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613776B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2010438661.8
申请日:2020-05-22
Applicant: 兰州理工大学
IPC: H01M4/1391 , H01M4/36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一种正极材料改性方法,其步骤为:(1)配制双草酸硼酸盐‑碳酸乙烯酯/碳酸二乙酯改性电解液;(2)用配置的改性电解液和待改性正极材料组装电池;(3)将组装的电池在一定充放电电压范围下,控制恒电流充放电电流密度,进行电化学循环;(5)循环结束后,取出正极,将正极用EC清洗,即可获得改性后的正极材料。本发明提供的正极材料改性方法可以实现对正极材料的同步掺杂‑包覆双重改性,既可以改善材料锂层环境,又可以增加界面稳定性,提升正极材料的循环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613776A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2010438661.8
申请日:2020-05-22
Applicant: 兰州理工大学
IPC: H01M4/1391 , H01M4/36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一种正极材料改性方法,其步骤为:(1)配制双草酸硼酸盐-碳酸乙烯酯/碳酸二乙酯改性电解液;(2)用配置的改性电解液和待改性正极材料组装电池;(3)将组装的电池在一定充放电电压范围下,控制恒电流充放电电流密度,进行电化学循环;(5)循环结束后,取出正极,将正极用EC清洗,即可获得改性后的正极材料。本发明提供的正极材料改性方法可以实现对正极材料的同步掺杂-包覆双重改性,既可以改善材料锂层环境,又可以增加界面稳定性,提升正极材料的循环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247118A
公开(公告)日:2019-09-17
申请号:CN201910622419.3
申请日:2019-07-11
Applicant: 兰州理工大学
IPC: H01M10/0569 , H01M10/0568 , H01M10/0566 , H01M10/0525
Abstract: 一种兼顾低温性能的超高温型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包含混合非水有机溶剂、混合电解质锂盐,所述的非水有机溶剂包含高沸点的环状、链状碳酸酯类溶剂及低熔点的羧酸酯溶剂,其体积比为(2~3):(4~7):(1~2);其中电解质锂盐包含三类锂盐,三类锂盐的摩尔比为(1~6):(1~4):(1~3)。
-
公开(公告)号:CN111628164A
公开(公告)日:2020-09-04
申请号:CN202010438644.4
申请日:2020-05-22
Applicant: 兰州理工大学
IPC: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4 , C01G53/00
Abstract: 一种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制备方法,材料通式NaxNiyFezMn1-y-zO2,x取值0.6~1,y取值0~0.3,z取值0~0.3。方法步骤为:将可溶性的过渡金属盐充分溶于去离子水中,配制成溶液A,称取无水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溶于去离子水中配制成溶液B;将上述两种溶液分别置于油浴中加热搅拌待其溶解,同时升温至60~90℃,然后将溶液B加到溶液A中,调节pH值;待条件稳定后,反应,陈化,抽滤后真空干燥得到前驱体固体粉末;对前驱固体粉末预烧;称取过量的钠化合物溶于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的混合溶液中至其澄清后加入前驱体,直至去离子水与无水乙醇挥发完全,真空干燥;对得到的固体粉末在高温下烧结得到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0165203A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910622420.6
申请日:2019-07-11
Applicant: 兰州理工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58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一种改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低温性能的方法,其步骤为:(1)按20:1~10:1的质量比称量纯相的磷酸铁锂和碳源,将其溶于有机溶剂,在60~100℃持续超声搅拌3~6 h,之后移至高温高压反应釜中在160℃~200℃恒温3~6 h,然后将反应后的液体在真空箱中于80~120℃干燥10~14 h,最后在惰性气体氛围下煅烧,冷却至室温;(2)将有机磷源溶于有机溶剂中,配置有机磷源溶液,然后称量1~4 g碳包覆的磷酸铁锂材料,加入有机磷源溶液中,在60~120℃持续搅拌蒸发有机溶剂后,将其在80~120℃干燥10~14 h,然后置于惰性气体氛围中进行热处理,冷却至室温后即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