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386590B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011309496.2
申请日:2020-11-20
Applicant: 兰州大学
IPC: A61K31/365 , A61P31/04
Abstract: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是引起慢性感染和医院感染的常见病原菌之一,对免疫功能低下和囊性纤维化患者可以造成严重和持续性感染。抗生素的使用不仅不能根除PA感染,还会形成多重耐药菌株,这使得常规抗菌药物对PA感染治疗困难。本发明发现化合物N‑(3‑环丁内酯)‑4‑溴苯丁酰胺对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具有显著的生物膜抑制效果,可将其应用于防治PA感染。
-
公开(公告)号:CN113209081A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110402626.5
申请日:2021-04-14
Applicant: 兰州大学
IPC: A61K31/365 , A61K33/16 , A61P31/04 , A61P1/02
Abstract: 具核梭杆菌(Fusobactrium nucleatum)是导致龋齿、牙周炎、牙髓炎、牙周‑牙髓联合病变及根尖炎的主要致病菌之一,并且具核梭杆菌除了会引起口腔疾病外,也能促进结直肠癌、不良妊娠结局、骨髓炎等疾病的发生。本发明公布了一种能够抑制具核梭杆菌生物膜形成的组合物,该组合物将生物膜抑制剂N‑(3‑环丁内酯)‑4‑溴苯丁酰胺与氟化钠联合使用,通过干扰群体感应减少生物膜的形成,从而降低细菌耐药性,达到防治多种口腔疾病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2656787B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011133945.2
申请日:2020-10-21
Applicant: 兰州大学
IPC: A61K31/365 , A61K33/16 , A61P31/04 , A61P1/02
Abstract: 变形链球菌是导致龋齿最主要的致病菌。变形链球菌以生物膜的形式黏附于牙齿表面时,会形成牙菌斑生物膜。牙菌斑微生物的成膜效应使牙菌斑细菌对抗生素或杀菌剂产生耐药性,降低其防治龋齿和牙周病的效果。本发明公布了一种能够抑制变形链球菌生物膜形成组合物。该组合物将生物膜抑制剂与氟化钠联合使用,通过干扰群体感应减少生物膜的形成,从而降低细菌耐药性,提升氟化钠效能。
-
公开(公告)号:CN112656787A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申请号:CN202011133945.2
申请日:2020-10-21
Applicant: 兰州大学
IPC: A61K31/365 , A61K33/16 , A61P31/04 , A61P1/02
Abstract: 变形链球菌是导致龋齿最主要的致病菌。变形链球菌以生物膜的形式黏附于牙齿表面时,会形成牙菌斑生物膜。牙菌斑微生物的成膜效应使牙菌斑细菌对抗生素或杀菌剂产生耐药性,降低其防治龋齿和牙周病的效果。本发明公布了一种能够抑制变形链球菌生物膜形成组合物。该组合物将生物膜抑制剂与氟化钠联合使用,通过干扰群体感应减少生物膜的形成,从而降低细菌耐药性,提升氟化钠效能。
-
-
公开(公告)号:CN113209081B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110402626.5
申请日:2021-04-14
Applicant: 兰州大学
IPC: A61K31/365 , A61K33/16 , A61P31/04 , A61P1/02
Abstract: 具核梭杆菌(Fusobactrium nucleatum)是导致龋齿、牙周炎、牙髓炎、牙周‑牙髓联合病变及根尖炎的主要致病菌之一,并且具核梭杆菌除了会引起口腔疾病外,也能促进结直肠癌、不良妊娠结局、骨髓炎等疾病的发生。本发明公布了一种能够抑制具核梭杆菌生物膜形成的组合物,该组合物将生物膜抑制剂N‑(3‑环丁内酯)‑4‑溴苯丁酰胺与氟化钠联合使用,通过干扰群体感应减少生物膜的形成,从而降低细菌耐药性,达到防治多种口腔疾病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2386590A
公开(公告)日:2021-02-23
申请号:CN202011309496.2
申请日:2020-11-20
Applicant: 兰州大学
IPC: A61K31/365 , A61P31/04
Abstract: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是引起慢性感染和医院感染的常见病原菌之一,对免疫功能低下和囊性纤维化患者可以造成严重和持续性感染。抗生素的使用不仅不能根除PA感染,还会形成多重耐药菌株,这使得常规抗菌药物对PA感染治疗困难。本发明发现化合物N‑(3‑环丁内酯)‑4‑溴苯丁酰胺对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具有显著的生物膜抑制效果,可将其应用于防治PA感染。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