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674429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868441.7
申请日:2024-06-28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直流公司
IPC: G06Q10/20 , G06Q10/04 , G06Q50/06 , G06F30/20 , G06F119/02 , G06F119/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柔性直流换流阀检修周期的确定方法及系统,该确定方法包括:根据所获取的IGBT器件的运检历史数据和老化加速试验数据,拟合IGBT器件所对应的第一寿命模型,并确定子模块所对应的第二寿命模型;根据第二寿命模型,确定柔性直流换流阀所对应的第三寿命模型,并将柔性直流换流阀的全寿命周期划分为多个寿命阶段;建立柔性直流换流阀全寿命周期的总成本模型;根据总成本模型及所划分的多个寿命阶段,分别确定每个寿命阶段的最优检修周期,且最优检修周期使相应寿命阶段的总成本最小。通过该技术方案,可对柔性直流换流阀开展有针对性、有预见性的检修,提高运行可靠性、检修有效性和检修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851362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410014295.1
申请日:2024-01-04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直流公司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 ,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范彩云 , 张壮 , 俎立峰 , 戴迪 , 石硕 , 李瑶 , 李文雅 , 柴卫强 , 樊宏伟 , 马俊杰 , 冉贤贤 , 张振兴 , 赵洋洋 , 刘静一 , 冯敏 , 滕林阳 , 马太虎 , 慕小乐 , 周辉 , 鲁静
IPC: G06F16/178 , G06F40/15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直流输电换流阀阀控保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换流阀阀控设备的录波采集装置、方法及录波系统。本发明通过上位机中的与换流阀阀控设备的录波装置相连接,读取录波装置采集或缓存的非标准格式录波数据并将其转换为设定标准录波文件格式的采集管理模块,保证了在需要导出或访问录波装置对应的录波数据时,能够直接采用经过采集管理模块转换后的设定标准录波文件格式的录波数据,便于以标准格式的录波文件的方式导出或访问这些录波数据,从而能够在调用存储的从早期换流站的阀控录波装置获取的录波数据时,按照标准录波文件格式及时准确地获取相应的状态数据和波形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9935313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311448938.5
申请日:2023-11-02
Applicant: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直流公司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1J5/00 , G01D21/02 , G06F30/20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MMC换流阀多运行参数联合的温度在线监测方法及系统,获取换流站内各阀厅的换流阀红外巡检数据、阀冷系统运行数据、阀控子模块监测温度数据和运行工况历史数据,建立离散数据集;确定子模块部件温度过温告警定值和子模块部件相对同类异常温升定值;根据离散数据集建立温度预测模型;监视巡检数据,通过过温判据和温度预测模型判断是否发生温度异常;根据分析结果生成对应的换流阀过温告警故障信息,给出处置建议。此种技术方案通过多温度系统监视、多运行工况参量联合分析的MMC换流阀温度在线监测实现子模块功率单元温度监测、过温告警、异常温度预判功能,对多元化检测手段、丰富检测标准、提高运检智能化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9644077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468786.X
申请日:2024-10-21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直流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袁茜 , 季一润 , 陈争光 , 宋鹏 , 槐青 , 杨敏祥 , 高岩峰 , 袁文迁 , 卢毅 , 黄彬 , 郝震 , 黄晓乐 , 谢丽芳 , 杨振东 , 顾建新 , 戴迪 , 石硕 , 李瑶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柔直换流阀子模块的诊断方法及装置,涉及故障诊断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柔直换流阀子模块中各组部件分别对应的异常状态量数据;基于预先建立的专家诊断系统对所述异常状态量数据进行诊断,得到与各组部件分别对应的组部件诊断结果;根据各组部件诊断结果确定所述柔直换流阀子模块的诊断结果。所述装置执行上述方法。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及装置,能够提高柔直换流阀子模块的诊断结果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818278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901926.1
申请日:2024-07-05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直流公司 ,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于雷 , 顾建新 , 范彩云 , 戴迪 , 石硕 , 刘静一 , 俎立峰 , 李瑶 , 刘威 , 崔圣 , 艾亮 , 杨丰源 , 滕林阳 , 冯敏 , 李佳勇 , 曹晋宇 , 李文雅 , 慕小乐 , 鲁静 , 田兰芳
IPC: G01R31/327 , G01R27/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气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换流阀功率模块旁路开关批量检测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使级联的功率模块旁路开关合闸后,根据辅助触点的状态判断旁路开关是否合闸,旁路开关合闸后,测量合闸状态下测量范围内旁路开关的阻抗,若阻抗在对应的预设阻抗阈值范围之内,则认为测量范围内的旁路开关合闸均有效;否则,认为测量范围内存在旁路开关合闸异常。本发明在根据辅助触点判断旁路开关状态的基础上,增加了对于旁路开关接触电阻的测量,辅助触点与接触电阻的综合判断,极大提升了检测的准确性和合理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仅依赖旁路开关的辅助触点状态判断旁路开关动作会出现误判或错判,导致检测准确性较低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3260211B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310152675.3
申请日:2013-04-27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进的AOMDV路由方法,该方法旨在多路径选择时尽可能的保持路径的独立,确保相互间的干扰最低。该方法是通过对AODV协议的路由寻找过程作修改,建立从源节点到达目的节点的不相交多路径来实现的。源节点维持到目的节点的两条路由:一条主路由,一条备用路由。当主路由断开时启用备用路由,当备用路由也断开时,重新进行路由寻路。其特征包括以下步骤:多路由建立、多路由维护、多路由更新、多路由差错控制和重新建立多路由。
-
公开(公告)号:CN103260211A
公开(公告)日:2013-08-21
申请号:CN201310152675.3
申请日:2013-04-27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进的AOMDV路由方法,该方法旨在多路径选择时尽可能的保持路径的独立,确保相互间的干扰最低。该方法是通过对AODV协议的路由寻找过程作修改,建立从源节点到达目的节点的不相交多路径来实现的。源节点维持到目的节点的两条路由:一条主路由,一条备用路由。当主路由断开时启用备用路由,当备用路由也断开时,重新进行路由寻路。其特征包括以下步骤:多路由建立、多路由维护、多路由更新、多路由差错控制和重新建立多路由。
-
公开(公告)号:CN116502119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10423428.6
申请日:2023-04-20
Applicant: 西安公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北京交通大学
IPC: G06F18/24 , G01D18/00 , G06F18/2415 , G06F18/2134 , G06F18/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传感器故障检测方法和装置,涉及结构健康监测技术领域,包括:获取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传感器系统采集的非线性结构监测数据,利用改进的几何PNL混合模型处理非线性结构监测数据,获得线性的待分离混合信号,利用FastICA模型处理待分离混合信号,获得多个独立元,根据多个独立元确定改进的几何后非线性独立元分析模型的分离矩阵,利用改进后的几何后非线性独立元分析的处理实时采集的非线性结构监测数据,确定传感器系统是否存在故障和出现故障的传感器。该方法可以在先验知识未知的情况下仍可以完成对传感器混合信号的线性化处理,相对于简单的线性ICA分析算法更适用于复杂非线性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03152825A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申请号:CN201310073156.8
申请日:2013-03-07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分布式非测距定位方法,该分布式方法包括:信标节点初始化阶段;信标节点计算平均每跳距离阶段;多边定位法进行被定位节点坐标计算阶段;被定位节点坐标修正阶段。本发明能够支持在网络中部分节点位置信息已知的情况下对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进行定位,并能在满足定位所需的其它条件下更好的提高定位算法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222627784U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323098378.3
申请日:2023-11-16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IPC: B25J11/00
Abstract: 本实验新型涉及一种软体模块化变形机器人,特别是一种变形机器人软体模块化结构,包括:软体变形单元、永磁体、电磁线圈,所述的软体变形单元、永磁体、电磁线圈设置有多个;相邻所述软体变形单元通过永磁体连接,多个所述软体变形单元与永磁铁能够围成环形结构;所述电磁线圈嵌入所述软体变形单元中间部位,所述电磁线圈内圆柱表面与软体变形单元固定连接。永磁体为圆柱形轴向磁化永磁体,与所述的软体变形单元两侧连接的永磁体轴向方向磁极相同。通过控制任一线圈中电流,产生的磁场吸引或排斥软体变形单元两侧的永磁体,使与其连接的软体单元产生不同程度的压缩变形,使该机器人完成形状重构与不同方向的移动。该实用新型具有在管道、缝隙、斜坡等复杂环境下的运动能力,且反应灵敏、灵活度高、环境适应性强。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