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478545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145568.7
申请日:2022-02-17
申请人: 兰州大学
IPC分类号: C07D487/06 , C09K11/06 , H01L51/44 , H01L51/46
摘要: 本发明涉及阴极界面材料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芘酰亚胺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阴极界面材料和半导体器件。用于制备阴极界面材料的芘酰亚胺类化合物选自下述结构式所示化合物中的任意一种:和芘酰亚胺类化合物用于制备阴极界面材料时显示出良好的膜厚不敏感性,且与一般采用的活性层材料均可形成互补的吸收,从而拓宽了太阳能电池器件对光的捕获范围,提高了太阳能电池器件的外量子效率。此外,该阴极界面层材料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进而可以有效改善太阳能电池器件的整体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478545B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210145568.7
申请日:2022-02-17
申请人: 兰州大学
IPC分类号: C07D487/06 , C09K11/06 , H10K30/81 , H10K30/87 , H10K85/60
摘要: 本发明涉及阴极界面材料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芘酰亚胺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阴极界面材料和半导体器件。用于制备阴极界面材料的芘酰亚胺类化合物选自下述结构式所示化合物中的任意一种:和芘酰亚胺类化合物用于制备阴极界面材料时显示出良好的膜厚不敏感性,且与一般采用的活性层材料均可形成互补的吸收,从而拓宽了太阳能电池器件对光的捕获范围,提高了太阳能电池器件的外量子效率。此外,该阴极界面层材料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进而可以有效改善太阳能电池器件的整体稳定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