分散。
-
公开(公告)号:CN109569593B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1811450919.5
申请日:2018-11-29
申请人: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
IPC分类号: B01J23/58 , C25B1/04 , C25B11/093
摘要: 本发明属于电催化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锶掺杂贵金属氧化物的析氧电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利用氢氧化锶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将高温氢氧化锶溶液与金属氯酸反应,再通过降温使得贵金属氢氧化物的外层析出氢氧化锶沉淀,将沉淀高温煅烧,获得锶掺杂的贵金属氧化物的析氧电催化剂;本发明方法简单、对设备要求低,获得的析氧电催化剂稳定性好,反应位点多,催化活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10854393B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1911111366.5
申请日:2019-11-14
申请人: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H01M4/88 , H01M8/1004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膜电极的制备工艺和装置,属于燃料电池技术领域,所述的膜电极的制备工艺,包括单侧催化剂层的制备步骤:将聚合物膜先没入催化剂溶液中,再提拉出催化剂溶液,在聚合物膜的一侧形成第一催化剂薄膜,对所述第一催化剂薄膜进行加热滚压,得到单侧涂布催化剂层的聚合物膜;双侧催化剂层的制备步骤:将聚合物膜没入催化剂溶液中,再提拉出催化剂溶液,在聚合物膜的另一侧形成第二催化剂薄膜;对所述第二催化剂薄膜进行加热滚压,得到膜电极。制备得到的膜电极具有与催化剂结合强度高,均匀性好的优点,而且操作简单,不需要复杂的翻转过程,实现了膜电极两侧的催化剂的一次性快速涂布和加热滚压,提高生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740122A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2010642431.3
申请日:2020-07-06
申请人: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H01M4/88 , H01M4/86 , H01M8/1004 , B82Y30/00 , B82Y40/00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有序化膜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利用电化学沉积的外场推动力,使得活性组分在气体扩散层表面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得催化剂原位生长在气体扩散层表面,得到具有三维多级结构的催化剂层;催化剂原位生长在气体扩散层表面增大了催化剂与气体扩散层之间的结合力及多层催化剂之间的结合力,使催化剂不易脱离,从而提高了电池寿命,同时降低了催化剂与气体扩散层间的接触电阻,从而促进了离子扩散及电荷传递,有利于电池性能的提高;三维多级结构的催化剂层具有较高的活性面积,提高了催化剂的利用率,同时该结构也使膜电极具有优良的多相传质通道,从而有利于电池性能的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2397743B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1910747874.6
申请日:2019-08-14
申请人: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全球能源互联网欧洲研究院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分类号: H01M8/04007 , H01M8/2483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连接体,包括:在所述连接体内部设有供降温气体通过的内部流道(7);所述内部流道(7)与连接体的空气侧流道平行;在所述连接体上还设有供所述降温气体通过的降温流道入口(1)和降温流道出口(3);所述降温流道入口(1)和降温流道出口(3)分别与所述内部流道(7)连通;所述空气侧流道用于通过发生燃料反应的空气。本发明可以有效的对电堆进行热管理,避免电堆中产生过大温度梯度,同时可降低阴极侧的空气流量,提高空气的有效利用率,提高系统效率,并延长连接体的寿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