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509348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0971812.X
申请日:2023-08-03
Applicant: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悬挂电梯减隔震系统,包括电梯井筒以及单向平移限位装置;电梯井筒与周围结构间设置电梯隔震位移空间,电梯井筒的上端悬挂在隔震层上部的主体结构上,电梯井筒其的底板通过滑板支撑装置设置在隔震层下部基础结构筏板上;单向平移限位装置设置在悬挂电梯每层的出入口处;滑板支撑装置能够实现电梯井筒与筏板之间在一定范围内的相对平移;单向平移限位装置能够实现电梯井筒在隔震位移空间内进行一定范围内的远离或偏移电梯厅出入口的平移;电梯井筒的四周外壁与隔震位移空间的四周内壁之间形成隔震缝,隔震缝的尺寸分别为电梯井筒向四周的最大位移量。借此,可确保地震时人不掉进电梯井筒周边的变形空间中。
-
公开(公告)号:CN118309220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438356.7
申请日:2024-04-12
Applicant: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隔震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隔震楼梯扶手系统,应用在隔震楼梯扶手的设计中。传统隔震楼梯扶手做法为了满足隔震大变形的要求,扶手空隙较大,平时使用中可能存在人员坠落风险。该隔震楼梯扶手系统包括上部扶手模块、下部扶手模块、弹性隔震缝和隔震连接模块;弹性隔震缝将隔震楼梯扶手面分隔为上下两部分,分别为上部扶手模块和下部扶手模块,若干个隔震连接模块设置在上部扶手模块和下部扶手模块之间,且位于弹性隔震缝的水平延长线上;隔震连接模块与上部扶手模块和下部扶手模块在竖直方向上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隔震楼梯扶手面;隔震连接模块包括外筒、上盖、下盖和链条;外筒内容纳有链条。
-
公开(公告)号:CN118292567B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410436228.9
申请日:2024-04-11
Applicant: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隔振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隔震建筑的托举式电梯结构,应用在隔震层以上电梯井高度小于隔震层以下电梯井高度的隔震建筑中。该隔震建筑的托举式电梯结构包括托举框架、填充隔墙A和电梯井筒;托举框架为底面开口的长方体框架结构,竖直设置在隔震层底板上,托举框架底部开口区域朝向电梯井口的下方;所述托举框架内嵌填充隔墙C;在隔震层底板下方楼层与电梯井筒连接处的四周设有填充隔墙B;托举框架的高度超出隔震层高度;托举框架的周围设有填充隔墙A,填充隔墙A底部支撑在隔震层底板上;托举框架的底部端面与填充隔墙B的顶部端面竖直对齐,共同形成一个完整的竖直电梯井筒。
-
公开(公告)号:CN118292567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436228.9
申请日:2024-04-11
Applicant: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隔振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隔震建筑的托举式电梯结构,应用在隔震层以上电梯井高度小于隔震层以下电梯井高度的隔震建筑中。该隔震建筑的托举式电梯结构包括托举框架、填充隔墙A和电梯井筒;托举框架为底面开口的长方体框架结构,竖直设置在隔震层底板上,托举框架底部开口区域朝向电梯井口的下方;所述托举框架内嵌填充隔墙C;在隔震层底板下方楼层与电梯井筒连接处的四周设有填充隔墙B;托举框架的高度超出隔震层高度;托举框架的周围设有填充隔墙A,填充隔墙A底部支撑在隔震层底板上;托举框架的底部端面与填充隔墙B的顶部端面竖直对齐,共同形成一个完整的竖直电梯井筒。
-
公开(公告)号:CN118601243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703635.1
申请日:2024-06-03
Applicant: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4F11/02 , E04F11/022 , E04B1/68 , E04B1/98 , E04H9/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隔震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隔震楼梯结构,应用在隔震楼层的楼梯结构设计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隔震楼梯结构,解决了传统隔震楼梯板中部因设缝产生露空危险的问题。该隔震楼梯结构设置在隔震层顶板和隔震层底板之间;隔震楼梯结构包括隔震层顶板、隔震层底板、隔震楼梯板、休息平台、钢筋混凝土挂板;隔震层底板和隔震层顶板之间具有若干节依次相连的折线楼梯;每相邻两节折线楼梯之间设置有休息平台;休息平台一端与相邻两节折线楼梯的连接处相连,另一端与对应侧的钢筋混凝土挂板相连;隔震楼梯板中第一节折线楼梯设为起步梯板;起步梯板与隔震层底板之间通过滑动部滑动配合,使隔震楼梯板与隔震层底板能够相对运动。
-
公开(公告)号:CN118309188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400833.0
申请日:2024-04-03
Applicant: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室内的隔震沟结构体系,能够解决传统隔震沟结构地震时地面上翘的问题,且能保证地震情况下的多向可动性和地面的完整性。该隔震沟结构体系包括活动端组件和固定端组件;活动端组件和固定端组件分别连接在隔震沟两侧的建筑侧壁上,令活动端组件连接在建筑A上,固定端组件连接在建筑B上;活动端组件包括:承重滑轮组件和支撑在承重滑轮组件上方的隔震沟盖板活动端;固定端组件包括:设置在建筑B上的隔震沟盖板固定端,隔震沟盖板固定端包括底板和竖向设置在底板上表面的若干齿片B;所述隔震沟盖板活动端与隔震沟盖板固定端对接处重叠,重叠处齿片A与齿片B相互咬合,形成滑动副。
-
公开(公告)号:CN222782234U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420708387.5
申请日:2024-04-08
Applicant: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隔震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竖向隔震缝结构,主要应用隔震建筑墙体竖向隔震缝位置。本发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竖向隔震缝结构。其包括:钢管柱、盖板层和防火隔音层;两根所述钢管柱分别放置在竖向隔震缝结构的两侧,与对应侧面的隔震墙体连接,用于支撑隔震墙体和竖向隔震缝结构;在两根所述钢管柱之间,前后两侧各设置一个所述盖板层;在两根所述钢管柱以及两个所述盖板层包围的区域内设置有防火隔音层;盖板层与对应位置的钢管柱连接;盖板层具有两块能够沿水平方向相对滑动的板材,以适应竖向隔震缝结构的宽度改变。
-
公开(公告)号:CN222782107U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420679498.8
申请日:2024-04-03
Applicant: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隔震沟结构,能够解决建筑在地震后不能完全复位造成的室外隔震沟露空问题,同时能够改善建筑的防水效果。该隔震沟结构,包括:隔震沟盖板、竖向挡板以及隔震盖板延长部;隔震沟盖板水平设置,位于隔震沟和竖向挡板上方,隔震沟盖板与竖向挡板之间具有缝隙作为隔震缝;所述隔震沟盖板相对竖向挡板外侧面具有向外延伸的隔震盖板延长部。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