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836496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710239898.1
申请日:2017-04-13
Applicant: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一种系留空间结构体系及其设计方法,其中系留空间结构体系包括有形成屋盖的充气气囊、用于支撑充气气囊的支撑结构以及连接在支撑结构底部与地面之间的锚碇结构;所述充气气囊空腔内充有氦气,整体呈曲面形状,由充气气囊单元依次拼接而成;所述充气气囊单元为双层膜结构,包括外膜持力层和内膜阻气层;相邻两个充气气囊单元之间通过外膜连接;所述充气气囊单元的外部设有环形加劲带和用于吊装的吊挂带;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有沿充气气囊边缘平行间隔布置的竖向支撑和连接在相邻竖向支撑顶部之间的连系梁;所述充气气囊连接在支撑结构的顶部;所述锚碇结构为重力式锚碇。本发明受力合理,能够满足超大跨度结构和超大密闭空间结构应用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836496B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1710239898.1
申请日:2017-04-13
Applicant: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一种系留空间结构体系的设计方法,其中系留空间结构体系包括有形成屋盖的充气气囊、用于支撑充气气囊的支撑结构以及连接在支撑结构底部与地面之间的锚碇结构;所述充气气囊空腔内充有氦气,整体呈曲面形状,由充气气囊单元依次拼接而成;所述充气气囊单元为双层膜结构,包括外膜持力层和内膜阻气层;相邻两个充气气囊单元之间通过外膜连接;所述充气气囊单元的外部设有环形加劲带和用于吊装的吊挂带;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有沿充气气囊边缘平行间隔布置的竖向支撑和连接在相邻竖向支撑顶部之间的连系梁;所述充气气囊连接在支撑结构的顶部;所述锚碇结构为重力式锚碇。本发明受力合理,能够满足超大跨度结构和超大密闭空间结构应用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4085832B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410340457.7
申请日:2014-07-17
Applicant: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柔性构件的提升装置的提升的方法,这种提升的方法包括承力架、千斤顶、提升钢绞线、卡环、吊装带、牵引钢丝绳,还包括索夹,所述提升钢绞线上端穿过承力架和千斤顶,下端通过卡环和吊装带与索夹相连;采用该装置进行提升的方法。将多根拉索连接后整体提升,避免将单根拉索逐个提升再连接导致的效率低下和安全风险;同时,在提升过程中利用牵引钢丝绳对拉索位形进行精确控制,以保证拉索提升到位后与上部结构的连接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03883125B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410137560.1
申请日:2014-04-08
Applicant: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一种超大跨马鞍形柔性索网张拉成型施工方法,提出采用分步提升整体张拉方法进行施工,对吊索、环索按设计长度下料,将吊索环索在地面拼装完成,选择吊索作为张拉索,并将吊索分批次分部提升,最后将吊索张拉安装就位,使整个索网结构张拉成型,该方法避免了张拉环索而导致施工难度大的问题、节省了施工人员以及机械的消耗,由于将动态连续的施工过程划分为各个施工阶段,每个提升阶段都是静态可控的,更有利于检测施工质量,形成了一整套全新超大跨马鞍形柔性索网结构施工技术,该施工方法高空作业量小,相对于传统的张拉提升工艺高空业量减少60%以上,取消了支撑塔架等辅助设施,施工工期缩短50%。可广泛应用于柔性索网结构施工。
-
公开(公告)号:CN108412207A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810338615.3
申请日:2018-04-16
Applicant: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E04G2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张弦结构双索同步张拉的工装,包括连接有两根对称设置的张拉钢绞线的承力架,两根张拉钢绞线末端分别连接有第一反力架和第二反力架;第一反力架和第二反力架之间固定有钢结构主梁,钢结构主梁通过双拉索与承力架连接。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工装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据设计要求的双拉索线型、双拉索锚固节点的位置确定第一反力架、第二反力架及销轴的位置;步骤二,据双拉索破断荷载及锚具尺寸确定承力架、第一反力架和第二反力架尺寸;步骤三,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确定节点尺寸。本发明提供的适用于张弦结构双索同步张拉的工装及使用方法,确保两根拉索有相同的伸长量及张拉力,提高了施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883125A
公开(公告)日:2014-06-25
申请号:CN201410137560.1
申请日:2014-04-08
Applicant: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一种超大跨马鞍形柔性索网张拉成型施工方法,提出采用分步提升整体张拉方法进行施工,对吊索、环索按设计长度下料,将吊索环索在地面拼装完成,选择吊索作为张拉索,并将吊索分批次分部提升,最后将吊索张拉安装就位,使整个索网结构张拉成型,该方法避免了张拉环索而导致施工难度大的问题、节省了施工人员以及机械的消耗,由于将动态连续的施工过程划分为各个施工阶段,每个提升阶段都是静态可控的,更有利于检测施工质量,形成了一整套全新超大跨马鞍形柔性索网结构施工技术,该施工方法高空作业量小,相对于传统的张拉提升工艺高空业量减少60%以上,取消了支撑塔架等辅助设施,施工工期缩短50%。可广泛应用于柔性索网结构施工。
-
公开(公告)号:CN103771292A
公开(公告)日:2014-05-07
申请号:CN201410065941.3
申请日:2014-02-26
Applicant: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领域,特别是一种自爬升式千斤顶以及包含有该自爬升式千斤顶的自爬升式施工装置,同时还提供一种利用该自爬升式施工装置进行自爬升式施工的方法。该自爬升式千斤顶由穿心式千斤顶、后推进器、前锁紧器和前退锚器构成,所述前退锚器包括前退锚器盖板和前退锚器调节芯子。本发明所述的自爬升式千斤顶以及自爬升式施工装置和施工方法,通过对自爬升式千斤顶进行改进,可以实现夹持各种规格的钢绞线,并且操作更加简单,每根钢绞线在工作时的受力更均匀;同时,能够较大地降低成本,具有重量轻、构造简单、施工操作方便、便于安装和拆卸等优点;并且,能够实现穿心式千斤顶和钢绞线的受力自动卸载,极大地提高了施工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505623B
公开(公告)日:2019-08-06
申请号:CN201810338637.X
申请日:2018-04-16
Applicant: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适用于柔性双层索网体系的溜索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施工准备;步骤二,牵引承重索;步骤三,悬挂吊索;步骤四,两端提升和安装承重索端头;步骤五,牵引抗风索;步骤六,连接吊索至抗风索;步骤七,张拉抗风索系完成预应力张拉。本发明提供的适用于柔性双层索网体系的溜索施工方法,解决了特殊施工场地条件下(如水上作业等)、不具备大面积施工作业面的场地情况下双层索网结构的施工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505623A
公开(公告)日:2018-09-07
申请号:CN201810338637.X
申请日:2018-04-16
Applicant: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B1/34 , E04G21/12 , E04G2021/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适用于柔性双层索网体系的溜索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施工准备;步骤二,牵引承重索;步骤三,悬挂吊索;步骤四,两端提升和安装承重索端头;步骤五,牵引抗风索;步骤六,连接吊索至抗风索;步骤七,张拉抗风索系完成预应力张拉。本发明提供的适用于柔性双层索网体系的溜索施工方法,解决了特殊施工场地条件下(如水上作业等)、不具备大面积施工作业面的场地情况下双层索网结构的施工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3771292B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410065941.3
申请日:2014-02-26
Applicant: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领域,特别是一种自爬升式施工装置进行自爬升式施工的方法。自爬升式千斤顶由穿心式千斤顶、后推进器、前锁紧器和前退锚器构成,所述前退锚器包括前退锚器盖板和前退锚器调节芯子。本发明所述的自爬升式施工装置进行自爬升式施工的方法,通过对自爬升式千斤顶进行改进,可以实现夹持各种规格的钢绞线,并且操作更加简单,每根钢绞线在工作时的受力更均匀;同时,能够较大地降低成本,具有重量轻、构造简单、施工操作方便、便于安装和拆卸等优点;并且,能够实现穿心式千斤顶和钢绞线的受力自动卸载,极大地提高了施工安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