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956667A
公开(公告)日:2019-07-02
申请号:CN201711439264.7
申请日:2017-12-26
Applicant: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IPC: C03C8/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高温耐碱腐蚀玻璃涂层及其制备方法。该玻璃涂层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玻璃原料制成,玻璃原料组成为:50~70%的二氧化硅、5~20%的氧化钙、5~20%的氧化钡、1~10%的二氧化锆、5~10%的三氧化二铝、1~10%的三氧化二硼、1~5%的氧化镁、1~5%的氧化铍或氧化锌。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比例称取所需原料,熔融后,水淬得到玻璃料渣,将玻璃料渣研磨、筛分得到玻璃粉末;(2)配制悬涂液;(3)配制玻璃涂料;(4)进行玻璃浆料涂覆;(5)将涂覆后的工件升温至400~700℃,保温0.5~5h;随后再升温至1100~1300℃,保温0.5~5h,最后降温至室温得到耐碱腐蚀玻璃涂层。本发明的玻璃涂层能够耐1100℃以上高温且耐碱腐蚀,可应用于高温腐蚀性的苛刻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09868390A
公开(公告)日:2019-06-11
申请号:CN201711265749.9
申请日:2017-12-04
Applicant: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稀土-镍基AB2型储氢合金材料及制备方法。该储氢合金材料的化学式组成为Y1-aDaNixAlyEz,其中0<a≤0.6,1≤x≤2,0<y≤1,0<z≤0.5,1.9≤x+y+z≤2.3,D为La、Ce、Pr、Nd、Sm、Gd、Zr、Ti、Mg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E为Co、Mn中的一种或两种。其制备方法为:将纯金属块体材料按化学式组成进行配料;将配好的原料放入真空感应炉坩埚中烘烤除气,抽真空,充入惰性气体作为保护气体;熔炼至合金完全熔化后,精炼,冷却后得到合金铸锭;合金铸锭翻面,反复熔炼2~3次;将所得合金铸锭置于真空或充有氩气气氛的容器中,进行退火处理,获得退火合金铸锭。本发明能够使合金在较高吸放氢容量下,减少氢致非晶化,使电化学性能得到较大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06594518B
公开(公告)日:2018-11-20
申请号:CN201611072667.8
申请日:2016-11-28
Applicant: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3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高效换热的金属氢化物储氢装置,属于储氢技术领域。该装置由阀门、保护罩、上盖、密封胶垫、螺栓螺母、外壳、储氢瓶体、储氢合金、导气管、缺角方形翅片管、隔离板、氢气管路、卡套组、瓶口接头、瓶口密封垫、瓶体固定螺母、瓶体密封垫、过滤片、循环水出入口组成,其中多个缺角方形翅片管套置于储氢瓶体外围,与隔离板之间形成循环水的通道,缺角方形翅片管所缺失的一个角作为循环水的通路。本发明的金属氢化物储氢装置结构简单,制造加工容易,与现有相类似的金属氢化物储氢装置相比具有更佳的换热效果和更优异的放氢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6801177B
公开(公告)日:2018-08-28
申请号:CN201510828067.9
申请日:2015-11-25
Applicant: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V‑Fe系固溶体型储氢合金及其制备方法。该储氢合金的化学式为(VuFev)100‑x‑yTixMy‑Rez,其中x、y、z分别表示Ti、M、Re的原子数,x=5‑30,y=0‑10,z=1‑3,u、v分别为V、Fe在V‑Fe中间合金中的原子数百分比,u+v=1,u/v=5‑6;M为Cr、Mn、Fe、Co、Ni、Mo、W、Ta、Nb和Al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Re代表稀土元素。其制备方法是:按照储氢合金中合金元素之间的化学计量比配料;采用真空非自耗电弧炉或真空感应炉在氩气保护下熔炼;铸态合金在惰性气体保护下于退火处理。本发明大幅降低了钒基储氢合金成本,有效改善了合金的吸放氢动力学、循环寿命,从而提高了材料的综合储氢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8240552A
公开(公告)日:2018-07-03
申请号:CN201611225395.0
申请日:2016-12-27
Applicant: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Abstract: 一种快响应储氢罐及其制作方法,包括外壳和内壳,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上盖板和下盖板;该内壳外周面依次套设有支撑管和过滤管;该过滤管与该外壳之间填充有储氢合金粉末床体,上端设有环形的过滤板,该过滤板与该上盖板之间具有流动间隙;该外壳顶部设有换热上壳,底部设有换热下壳;该换热上壳和换热下壳内均具有换热腔,各换热腔均设有通向外部的换热口;该第二环形空间设有若干竖向的换热管,各换热管上端依次穿过该过滤板和上盖板,连通至该换热上壳的换热腔,各换热管下端穿过该下盖板连通至该换热下壳的换热腔;该上盖板和换热上壳穿设有氢气管,该氢气管与该流动间隙连通。本发明具有快速的吸放氢性能和高的换热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5783296B
公开(公告)日:2018-06-15
申请号:CN201410818289.8
申请日:2014-12-24
Applicant: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孔吸氢元件及其在太阳能集热管中的安装方法。该多孔吸氢元件包括具有孔隙的容器,以及填充在该容器中的吸氢材料颗粒,吸氢材料颗粒的最小粒径大于容器孔隙的过滤精度。其在太阳能集热管中的安装方法为:在吸氢元件的封盖边缘焊接用于与集热管端部波纹管焊接的触片,将吸氢元件整体置于真空夹层内,其端盖边缘的触片与波纹管内壁相接触,吸氢元件不与外侧波纹管以及内侧的内管相接触,同时吸氢元件安装位置不暴露在外波管外。该吸氢元件可以使吸氢材料的吸氢性能得到充分发挥,同时能够避免吸氢材料颗粒的脱落。该吸氢元件用于太阳能集热管,在较低的温度下工作,保证了吸氢容量,同时具有较高的吸氢动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8154950A
公开(公告)日:2018-06-12
申请号:CN201711251421.1
申请日:2017-12-01
Applicant: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NiO/质子电解质复合薄膜电极结构及其制备方法,该体系以多孔材料为基底,其上依次覆有氧化物陶瓷隔离层和复合电极层,实现了复合电极的薄膜化。隔离层的加入能有效降低或阻隔多孔基底和复合薄膜电极层之间的元素扩散,保证电极层的完整性。复合电极采用与电解质层相同体系的粉体,有利于与后续电解质层保持一致性,减小膜层之间的界面效应。浆料涂覆法能得到较薄的复合电极层,有利于降低扩散电阻,提高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147668A
公开(公告)日:2018-06-12
申请号:CN201611095280.4
申请日:2016-12-02
Applicant: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3C10/0036 , C04B41/5023 , C04B41/87 , C04B41/4539 , C04B41/007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陶瓷/金属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材料领域。具体为一种微晶玻璃涂层,该微晶玻璃涂层的原料组成为:20~30质量份的二氧化硅,1~10质量份的三氧化二铝,1~10质量份的氧化钙,1~5质量份的氧化镁,1~5质量份的碳酸钡,1~5质量份的碳酸钠,和1~5质量份的碳酸钾。它的制备方法包括玻璃粉末制备、玻璃浆料配制、玻璃浆料涂覆以及微晶玻璃涂层的晶化处理的步骤。本发明采用优化的偶联剂配方进行玻璃浆料配制,浆料分散度及粘度均适于进行陶瓷表面的浆料涂覆;采用提拉法进行浆料涂覆,具备复杂表面涂覆制备能力,且工艺简单易行,涂层均匀度高。该方法成本较低,涂层与基体结合牢固,具有优良的保护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6594518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611072667.8
申请日:2016-11-28
Applicant: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321 , F17C11/005 , F17C13/00 , F17C2221/012 , F17C226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高效换热的金属氢化物储氢装置,属于储氢技术领域。该装置由阀门、保护罩、上盖、密封胶垫、螺栓螺母、外壳、储氢瓶体、储氢合金、导气管、缺角方形翅片管、隔离板、氢气管路、卡套组、瓶口接头、瓶口密封垫、瓶体固定螺母、瓶体密封垫、过滤片、循环水出入口组成,其中多个缺角方形翅片管套置于储氢瓶体外围,与隔离板之间形成循环水的通道,缺角方形翅片管所缺失的一个角作为循环水的通路。本发明的金属氢化物储氢装置结构简单,制造加工容易,与现有相类似的金属氢化物储氢装置相比具有更佳的换热效果和更优异的放氢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5813249A
公开(公告)日:2016-07-27
申请号:CN201410852489.5
申请日:2014-12-31
Applicant: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IPC: H05B6/06
Abstract: 一种性能测试用吸氢元件激活装置和方法,包括高频感应加热机、加热线圈、温度测量装置和吸氢元件,配设升降台,加热线圈与高频感应加热机随升降台同步上下移动,更可配可实时采集温度和距离数据并加分析以输出控制信号用以调节高频感应加热机电流强度及加热线圈与吸氢元件间距离的控制器。方法是:初始时将加热线圈与吸氢元件距离固定,选恒定升温速度、保温温度及保温时间后启动吸氢元件激活,利用控制器获取即时温度和高度信息,调取控制器中预存的吸氢元件标准VDT相图,与所获温度值加以分析比较后输出控制信号,以适时调节加热线圈高度和高频感应加热机电流强度,直至达保温温度和保温时间。使用本激活方式可使激活的吸氢元件获得更好的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