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799825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721982.2
申请日:2023-06-16
Applicant: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变阈值自适应能量控制方法,包括:S1、构建开放式分层分布结构的预制舱储能系统;S2、基于预制仓储能系统建立可变阈值的自适应能量控制方法。本发明可以实现可变阈值自适应能量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4924521A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210559353.X
申请日:2022-05-23
Applicant: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分公司
IPC: G05B19/0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分布式电暖器监控系统的变电站,其包括有多个监控区域,每个监控区域内设有控制单元,控制单元的输出端与通信设备的输入端电连接,通信设备的输出端与监控服务器的输入端电连接,监控服务器的输出端与显示终端电连接;优点:每个监控区域均通过一个控制单元对其内的各个功能室内的温度情况进行收集,并通过通信设备反馈至监控服务器,监控服务器显示控制单元采集的数据并进行显示,通过显示终端随时监控变电站内各个功能室的温度情况及电暖器的运行情况,实现了控制单元中温度传感器的分散布置和区域性管理,可以节省设备的投资;各个区域内的控制单元独立运行,相互不受影响,保障了变电站的安全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9627847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405697.0
申请日:2024-10-10
Applicant: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分公司
IPC: H02J3/00 , H02H7/00 , H02H7/26 , H02H7/28 , H02H1/00 , G06F30/20 , G06F30/27 , G06F18/213 , G06F18/2131 , G06F18/24 , G06Q50/06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新型配电系统的一二次协同规划方法,涉及电力系统优化技术领域,该系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构建配电网模型与故障特征分析,设计自适应保护机制,实现故障快速处理机制,一二次系统协同规划,实施与验证:在配电网中实施规划方法,安装并调试相关设备,进行现场测试,验证自适应保护机制和故障快速处理机制的有效性,本发明通过实时监测配电网的运行状态,并根据监测到的故障特征参数自动调整保护定值,从而显著提高了系统对复杂多变运行环境的适应能力,这种动态调整机制能够迅速响应新能源出力波动和负荷变化动态因素,确保保护策略始终与系统运行状态相匹配,有效防止了因定值设定僵化而导致的保护误动或拒动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599609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772338.9
申请日:2024-12-04
Applicant: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分公司
Abstract: 基于工程量清单的配网业扩配套工程管控系统的控制方法,属于电力行业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配网业扩配套工程管控系统存在集成度差、缺乏实时数据分析的问题。包括:根据配网典型设计方案,搭建造价单元数据仓库;根据配网工程量清单计算规范和计价规范,结合20kV及以下配电网工程建设预算编制与计算规定及配套定额,构建业扩配套工程预算编制模块,构建业扩配套工程施工报价结算模块;将外部系统数据源接入业扩配套工程预算编制模块和业扩配套工程施工报价结算模块;将外部系统数据与业扩配套工程预算编制模块深度耦合,将外部系统数据与业扩配套工程施工报价结算模块深度耦合,构建系统管理通道,实现管控系统的控制。用于配网业扩配套工程。
-
公开(公告)号:CN114841018A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210611557.3
申请日:2022-05-31
Applicant: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变电站接地系统设计及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不同地质类型的土壤进行连续1年测量,得到较为精准的土壤电阻率及季节系数查询表;根据变电站实际土壤分布进行土壤模型建模;在变电站施工后对站址表层土壤的电阻率再次进行测量,得到表层土壤的表层电阻率;计算接地网系统的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分布情况,对接地网进行调整,设置合理的接地网敷设密度;判断接地系统性能是否满足要求,若不满足,则综合考虑不同降阻方式。其优点在于:土壤电阻率值及季节系数更加精确;设计过程考虑分布式土壤模型及施工对表层电阻率的影响,接地系统的性能计算更加准确;综合考虑不同降阻方式,降阻措施的使用更加合理,经济性更好。
-
公开(公告)号:CN114607185A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111431124.1
申请日:2021-11-29
Applicant: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火电厂输煤栈桥屋面板与输煤通廊顶板衔接结构,其包括有输煤栈桥屋面板、输煤通廊顶板,输煤栈桥屋面板、输煤通廊顶板上分别铺设有金属复合板,输煤栈桥屋面板与输煤通廊顶板之间设有变形缝,变形缝的下方设有封堵底板,变形缝的内部设有U型防水卷材,变形缝的上方盖设有泛水板,泛水板的一端通过钢钉固定在输煤栈桥屋面板靠近变形缝的侧部,泛水板的另一端通过钢钉贯穿U型防水卷材与输煤通廊顶板的金属复合板固定连接;优点:通过在变形缝上设置泛水板、封堵底板、U型防水卷材及支撑材料可有效实现变形缝的合理封堵,提高了输煤栈桥屋面板与输煤通廊顶板衔接处的密封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518723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567740.3
申请日:2024-11-05
Applicant: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源配电网故障风险评估系统、方法,涉及配电网运行风险评估技术领域,包括自然环境数据采集模块、环境风险评估模型构建模块、环境风险评估模块。本发明基于历史数据分析与趋势预测功能,通过分析历史气象数据、地质灾害记录数据及配电网故障历史记录,能够准确地评估当前配电网面临的故障风险,并通过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环境因素变化,即降雨量、风速、温度、湿度、水位的变化趋势,将预测数据代入风险计算模型,来评估未来配电网可能面临的故障风险。这确保了风险评估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并为电网运行提供了更多时间来采取预防措施。
-
公开(公告)号:CN114065360B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111425186.1
申请日:2021-11-26
Applicant: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三维数字化技术的防雷动态校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通过变电站三维模型构建模块构建变电站三维模型和与之匹配的避雷针防雷保护模型;第二步,通过配电装置布置形式识别模块根据带电设备是否位于建筑物内来判断配电装置的布置形式;第三步,依据配电装置布置形式识别模块的识别结果选择动态防雷校验模式,完成防雷动态校验。本发明可以更加直观的分辨出防雷保护设计方案是否合理;且实时判断保护范围是否满足要求,可以方便设计方案的调整,无需返工做重复劳动;带有自动判断及高亮提醒功能,可以省去人为判断的精力,大大提高设计及评审效率及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7933768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211302632.4
申请日:2022-10-24
Applicant: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分公司
IPC: G06Q10/0639 , G06Q50/06 , H02J3/32 , H02J3/38
Abstract: 本发明设计的多能互补微电网架结构着重突出了分布式能源之间循环利用和能源互补,具有结构简单、组网方便、便于扩展等特点,能够经济、高效地利用多种可再生能源;基于下垂控制的底层控制策略、基于功率优化的二层控制策略以及基于电能质量优化的三层控制策略的多能互补微电网的分层控制策略,可控制多种类型、高渗透率分布式微电网总运行成本最低化;基于云模型的改进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以运维成本最小及CO2,SO2,NOx等废气排放量最小为优化目标,为分布式电源并网提供了数据基础和技术依据,有效降低内蒙古沙漠边远地区的发电成本;本专利对内蒙古西部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多能互补电网技术路线,有助于推动清洁能源的有效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175430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210573870.2
申请日:2022-05-25
Applicant: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分公司
IPC: H02G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缆放线支架,包括支撑杆、电缆托架、支腿、支腿固定连接件,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所述电缆托架,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连接有三个以上的所述支腿,所述支腿以所述支撑杆为中心向外分叉设置;在所述支腿远离所述支撑杆的端头连接有所述支腿固定连接件。本发明结构简单,通过与装载机连接使用,在将电缆吊起至横担过程中,可大幅度降低人工作业强度,缩短电缆安装时间;支腿、加强杆为可拆卸式连接,在地形复杂、偏远地区施工时,通过常规运输货车运输到施工地点,短距离转移施工场地时,通过装载机可以运输,转运方便、施工机械使用数量少。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