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609395A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10236191.0
申请日:2023-03-13
Applicant: 北京中岩大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确定竖向阻隔墙深度及厚度的方法,包括钻孔取样检测、布设高密度测线、测量参数设置、数据采集、数据解译、反演结果解译。该确定竖向阻隔墙深度及厚度的方法竖向阻隔墙多应用于污染场地阻隔管控或搭配修复技术使用,可兼具临时性和永久性修复功能,适用于大体量的工业污染场地修复,本发明得到的数据更合理可靠,为竖向阻隔墙的施工质量判断提供重要依据,确保竖向阻隔墙作为风险管控技术在环境修复领域内应用的有效性,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7926860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311784099.4
申请日:2023-12-22
Applicant: 北京中岩大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中岩大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污染物防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环境功能型复合竖向阻隔墙,阻隔墙结构包括还原墙和氧化墙两部分,还原墙与氧化墙阻隔材料均包括电石渣(碱激发剂)、钢渣(胶凝剂)、膨润土和污染物吸附剂,其中还原墙材料污染物吸附剂为铁粉,氧化墙材料污染物吸附剂为高氯酸钠和富铁凹凸棒土。其中,钢渣中的硅、钙元素经过电石渣碱激发作用与金属离子发生火山灰反应,生成胶凝产物,有效填充墙体孔隙,提升墙体防渗性能和强度;还原墙中的铁粉可还原污染物氯代烃,氧化墙中的高氯酸钠和富铁凹凸棒土可以氧化苯系物和砷,去除污染物。该复合竖向阻隔墙可针对具备污染管控高需求的多污染物复合场地。
-
公开(公告)号:CN114541450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210204262.4
申请日:2022-03-03
Applicant: 北京中岩大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土壤环境治理装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阻隔墙施工装置及其施工方法。该阻隔墙施工装置,包括第一供料单元、第二供料单元及钻机。第一供料单元包括第一储料罐、输送机及反应釜,第一储料罐通过输送机与反应釜连接;反应釜包括进料室、传送室及喷射室,进料室、传送室及喷射室通过管路依次贯通连接,传送室通过管路连接有除尘装置,喷射室一方面连接有第一送料管连接,另一方面连接的空气压缩机。第二供料单元包括第二储料罐和泵机。该阻隔墙施工装置能够同时将液体药剂和粉体药剂按照设计要求输送到污染场地阻隔墙待构筑区域,从而大幅度减少返浆现象的发生,通过调整第一供料单元和第二供料单元可灵活设定阻隔墙的构筑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532227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247301.5
申请日:2022-10-12
Applicant: 北京中岩大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IPC: B01J20/20 , C02F1/28 , B01J20/30 , C02F10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改性芦苇生物炭,由以下质量分数的原料制成:芦苇85‑95%,改性材料5‑15%,制备方法包括:S1:收集芦苇秸秆,将秸秆叶片去除,用去离子水洗净,自然风干后剪成小段烘干,研磨成粉末;S2:将芦苇粉末装入坩埚中压实加盖,放入气氛炉,抽真空通水泵进行热解处理,冷却至室温后取出,研磨成粉;S3:配置氯化铝溶液,加入活性炭粉末,通过超声振捣,振捣后静置;S4:过滤,蒸馏水清洗至无氯离子析出,干燥箱烘干后得到铝改性芦苇生物炭。应用过程中将铝改性芦苇生物炭作为氮磷吸附墙的填料。本发明铝改性芦苇生物炭解决秋冬季节芦苇处置困难的问题,实现湿地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920365A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210689035.5
申请日:2022-06-16
Applicant: 北京中岩大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2F3/34 , C02F1/66 , C02F101/36 , C02F10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功能缓释剂强化修复三氯乙烯(TCE)污染地下水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氢氧化镁、表面活性剂复配,大豆油、表面活性剂复配,然后将胶体氢氧化镁与乳化油混合均匀,制成双功能缓释型EVO‑Mg(OH)2。S2:结合水文地质条件和地下水流场,采用一维有机玻璃柱装置模拟含水层,将EVO‑Mg(OH)2注入含水层,其能够有效迁移并促进TCE溶解迁移。本发明的优越性在于:提出的双功能缓释剂EVO‑Mg(OH)2能够有效迁移并促进DNAPLTCE溶解迁移,同时能够长期缓慢释放电子供体和OH‑,提高缓释剂传输能力和利用效率,该方法采用的EVO‑Mg(OH)2具有缓释性,无需反复投加,成本低,且易制得,可广泛适用于氯代烃污染地下水的修复。
-
公开(公告)号:CN114737568A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210522259.7
申请日:2022-05-13
Applicant: 北京中岩大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IPC: E02D15/00 , E02D17/18 , E21B17/00 , E21B19/08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地下水污染的非开挖式PRB施工方法,涉及环境岩土技术领域,包括反应区与可渗透反应墙,所述反应区采用改造PRB一体机实现钻孔、材料搅拌和成墙功能,所述可渗透反应墙由材料满足设计要求的掺量构筑。本发明施工工艺难度小,PRB一体机非开挖式施工,无需基坑支护,尤其适合于大深度PRB构筑,有效避免了塌孔的风险;PRB一体机采用先钻孔后提钻,同时灌注PRB活性材料,实现钻孔、材料搅拌和成墙功能,同时实现施工高效性,降低成本;PRB一体机进料系统有效实现填土与活性材料的混合,达到处理效果所需掺量,提高PRB的持久性及处理效果,同时可实现填土的回收利用,避免二次污染,绿色环保。
-
公开(公告)号:CN115608740A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11284585.5
申请日:2022-10-17
Applicant: 北京中岩大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IPC: B09B3/24 , B09B3/32 , B09C1/08 , B32B9/00 , B32B9/04 , B32B27/38 , B32B3/08 , B32B3/30 , B32B7/08 , B09B101/9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染土壤固化稳定化后重力储能块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高性能聚合物外壳上设置有上表面金属凸台,所述高性能聚合物外壳上开设有下表面金属凹槽,所述高性能聚合物外壳侧边设置有侧棱,所述高性能聚合物外壳的四个底角均设置有吊装卡扣接口,所述高性能聚合物外壳内部设置有固化稳定化产物内芯。制备方法包括S1:预处理;S2:固化稳定化;S3:固化稳定化效果检验;S4:预制高性能聚合物浆料;S5:外壳注料成型;S6:内芯压实成型;S7:养护。本发明利用废弃的污染土壤固化稳定化后制作大型重力储能块,同时对重力储能块进行安全装置设计,提升重力储能块安全性能的同时促进绿色储能技术的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16358291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310264819.8
申请日:2023-03-13
Applicant: 北京中岩大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改进隧道窑处置并资源化含有机污染土壤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有机污染土的预处理;经过预处理后进入到干燥室中进行干燥;干燥结束后,进入到预热带中进行预热;经过预热的砖坯进入到烧成带,烧制成型;烧制成型的砖进入到冷却带中进行冷却,冷却后制得成品砖。该基于改进隧道窑处置并资源化含有机污染土壤的方法的有机污染土在入窑后的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同时所得处理后的土壤直接烧结成品砖;此外,整个砖坯运行系统处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并有效杜绝二次污染,最终实现有机污染土的无害化、安全化和资源化处置。
-
公开(公告)号:CN115518611A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211267450.8
申请日:2022-10-17
Applicant: 北京中岩大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性锆铁改性海泡石人工湿地基质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硫酸亚铁和氯化铁溶解到去离子水中,充分混合溶解;S2:向S1的混合液中滴加氨水调节pH至10‑12;S3:将海泡石加入步骤S2所得溶液中,置于磁力搅拌器上,加热至70‑100℃,反应1‑2h;S4:将二氯氧化锆溶液加入步骤S3所得的混合液中;S5:向S4的混合液中滴加氨水重新调节pH至10‑12,反应2‑4h;S6:将步骤S5中的溶液过滤洗涤,至无氯离子出现烘干得到磁性锆铁改性海泡石人工湿地基质。本发明磁性锆铁改性海泡石人工湿地基质能够广泛用于人工湿地植物的种植和湿地水体的除磷。
-
公开(公告)号:CN115365290A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1157288.4
申请日:2022-09-22
Applicant: 北京中岩大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修复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原位化学分层注入装置,属于环境修复技术领域,所述注入外管的内部设置有注入内管,所述注入内管的内部设置有注气管,所述注入外管上设置有止回圈,多个所述止回圈同轴设置在注入外管上,所述上密封圈和下密封圈呈径向对称设置在注入内管上。本发明通过上密封圈和下密封圈的充气膨胀,封堵住止回阀区段的内注浆管,使得药剂仅能通过止回阀向外扩散,从而可以根据污染物的垂向浓度和类型分布,添加不同比例、不同类型的药剂,实现药剂的定深分层多次注入,保证修复效果,节约药剂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