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913925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311783157.1
申请日:2023-12-22
Applicant: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分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J3/48 , H02J3/24 , H02J3/14 , G06Q10/067 , G06Q50/06 , G06F30/20 , G06F113/04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网暂态稳定分析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其中,方法包括:构建待研究电网系统电网仿真数字模型,其中电网系统包括预设比例新能源和特高压直流;根据环境因素和电网特性,确定电网系统的新能源出力范围以及特高压直流输电功率;基于电网仿真数字模型,根据电网系统的新能源出力范围以及特高压直流输电功率,确定电网系统不同电源配比的多种运行方式;分别计算电网系统不同电源配置的多种运行方式下的电网稳定指标,确定电网系统的多种运行方式的暂态稳定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051408B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210708580.4
申请日:2022-06-21
Applicant: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附加阻尼控制的光伏并网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光伏板、升压电路、逆变器、输出电路、三相电网,还包括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电路、并网逆变器阻尼控制模块,并网逆变器阻尼控制模块接收并网系统侧的角频率偏差,输出信号通过SPWM驱动电路控制连接逆变器。本发明的控制系统结构简单,能够有效协调各电子器件对电网带来的新的扰动,保证系统安全稳定;本发明的控制方法既保证了光伏并网系统的稳定运行,又提高了交流系统的阻尼水平,增强了交流系统动态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932855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310457560.9
申请日:2023-11-23
Applicant: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分公司
IPC: G06F30/20 , G06Q10/0639 , G06F17/11 , G06F17/16 , G06Q50/06 , G06F111/04 , G06F113/04 , G06F113/08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气热综合能源系统分解协调鲁棒状态估计方法,方法步骤如下:第一步,IES量测模型的构建;第二步,IES分解协调状态估计模型的构建;第三步,IES分解协调状态估计算法,依次求解电、热和天然气子系统的分解协调SE,直至最终估计结果满足全局收敛条件为止,IES鲁棒估计过程才算结束,本发明优点是:在各子系统的SE中,根据其他两个子系统的估计结果,通过耦合元件的能量转换计算解耦节点的虚拟测量值,并加入到原始测量向量中反映子系统间的作用,依次求解电、热、气子系统的分解SE,直到估计结果满足全局收敛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15877823A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211620528.X
申请日:2022-12-15
Applicant: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分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5B23/02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安全稳定控制策略的测试评估方法、系统、装置及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安全稳定控制装置执行稳控策略的动作报文信息以及电网仿真模型根据动作报文信息仿真输出的仿真结果数据;根据稳控策略对仿真结果数据进行分析,获得安全稳定控制装置的动作出口信息;根据动作出口信息与动作报文信息比较是否一致,确定安全稳定控制装置执行稳控策略的有效性。该安全稳定控制策略的测试评估方法通过自动获取安全稳定控制装置执行稳控策略的动作报文信息与根据动作报文信息进行仿真得到的动作出口信息进行比较,识别全稳定控制装置执行稳控策略的有效性,解决现有对稳控系统的仿真装置进行可靠性测试通过人工判定,分析结果准确性无法保证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795849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485916.1
申请日:2022-11-24
Applicant: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分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40/253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仿真分析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PSD‑BPA潮流方式批量拓展方法,包括依次进行的以下步骤:S1、获取初始BPA潮流数据dat文件;S2、用户自定义拓展语句;拓展语句包括控制语句和操作语句,控制语句用于控制生成新的dat文件,控制语句规定的潮流方式的名称即生成的新的dat文件的名称;操作语句用于对初始BPA潮流数据dat文件中的电力元件数据卡进行修改;S3、运行自定义拓展语句修改初始BPA潮流数据文件,生成新的dat文件。本发明省去了手动逐一修改原始dat文件的过程,提高了工作效率。本发明适用于PSD‑BPA潮流方式批量拓展。
-
公开(公告)号:CN113270871B
公开(公告)日:2023-01-20
申请号:CN202010096531.0
申请日:2020-02-17
Applicant: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配电网N‑1安全评估的柔性互联装置容量配置优化方法,分别构建配电网的最小失电负荷和最小联络线开关动作次数目标函数;根据最小失电负荷目标函数确定N‑1安全评估预想事故集;确定配电网一般约束和配电网运行约束;求解最小失电负荷和最小联络线开关动作次数的目标函数;进一步确定优化后的柔性互联装置的换流器容量。本发明可计算得到不同支路故障后柔性直流装置换流器的优化功率,使得配电网的失电负荷和支路联络线开关动作次数尽可能的小,进而降低在发生N‑1故障后配电网的失电负荷,并提供无功支撑,减小配电网支路的无功传输,从而达到提高配电网运行可靠性和供电安全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0879915B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1911002374.6
申请日:2019-10-21
Applicant: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力系统外部等值的方法和系统,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将已经划分出研究系统和外部系统的目标电力系统进行基于潮流结果的网络等值得到基于潮流的诺顿等值电路;将所述基于潮流的诺顿等值电路中的对地导纳进行修正得到修正诺顿等值电路;将外部系统进行不基于潮流结果的网络等值得到不基于潮流的等值连接阻抗;根据所述修正诺顿等值电路和所述不基于潮流的等值连接阻抗得到所述目标电力系统的最终外部等值电路。本发明可以对电力系统进行正确的外部等值。
-
公开(公告)号:CN113270871A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2010096531.0
申请日:2020-02-17
Applicant: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配电网N‑1安全评估的柔性互联装置容量配置优化方法,分别构建配电网的最小失电负荷和最小联络线开关动作次数目标函数;根据最小失电负荷目标函数确定N‑1安全评估预想事故集;确定配电网一般约束和配电网运行约束;求解最小失电负荷和最小联络线开关动作次数的目标函数;进一步确定优化后的柔性互联装置的换流器容量。本发明可计算得到不同支路故障后柔性直流装置换流器的优化功率,使得配电网的失电负荷和支路联络线开关动作次数尽可能的小,进而降低在发生N‑1故障后配电网的失电负荷,并提供无功支撑,减小配电网支路的无功传输,从而达到提高配电网运行可靠性和供电安全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1725820A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2010594021.6
申请日:2020-06-24
Applicant: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高阶动量跟踪控制的抑制电网低频振荡的装置,在STATCOM-BESS发挥其为电力系统补偿无功缺额调节有功交换增强电能质量基础上,通过STATCOM-BESS控制环附加辨识内外扰动因子的高阶动量跟踪控制器改善并保证了互联系统阻尼水平,增强并提升了系统稳定性能。与常规方式下较基本的PID附加阻尼控制作对比,本发明基于高阶动量跟踪控制器设计的STATCOM-BESS附加阻尼控制器调节及改善系统阻尼特性作用更为有效。本发明适用于电力系统设备技术领域,用于在风电场中抑制电网低频振荡。
-
公开(公告)号:CN115795848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485871.8
申请日:2022-11-24
Applicant: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承载能力分析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送端电网新能源承载能力仿真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分布式新能源按接入点等值到主网,调整电网实际运行因素;S2、增加新能源出力,增加旋转备用容量;S3、进行故障校核,得出校核结果;S4、评估当前电网典型运行方式新能源承载能力的制约因素和新能源承载规模;S5、重新调整电网实际运行因素,对比分析实际运行因素对全网新能源承载能力的影响,评估新能源承载能力影响因素及承载规模。本发明从多角度全面挖掘了电力系统的新能源承载能力,准确定位出了制约新能源承载能力的关键影响因素。本发明适用于送端电网新能源承载能力仿真评估。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