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527419B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311660154.9
申请日:2023-12-06
Applicant: 北京东方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东方通软件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数据安全领域,提供了一种标识数据的安全传输方法,包括接收数据发送端向服务器发送身份认证请求,获取服务器的验证反馈信息;其中,验证反馈信息中包括发送授权信息和加密公钥;在接收到服务器发送的验证反馈信息后,数据发送端利用本地密钥对需要传输的标识数据进行加密,得到待传输数据;并利用加密公钥对待传输数据进行再次加密,得到目标数据;其中,加密公钥是由服务器生成的;将目标数据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对目标数据进行存储和脱密操作。本申请先对发送端的身份进行认证,认证通过后再采用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两套加密方案配合使用,满足对数据安全传输的需求,防止数据发送端向服务器传输时敏感信息的泄露。
-
公开(公告)号:CN117527419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660154.9
申请日:2023-12-06
Applicant: 北京东方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东方通软件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数据安全领域,提供了一种标识数据的安全传输方法,包括接收数据发送端向服务器发送身份认证请求,获取服务器的验证反馈信息;其中,验证反馈信息中包括发送授权信息和加密公钥;在接收到服务器发送的验证反馈信息后,数据发送端利用本地密钥对需要传输的标识数据进行加密,得到待传输数据;并利用加密公钥对待传输数据进行再次加密,得到目标数据;其中,加密公钥是由服务器生成的;将目标数据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对目标数据进行存储和脱密操作。本申请先对发送端的身份进行认证,认证通过后再采用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两套加密方案配合使用,满足对数据安全传输的需求,防止数据发送端向服务器传输时敏感信息的泄露。
-
公开(公告)号:CN117614724B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311656679.5
申请日:2023-12-06
Applicant: 北京东方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东方通软件有限公司
IPC: H04L9/4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体系细粒度处理的工业互联网访问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访问主体的访问请求以及行为信息;根据访问控制权限认定机制鉴别访问主体是否符合访问条件;其中,访问控制权限认定机制用于配置访问控制策略;当访问主体满足访问条件时,根据行为分析判别机制判别当前用户行为是否存在异常,当用户行为无异常时,则从被访问的客体中查询与访问请求相对应的访问数据,并在加密后反馈给访问主体;其中,加密的方式为镜像加密。本申请用于解决数据资源被非法使用和访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688072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311599716.3
申请日:2023-11-28
Applicant: 北京东方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东方通软件有限公司
IPC: G06F16/25 , G06F16/9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数据交互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多源异构数据的弹性交互处理方法,包括:预先设置转换组件库,并构建分布式数据交互的序列化框架;获取多源异构数据源的交互请求,并确定交互需求;根据交互需求,在转换组件库中调用对应转换组件,并将转换组件加载至序列化框架,进行数据交互。本申请可以便捷的处理数据交互的整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任意加载不同的格式转换组件,从而实现数据弹性交互,灵活性和便捷性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17688191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311600015.7
申请日:2023-11-28
Applicant: 北京东方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东方通软件有限公司
IPC: G06F16/45 , G06F16/483 , G06F16/3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血缘关联和数据标识的数据识别方法,包括获取待识别数据的数据流向,并构建数据血缘图谱;基于数据血缘图谱和内容识别,确定待识别数据的关系标识;其中,关系标识为待识别数据中关键信息的关系标识;根据关系标识,生成关键信息转换机制;其中,关键信息转换机制用于确定不同格式下待识别数据的关键信息。本申请通过血缘图谱,可以进行血缘关系的采集,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血缘关系,能够进行逻辑化和序列化的数据排序,通过排序的方式进行关键信息的识别。
-
公开(公告)号:CN117688041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311599760.4
申请日:2023-11-28
Applicant: 北京东方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东方通软件有限公司
IPC: G06F16/2455 , G06F16/22 , G06F16/23 , G06F16/25 , H04L67/5682 , H04L67/104 , H04L67/566 , H04L67/1097 , H04L9/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数据存储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基于消息队列和逻辑存储的海量数据缓存方法,包括:预先设置基于消息队列编排的索引堆、逻辑存储的分布式中间件和数据缓存的云存储集群;其中,云存储集群配置有缓存编码,缓存编码对应有唯一数据地址;设置索引堆和分布式中间件之间的匹配机制,构成专项传输链路;设置分布式中间件和云存储集群的请求机制,构成缓存申请响应;根据缓存申请响应和专项传输链路,在存在海量数据时,进行数据缓存。
-
公开(公告)号:CN117614724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656679.5
申请日:2023-12-06
Applicant: 北京东方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东方通软件有限公司
IPC: H04L9/4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体系细粒度处理的工业互联网访问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访问主体的访问请求以及行为信息;根据访问控制权限认定机制鉴别访问主体是否符合访问条件;其中,访问控制权限认定机制用于配置访问控制策略;当访问主体满足访问条件时,根据行为分析判别机制判别当前用户行为是否存在异常,当用户行为无异常时,则从被访问的客体中查询与访问请求相对应的访问数据,并在加密后反馈给访问主体;其中,加密的方式为镜像加密。本申请用于解决数据资源被非法使用和访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520524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594898.X
申请日:2024-11-11
Applicant: 北京东方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东方通软件有限公司
IPC: H04L67/1004 , H04L67/1008 , H04L67/1095 , H04L43/10 , H04L69/04 , H04L41/0663 , H04L67/1097 , H04L41/0896 , H04L4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可伸缩数据处理的消息传输优化系统,数据采集模块,用于基于边缘节点对设备数据进行采集并进行数据预处理;数据接入模块,用于基于分布式架构进行数据接入,并在全部集群节点范围内完成数据同步;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基于微服务架构,根据当前负载自动调整集群节点数量;集群管理模块,用于针对集群中的每个节点进行心跳检测,针对存在故障的节点进行故障转移。通过本发明对采集到的设备数据进行快速接入和分布式传输,并基于数据处理模块灵活地基于数据量,合理配置处理节点,对当前数据进行处理,并对集群自动故障转移,大大提高了处理资源配置的合理性、系统运行效率以及系统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203024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219891.X
申请日:2024-09-02
Applicant: 北京东方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东方通软件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云边协同的工业化数据轻量化处理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步骤S1:获取待处理的工业化数据的多模态特征;步骤S2:基于方案决策知识库,根据多模态特征,决策轻量化处理方案;步骤S3:基于云边协同技术,根据轻量化处理方案,对工业化数据进行轻量化处理。本发明基于方案决策知识库,根据待处理的工业化数据的多模态特征,决策轻量化处理方案,基于云边协同技术,根据轻量化处理方案,对工业化数据进行轻量化处理,克服了人工设置轻量化处理规则使系统无法对轻量化处理规则不适用的工业化数据进行轻量化处理的局限性,降低了人力成本,极大程度上提升了工业化数据的轻量化处理的效率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520329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582499.1
申请日:2024-11-07
Applicant: 北京东方通软件有限公司 , 北京东方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4L43/08 , H04L43/0894 , H04L43/0888 , H04L43/0882 , H04L43/16 , H04L41/16 , H04L67/1097 , H04L67/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适应数据接入速率控制的海量数据接入控制方法,方法包含设定初始的数据接入速率、性能阈值及监测周期等系统参数,在接入通道中实时采集关键指标;对采集到的关键指标进行实时处理,并存储在分布式数据库中;基于关键指标,计算当前系统的处理能力及资源利用率等性能指标;利用分布式计算对实时性能指标进行分析,评估系统的当前状态;将实时性能指标分析结果与预设性能阈值进行对比,判断是否需要调整数据接入速率;根据对比结果,动态调整数据接入速率与实时性能指标相匹配。本发明有效解决了传统数据接入方式的局限性,动态调整接入速率,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网络环境和业务需求,显著提升系统的灵活性与适应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