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静态和行驶条件下新车中VOCs含量的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223729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211651807.2

    申请日:2022-12-21

    IPC分类号: G01N33/00 G01M17/00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静态和行驶条件下新车中VOCs含量的评估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取新生产的车辆作为待试验对象;选择静态作为车辆的试验状态,分别在环境试验箱和阳光条件下收集车辆内部空气样品,获取空气中VOCs的浓度和类型;选择行驶作为车辆的试验状态,收集车辆内部空气样品,获取空气中VOCs的浓度和类型;根据静态和行驶条件下空气中VOCs的浓度和类型评估新车内的空气质量。本发明方法分别在静态和行驶条件下测量和识别典型VOCs的浓度和类型,评估新车在不同条件下的空气质量水平,通过评估结果来反映车内的空气质量,为车内空气质量的全面治理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支持。

    双轴仿毛发传感器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895067A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210564844.3

    申请日:2022-05-23

    IPC分类号: G01P5/24 G01P15/00 B81B7/02

    摘要: 本发明涉及微纳机械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轴仿毛发传感器。该双轴仿毛发传感器包括依序连接的毛发结构、导向机构层、放大机构层和底层信号层;导向机构层,设有第一动平台,第一动平台连接于毛发结构的根部,第一动平台连接有约束单元,约束单元能沿X轴方向和Y轴方向对第一动平台施加约束;放大机构层,设有第二动平台,第二动平台与第一动平台连接,第二动平台的周围设有若干组多级放大单元,各组多级放大单元分别连接有谐振器;底层信号层,与各个谐振器信号连接。该双轴仿毛发传感器能有效降低传感器的系统结构复杂度,并提高对外界信息的感知灵敏度,进而实现对流速、加速度等物理量的高灵敏度检测。

    双轴仿毛发传感器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895067B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210564844.3

    申请日:2022-05-23

    IPC分类号: G01P5/24 G01P15/00 B81B7/02

    摘要: 本发明涉及微纳机械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轴仿毛发传感器。该双轴仿毛发传感器包括依序连接的毛发结构、导向机构层、放大机构层和底层信号层;导向机构层,设有第一动平台,第一动平台连接于毛发结构的根部,第一动平台连接有约束单元,约束单元能沿X轴方向和Y轴方向对第一动平台施加约束;放大机构层,设有第二动平台,第二动平台与第一动平台连接,第二动平台的周围设有若干组多级放大单元,各组多级放大单元分别连接有谐振器;底层信号层,与各个谐振器信号连接。该双轴仿毛发传感器能有效降低传感器的系统结构复杂度,并提高对外界信息的感知灵敏度,进而实现对流速、加速度等物理量的高灵敏度检测。

    非分光红外气体传感器
    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8995138U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223051700.2

    申请日:2022-11-16

    IPC分类号: G01N21/3504 G01N21/01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检测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非分光红外气体传感器,包括:红外光源、滤光片、气室、检测器、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所述红外光源、所述滤光片、所述气室以及所述检测器同轴线依次排布,所述第一支座套设在所述红外光源、所述滤光片以及所述气室的第一端的外部,所述第一支座设有进气口,所述第二支座套设在所述气室的第二端以及所述检测器的外部,所述第二支座设有出气口,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均与所述气室连通,其中,所述气室为伸缩管。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非分光红外气体传感器,通过将气室设置为伸缩管,可使红外光源与检测器之间的光学路径具有多种长度,从而能够提供多种分辨率,提高了非分光红外气体传感器的检测精度。

    基于物联网的环境监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7058894U

    公开(公告)日:2022-07-26

    申请号:CN202220672677.X

    申请日:2022-03-25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环境监测装置,该装置通过设置支架和控制箱,支架上设有至少两组监测单元,每组监测单元具有相对于地面不同的高度;控制箱设于支架底端,控制箱内设有控制单元,控制单元与监测单元连接,用于接收监测单元的检测数据;控制箱内设有物联网模块,物联网模块与控制单元连接,用于将监测单元的检测数据传输至云端。该装置可有效获取不同高度的环境差数据,进而实现对环境特性的有效辨识;物联网模块将检测数据上传到云端,实现远程实时监控,为实验装备的设计、使用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实现了智能化、简单化,减少了人力成本的投入,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