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936952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362119.3
申请日:2024-09-27
Applicant: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IPC: G01M9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航天器地面试验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深空探测器太阳模拟器试验系统背景热流分析方法,包括进行热平衡试验前,利用第一热流计获取标定背景热流,根据航天器的实际在轨外热流和所述标定背景热流,计算太阳模拟器的目标辐射热流。而在进行热平衡试验时,在真空低温下,利用第一热流计和第二热流计获取太阳模拟器的模拟外热流,根据模拟外热流,计算太阳模拟器的试验中辐射热流和试验中背景热流。基于标定背景热流对太阳模拟器的目标辐射热流进行修正,消除标定背景热流对深空探测器太阳模拟器试验的干扰,使得所模拟出的外热流尽量地贴近航天器的实际在轨外热流,提升地面模拟试验的有效性,提高热平衡试验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6989966A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310938826.1
申请日:2023-07-28
Applicant: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大型空间结构热致振动等效试验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大气环境下测量水平放置的大型空间结构全尺寸试验件的基频;设计研制与大型空间结构的截面结构一致的截断试验件,在真空环境下,对截断试验件施加瞬态外热流,测得结构的热响应时间;对大型空间结构全尺寸试验件进行数值仿真计算,获得结构的准静态位移;根据试验获得的全尺寸试验件基频,截断试验件的热响应时间,以及数值仿真获得的全尺寸试验件的准静态位移,通过公式计算获得全尺寸试验件在轨热致振动振幅。该方法简单可靠,有利于航天器结构的研制,降低研制风险、提高研制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271941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143870.X
申请日:2023-09-06
Applicant: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辐射角系数计算方法,包括:利用中心点和法向向量对三维空间的发射面和接收面进行表示;在发射面上随机产生一个点作为随机光束的起始点,并在发射面法线方向的半球空间内随机产生的一个矢量作为随机光束的方向;计算随机光束与接收面的交点;判断交点属于接收面的哪一个面元;对大量的随机光束进行计算,统计面元上点的个数即可获得角系数在接收面上的分布。本发明涉及的所有计算过程均在同一坐标系下完成,在计算中不需要进行坐标变换,既简化了利用蒙特卡洛方法计算角系数的计算原理,又提高了计算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124644B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011077928.1
申请日:2020-10-10
Applicant: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IPC: B64G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真空热环境下瞬态准直热流模拟系统和方法,用以解决现有热流模拟系统无法应用于大型空间结构热致动态响应试验的问题。所述真空热环境下瞬态准直热流模拟系统包括红外灯阵和可移动式挡板子系统,红外灯阵由若干盏安装有抛物面反射镜的红外灯紧密排列组成;可移动式挡板子系统设置于发光面与受照目标之间;根据非成像光学理论,利用抛物面反射镜优化热流传输路径,将红外灯置于抛物面反射镜的焦点处,抛物面表面喷涂或溅射一层金箔,热流经抛物面反射镜反射可获得准直热流,模拟航空器在太空的真空热环境下进/出地球阴影时的热流变化。本发明模拟了航天器大型空间结构所受外热流情况,满足大型空间结构热致动态响应试验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2319870B
公开(公告)日:2021-12-21
申请号:CN202011222067.1
申请日:2020-11-05
Applicant: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IPC: B64G7/0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大型空间结构热致振动等效外推试验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大气环境下测量水平放置的大型空间结构全尺寸试验件的基频和长度;设计研制与大型空间结构全尺寸结构截面结构一致的截断试验件,在大气下测量水平放置的截断试验件的基频和长度;在真空环境下,对水平放置的截断试验件施加瞬态外热流,开展热致振动试验;在热致振动试验过程中,测量截断试验件的热致振动准静态位移及热致振动振幅;根据所测得的准静态位移,外推得到全尺寸试验件在轨热致振动准静态位移;根据所测得的热致振动准静态位移及热致振动振幅,外推得到全尺寸试验件在轨热致振动振幅。该方法简单可靠,有利于航天器结构的研制,降低研制风险、提高研制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478204A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11349293.6
申请日:2020-11-26
Applicant: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舱内应急压力服内尿液导出系统,包括穿戴式尿液收集器、四通换向阀及尿液容器,穿戴式尿液收集器设在压力服内,与人体连接;穿戴式尿液收集器通过第一管路连通压力服并通过第二管路连至四通换向阀,四通换向阀设四个端口;尿液容器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三管路及第四管路,第三管路及第四管路分别连至四通换向阀;四通换向阀的一个端口连第五管路的一端,第五管路的另一端连至航天器舱壁的尿液排出口上;尿液容器内设有弹性分隔膜,尿液容器内对应弹性分隔膜的两侧分别设为第一腔体及第二腔体。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压差将尿液容器内的尿液排出航天器外,安全可靠,结构简单,可满足登月任务失压环境下航天员的长期生命保障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2319870A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2011222067.1
申请日:2020-11-05
Applicant: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IPC: B64G7/0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大型空间结构热致振动等效外推试验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大气环境下测量水平放置的大型空间结构全尺寸试验件的基频和长度;设计研制与大型空间结构全尺寸结构截面结构一致的截断试验件,在大气下测量水平放置的截断试验件的基频和长度;在真空环境下,对水平放置的截断试验件施加瞬态外热流,开展热致振动试验;在热致振动试验过程中,测量截断试验件的热致振动准静态位移及热致振动振幅;根据所测得的准静态位移,外推得到全尺寸试验件在轨热致振动准静态位移;根据所测得的热致振动准静态位移及热致振动振幅,外推得到全尺寸试验件在轨热致振动振幅。该方法简单可靠,有利于航天器结构的研制,降低研制风险、提高研制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645127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785191.7
申请日:2024-12-06
Applicant: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IPC: G05D3/12
Abstract: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适用于空间环境的航天器旋转运动控制系统,其中所述适用于空间环境的航天器旋转运动控制系统包括:驱动模块,用于驱动所述航天器连续或往复运动;检测模块,用于控制所述航天器的转台,以及对所述驱动模块进行位置检测;控制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检测模块的反馈信息,并根据所述反馈信息确定控制方式,基于所述控制方式对所述驱动模块进行控制,以使所述航天器连续或往复运动。从而实现航天器及其部件在空间环境中完成高精度、高可靠的旋转运动,提高采用太阳模拟器进行热流模拟的热试验成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778890B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2210323204.3
申请日:2022-03-30
Applicant: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有一种微悬臂梁光纤加速度传感器机构,本方案中通过设计内部中空两段开口的载体,用于作为传感器的主体,用于承载第一光学元件和第二光学元件。同时,第一开口的一侧的外壁上设计沿第一方向的悬臂,用于承载振动机构。通过设计包括振片和配重的振动机构,可以使得当传感器机构收到惯性力作用时,通过配重带动振片进行振动。第二光学元件发射的光路经过第一光学元件,再经振片反射后经过第一光学元件将光路重新聚焦返回到第二光学元件中。最终通过干涉后进行光谱分析,得出F‑P腔长值,然后对比初始腔长值最终得出加速度值。
-
公开(公告)号:CN114778890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10323204.3
申请日:2022-03-30
Applicant: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有一种微悬臂梁光纤加速度传感器机构,本方案中通过设计内部中空两段开口的载体,用于作为传感器的主体,用于承载第一光学元件和第二光学元件。同时,第一开口的一侧的外壁上设计沿第一方向的悬臂,用于承载振动机构。通过设计包括振片和配重的振动机构,可以使得当传感器机构收到惯性力作用时,通过配重带动振片进行振动。第二光学元件发射的光路经过第一光学元件,再经振片反射后经过第一光学元件将光路重新聚焦返回到第二光学元件中。最终通过干涉后进行光谱分析,得出F‑P腔长值,然后对比初始腔长值最终得出加速度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