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65224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745892.8
申请日:2024-12-02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北京林业大学 , 中国水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沉淀装置和固液分离装置,涉及固液分离技术领域,沉淀装置包括多组斜板组和隔板,多组斜板组依次设置,每组斜板组包括两个平行且具备间隔的斜板,所有的斜板的倾斜角度相同,任意相邻的两个斜板之间的间距均相同,每组斜板组中的两个斜板之间形成平流通道,任意相邻的两组斜板组之间均形成一个排泥通道,平流通道水平方向上的两端分别为进水口和出水口;排泥通道水平方向上的两端由挡水结构封闭;各平流通道中固定有多个隔板,所有的隔板均相互平行设置,隔板与斜板垂直,每相邻的两个隔板以及两个隔板之间的斜板形成一个平流管;各平流管的底部均设置有排泥窗口。本发明制作方便且沉淀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114870814B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210383734.7
申请日:2022-04-11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性ZIF‑8@MXene/CA复合多孔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步骤包括:以D‑组氨酸为手性配体制备手性ZIF‑8,加入刻蚀剥落的Ti3C2‑MXene制备出手性ZIF‑8@MXene材料,再加入羧甲基纤维素钠和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使聚合物功能化,最后冷冻干燥得到手性ZIF‑8@MXene/CA材料。本方法反应条件温和、工艺简单,制备出的复合多孔材料比表面积大、选择性高、力学性能稳定,可用作手性化合物的固相萃取整体柱。
-
公开(公告)号:CN110179993A
公开(公告)日:2019-08-30
申请号:CN201910531346.7
申请日:2019-06-19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A61K47/61 , A61K9/51 , A61K31/366 , A61K31/4745 , A61K31/7048 , A61K31/715 , A61P35/00 , C08B3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pH/氧化还原双重响应的灵芝多糖基结合物载药纳米粒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灵芝多糖基结合物由芦丁、苯硼酸、灵芝多糖、二硫代二丙酸和双氢青蒿素化学连接形成芦丁-苯硼酸-灵芝多糖-二硫代二丙酸-双氢青蒿素,灵芝多糖作为亲水段,芦丁、双氢青蒿素为疏水段,芦丁-苯硼酸-灵芝多糖-二硫代二丙酸-双氢青蒿素结合物在水溶液中自组装包载10-羟基喜树碱以形成载药纳米粒子。
-
公开(公告)号:CN109796305A
公开(公告)日:2019-05-24
申请号:CN201910111956.1
申请日:2019-02-13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采用复合型催化剂制备环己醇的方法,属于能源化工技术领域。首先将氨水、表面活性剂和水混合,并缓慢加入钛酸丁酯和正硅酸乙酯,室温下搅拌,真空干燥生成凝胶后研磨,得到钛硅载体;将两种金属盐与钛硅载体置于正己烷中搅拌,对所得混合液进行离心、干燥、焙烧,冷却后的试样置于氢氧化钠溶液中搅拌,然后对混合液离心、水洗、干燥后将试样放入烧结炉中,高温、通氢气还原,得非负载型催化剂。将该催化剂和苯酚-正庚烷溶液放入反应釜中,在氢压力1~5MPa,温度60~120℃下反应,最终得到环己醇。该方法采用非负载型金属基催化剂,原料廉价,催化剂金属含量高,原料转化率高,产物选择性好,其催化效率比传统催化剂提高了数十倍。
-
公开(公告)号:CN104772165B
公开(公告)日:2018-09-11
申请号:CN201510168261.9
申请日:2015-04-11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ZIF‑8材料的加氢催化剂及其合成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将硝酸锌、2‑甲基咪唑和表面活性剂用甲醇溶解,在20~60℃下搅拌反应1~6h后静置10~18h,得到浑浊溶液。(2)对浑浊溶液进行离心处理,沉淀物用甲醇洗涤后,放在烘箱中干燥得到ZIF‑8载体。(3)将过渡金属盐用水溶解后浸渍在ZIF‑8载体上,放入马弗炉内焙烧,得到基于ZIF‑8材料的加氢催化剂。该催化剂可用于制备生物柴油,其方法为:将基于ZIF‑8材料的加氢催化剂放入固定床反应器中还原,再将植物油通入反应器中,在空速0.9~3.6h‑1,氢分压2~4MPa,温度300~400℃条件下进行加氢裂解反应,最终得到生物柴油。该方法合成的基于ZIF‑8材料的加氢催化剂的催化效率比传统的氧化铝催化剂提高了几十倍。
-
公开(公告)号:CN108097317A
公开(公告)日:2018-06-01
申请号:CN201711293938.7
申请日:2017-12-08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B01J31/22 , C07D333/48 , C07D333/54 , C07D333/76
Abstract: 一种采用g‑C3N4/MIL‑125(Ti)催化剂对噻吩类硫化物光催化氧化的方法,属于催化剂合成技术领域。先通过焙烧三聚氰胺得到g‑C3N4,再通过水热法合成g‑C3N4/MIL‑125(Ti)催化剂,该催化剂能够应用于噻吩类硫化物光催化氧化反应。本发明制得的g‑C3N4/MIL‑125(Ti)催化剂,具有比表面积大,活性位点多的特点,并且该催化剂制备方法简单,催化活性强,催化剂稳定性好,有望实现工业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7899571A
公开(公告)日:2018-04-13
申请号:CN201711099098.0
申请日:2017-11-09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B01J23/46 , B01J37/08 , B01J37/16 , C07C29/141 , C07C33/0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3/464 , B01J37/086 , B01J37/16 , C07C29/141 , C07C33/025
Abstract: 一种Rh/ZrO2@C加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催化剂合成技术领域。首先通过水热法制备MOF(Zr),然后经过高温焙烧得到ZrO2@C,最后通过浸渍铑源溶液和还原处理得到Rh/ZrO2@C加氢催化剂,该催化剂可以应用于香草醛的加氢催化反应。本发明制得的Rh/ZrO2@C加氢催化剂,能够提高Rh的分散性,为加氢反应提供更多的金属活性位点,并且制备方法简单,催化活性强,稳定性好,有望实现工业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7699277A
公开(公告)日:2018-02-16
申请号:CN201711108492.6
申请日:2017-11-09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0G45/10 , B01J31/1691 , B01J35/0073 , B01J35/023 , B01J35/10 , B01J2531/37
Abstract: 一种采用Pt@MOF(La)-RGO催化剂对生物油基酚类化合物加氢脱氧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一)合成Pt@MOF(La)-RGO催化剂:先合成MOF(La),再制备MOF(La)-GO,最后得到Pt@MOF(La)-RGO催化剂。(二)将Pt@MOF(La)-RGO催化剂、生物油基酚类化合物和去离子水放入间歇反应器中,在料液比0.01~0.1,氢分压0.5~2MPa,温度50~200℃条件下进行加氢脱氧反应,最终得到加氢脱氧产物。该方法制得的催化剂比表面积大,原料转化率高,产物选择性好,催化性能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05536708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510995702.2
申请日:2015-12-28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0/20 , B01J20/226 , B01J2220/46 , B01J2220/4806 , B01J2220/48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和碳纳米管的新型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碳纳米管通过化学改性使管外壁连接有有机配体官能团,使改性后的碳纳米管可以和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由金属离子和有机配体官能团通过配位键合作用复合,从而得到一种新型多孔复合材料。碳纳米管通过羧基化、酰氯化和酰胺化三步反应得到接有二元有机酸的碳纳米管,其与二元有机酸单体和金属盐单体混合,通过溶剂热合成法制备所述复合材料。该材料结合两类多孔材料的特性,表现出更优的吸附分离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5457602A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510995701.8
申请日:2015-12-28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0/205 , B01J20/226 , B01J2220/46
Abstract: 一种具有微孔结构的新型纳米复合材料、制备及应用,该纳米复合材料包括具有三维微孔结构的ZIF-8型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和具有纳米孔径的CNTs,由羧基化的CNTs、2-甲基咪唑单体和Zn金属盐在溶剂中混合搅拌而制备。CNTs外壁多带有的羧基和2-甲基咪唑可分别与Zn金属盐配位络合,形成具有多种孔结构的微孔材料。本发明的最大特征在于通过不同制备方法实现对该复合材料的可控制备,以得到最佳吸附性能的微孔材料,可从水中快速、高效除去有机污染物。本发明的纳米复合材料因其微孔结构适用于选择性吸附分离,且该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具备可控性、可进一步应用于其他新型纳米复合材料。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