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370375B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410616586.4
申请日:2014-11-05
Applicant: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 轻工业环境保护研究所
IPC: C02F3/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水氨氮原位增强硝化与反硝化集成系统及方法,该集成系统包括原位氨氮增强硝化系统、原位硝氮增强反硝化系统和包气带原位溶液监测装置。其中,原位氨氮增强硝化系统包括与包气带内的垃圾体紧邻的第一操作井以及布水管,布水管延伸至垃圾体下方,以湿润包气带位于垃圾体下方的部分。原位硝氮增强反硝化系统包括抽水井、静态混合器以及注水井,抽水井和注水井均设置于垃圾体周围的地下水硝酸盐氮污染区内。地下水和碳源药剂在静态混合器内混合均匀后注入注水井。包气带原位溶液监测装置包括泵以及布置在包气带内的至少一根溶液采集管。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非常好的地下水污染修复效果,能够有效地改善我国水污染的严峻现状。
-
公开(公告)号:CN104370375A
公开(公告)日:2015-02-25
申请号:CN201410616586.4
申请日:2014-11-05
Applicant: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 轻工业环境保护研究所
IPC: C02F3/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水氨氮原位增强硝化与反硝化集成系统及方法,该集成系统包括原位氨氮增强硝化系统、原位硝氮增强反硝化系统和包气带原位溶液监测装置。其中,原位氨氮增强硝化系统包括与包气带内的垃圾体紧邻的第一操作井以及布水管,布水管延伸至垃圾体下方,以湿润包气带位于垃圾体下方的部分。原位硝氮增强反硝化系统包括抽水井、静态混合器以及注水井,抽水井和注水井均设置于垃圾体周围的地下水硝酸盐氮污染区内。地下水和碳源药剂在静态混合器内混合均匀后注入注水井。包气带原位溶液监测装置包括泵以及布置在包气带内的至少一根溶液采集管。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非常好的地下水污染修复效果,能够有效地改善我国水污染的严峻现状。
-
公开(公告)号:CN102774965A
公开(公告)日:2012-11-14
申请号:CN201210179745.X
申请日:2012-06-01
Applicant: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 轻工业环境保护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用于地下水污染治理的原位修复系统,包括抽水井、静态混合器和注水井;抽水井内设置潜水泵,潜水泵的出水口连接该静态混合器的入水口;静态混合器的另一入口与药剂罐连接,药剂罐内容纳碳源药剂;从抽水井内抽出的地下水和碳源药剂在静态混合器混合均匀;静态混合器的出口连接注水井入口。该系统利用注入井投放修复试剂,利用抽水井进行抽水加速药剂在地下水污染区域的扩散,通过投加营养碳源,激活土著微生物促进反硝化作用,将水中的硝态氮转变为气体除去。该系统占地面积小,设施安装简单,自动化控制程度高,且不需要在地面建立水处理设施。投加的碳源易获取,价格低廉,地下水处理效果优良,无二次污染和其他副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2775005B
公开(公告)日:2014-02-19
申请号:CN201210178984.3
申请日:2012-06-01
Applicant: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 轻工业环境保护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受污染地下水深度净化组合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曝气生物流化池、一级潜流湿地和二级潜流湿地。以及应用该系统净化水质的方法:由提升泵提升污染地下水至曝气生物流化池,在硝化微生物的作用下污染水中的大部分氨氮在曝气过程中直接氧化为硝态氮;污水进入一级潜流湿地,在好氧条件下剩余的氨氮进一步氧化为硝态氮;随后,污水进入二级潜流湿地,在厌氧条件下完成反硝化作用,硝态氮还原成氮气。该系统针对受垃圾渗滤液污染地下水中有机物和氨氮含量高的水质特点,将曝气生物流化池-人工湿地技术相结合,净化后氨氮的去除率达99%以上,硝酸盐出水浓度小于5mg/L,污染的地下水通过处理后其氨氮和硝酸盐浓度完全满足饮用水水质标准。
-
公开(公告)号:CN102775005A
公开(公告)日:2012-11-14
申请号:CN201210178984.3
申请日:2012-06-01
Applicant: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 轻工业环境保护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受污染地下水深度净化组合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曝气生物流化池、一级潜流湿地和二级潜流湿地。以及应用该系统净化水质的方法:由提升泵提升污染地下水至曝气生物流化池,在硝化微生物的作用下污染水中的大部分氨氮在曝气过程中直接氧化为硝态氮;污水进入一级潜流湿地,在好氧条件下剩余的氨氮进一步氧化为硝态氮;随后,污水进入二级潜流湿地,在厌氧条件下完成反硝化作用,硝态氮还原成氮气。该系统针对受垃圾渗滤液污染地下水中有机物和氨氮含量高的水质特点,将曝气生物流化池-人工湿地技术相结合,净化后氨氮的去除率达99%以上,硝酸盐出水浓度小于5mg/L,污染的地下水通过处理后其氨氮和硝酸盐浓度完全满足饮用水水质标准。
-
公开(公告)号:CN202479200U
公开(公告)日:2012-10-10
申请号:CN201120555517.9
申请日:2011-12-27
Applicant: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 轻工业环境保护研究所
IPC: B09B3/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土壤氨氮原位加速转化系统,涉及环境保护和固废处理技术领域,所述系统包括:两个操作井,所述两个操作井分别设于垃圾体相对两侧,第一操作井的侧壁下部向第二操作井方向设有至少一根进气管,第二操作井的侧壁下部向第一操作井方向设有至少一根抽气管。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操作井和第二操作井上分别设置进气管和抽气管,使得抽气管和进气管之间形成了一个空气流场,使得该空气流场中的微生物繁殖速度增加,以提高对垃圾体所产生的氨氮的分解能力,从而达到减少垃圾体产生的氨氮所造成的环境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202688099U
公开(公告)日:2013-01-23
申请号:CN201220258550.X
申请日:2012-06-01
Applicant: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 轻工业环境保护研究所
IPC: C02F3/34 , C02F3/28 , C02F103/06
Abstract: 一种用于地下水污染治理的原位修复系统,其包括抽水井、静态混合器和注水井;抽水井内设置潜水泵,潜水泵的出水口连接该静态混合器的入水口;静态混合器的另一入口与药剂罐连接,药剂罐内容纳碳源药剂;从抽水井内抽出的地下水和碳源药剂在静态混合器混合均匀;静态混合器的出口连接注水井入口。该系统利用注入井投放修复试剂,利用抽水井进行抽水加速药剂在地下水污染区域的扩散,通过投加营养碳源,激活土著微生物促进反硝化作用,将水中的硝态氮转变为气体除去。该系统占地面积小,设施安装简单,自动化控制程度高,且不需要在地面建立水处理设施。投加的碳源易获取,价格低廉,地下水处理效果优良,无二次污染和其他副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204237624U
公开(公告)日:2015-04-01
申请号:CN201420656839.6
申请日:2014-11-05
Applicant: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 轻工业环境保护研究所
IPC: C02F3/3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下水氨氮原位增强硝化与反硝化集成系统,该集成系统包括原位氨氮增强硝化系统、原位硝氮增强反硝化系统和包气带原位溶液监测装置。其中,原位氨氮增强硝化系统包括与包气带内的垃圾体紧邻的第一操作井以及布水管,布水管延伸至垃圾体下方,以湿润包气带位于垃圾体下方的部分。原位硝氮增强反硝化系统包括抽水井、静态混合器以及注水井,抽水井和注水井均设置于垃圾体周围的地下水硝酸盐氮污染区内。地下水和碳源药剂在静态混合器内混合均匀后注入注水井。包气带原位溶液监测装置包括泵以及布置在包气带内的至少一根溶液采集管。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非常好的地下水污染修复效果,能够有效地改善我国水污染的严峻现状。
-
公开(公告)号:CN202849197U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220257233.6
申请日:2012-06-01
Applicant: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 轻工业环境保护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受污染地下水深度净化组合脱氮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曝气生物流化池、一级潜流湿地和二级潜流湿地。净化过程中由提升泵提升污染地下水至曝气生物流化池,在硝化微生物的作用下污染水中的大部分氨氮在曝气过程中直接氧化为硝态氮;污水进入一级潜流湿地,在好氧条件下剩余的氨氮进一步氧化为硝态氮;随后,污水进入二级潜流湿地,在厌氧条件下完成反硝化作用,硝态氮还原成氮气。该系统针对受垃圾渗滤液污染地下水中有机物和氨氮含量高的水质特点,将曝气生物流化池-人工湿地技术相结合,净化后氨氮的去除率达99%以上,硝酸盐出水浓度小于5mg/L,污染的地下水通过处理后其氨氮和硝酸盐浓度完全满足饮用水水质标准。
-
公开(公告)号:CN108114976B
公开(公告)日:2021-10-15
申请号:CN201711374015.4
申请日:2017-12-19
Applicant: 轻工业环境保护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修复污染土壤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微生物强化修复菌剂与污染土壤混合,所述微生物强化修复菌剂包括菌液及其吸附剂,所述菌液选自分枝杆菌、假单胞菌及芽孢杆菌菌液,所述吸附剂选自蘑菇渣、稻壳及秸秆;将所述混合后的污染土壤堆置、翻抛,进行微生物强化降解处理;将所述微生物强化降解处理后的污染土壤与H2O2溶液混合,进行化学氧化处理。本发明将化学氧化技术置于微生物修复之后,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微生物修复的降解效果,而且能够减少化学氧化剂的使用量,以联合修复的形式进行两种技术的互补,该方法具有见效快、成本低、可扩展性强的优势,可广泛应用于有机污染场地的土壤修复与治理。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