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意图的智能流量控制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675701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605079.6

    申请日:2023-11-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意图的智能流量控制系统及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意图管理层、网络管理层和数据转发层;所述意图管理层用于获取网络用户或网络代理服务器的用户意图,进行网络用户或网络代理服务器的用户意图的配置、管理和转译,得到转译后的转发申请指令;所述网络管理层用于根据转译后的转发申请指令以及网络当前状态进行优化实现,生成用户意图相应的网络转发指令;所述数据转发层由若干转发单元互连组成,所述转发单元用于接收并存储所述网络管理层下发的网络转发指令,并对所有经过的数据包进行匹配过滤,执行与数据包相匹配的网络转发指令,本发明可以广泛应用于通信与网络技术领域中。

    MAC层封装方法及装置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450875B

    公开(公告)日:2020-02-07

    申请号:CN201811237846.1

    申请日:2018-10-2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nventor: 晏坚 吴昊 李建华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MAC层封装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网络层发送的业务流数据,并基于本地预设业务流属性表确定业务流数据的目标业务流属性;基于目标业务流属性按照预设定义对业务流数据进行第一封装,得到原始MAC帧;基于目标封装方式对原始MAC帧进行第二封装,得到物理帧,该物理帧无需填充。在本实施例中,既能实现定长封装,又能实现变长封装,普适性好,并且封装得到的物理帧无需填充,提高了传输效率,缓解了现有的MAC层封装得到的物理帧传输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

    一种两自由度转动刚柔混联聚光器支撑架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6301177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743929.2

    申请日:2016-08-2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47 H02S20/32

    Abstract: 一种两自由度转动刚柔混联聚光器支撑架机构,其包括聚光器、动平台、机架、被动杆、第一卷扬机、第二卷扬机、第三卷扬机、第一钢丝索、第二钢丝索和第三钢丝索。动平台上设有第一绳索扣、第二绳索扣和第三绳索扣;三个卷扬机分别通过三条钢丝索连接动平台上的三个绳索扣;被动杆包括虎克铰和支撑杆,支撑杆的一端通过虎克铰连接到动平台的中心,支撑杆的另一端固接在机架上。本发明通过驱动三台卷扬机收放连接于动平台上的三条钢丝索,可实现聚光器的两自由度转动,从而完成跟踪太阳运动;该机构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机构对称,可模块化,制造成本低。

    甲烷氧化混合菌的保存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638631A

    公开(公告)日:2010-02-03

    申请号:CN200910092357.6

    申请日:2009-09-07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甲烷氧化混合菌的保存方法。本发明的方法中,包括将甲烷氧化混合菌菌体置于-70℃~-80℃冻存的步骤。本发明提供的保存甲烷氧化混合菌的方法没有引入其他碳源,可以稳定地保持混合菌群的结构和功能,并且操作方便,需要使用时,将冻存的菌体倒入培养基中培养即可。本发明将在甲烷氧化混合菌的保存及其工业化应用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种利用等离子体对微生物进行诱变育种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624591A

    公开(公告)日:2010-01-13

    申请号:CN200810116220.5

    申请日:2008-07-07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等离子体诱变微生物的方法,是用以中性活性粒子为作用粒子的等离子体射流辐照待诱变微生物,得到突变的微生物。本发明方法中,起主要诱变作用的是等离子体射流中的中性活性粒子,具有以下优点:得到的正向突变菌株活性更高,生产目标产物的能力更强,遗传稳定性高;诱变周期短、诱变效率高;可诱变微生物种类丰富,如原核微生物、真核微生物、古细菌等,既可以是微生物菌落,也可以是菌悬液或者孢子悬浮液;处理后的微生物不需要避光培养,进一步简化了实验操作;整个操作简单、安全、无污染,设备和实验成本低等特点,将在工业微生物诱变育种领域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株发孢甲基弯菌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1397543A

    公开(公告)日:2009-04-01

    申请号:CN200710175425.6

    申请日:2007-09-29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发孢甲基弯菌及其应用。本发明所提供的发孢甲基弯菌为发孢甲基弯菌(Methylosinus trichosporium)LEB-5,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2173。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生产甲烷单加氧酶的方法即发酵发孢甲基弯菌(Methylosinus trichosporium)LEB-5 CGMCC No.2173得到甲烷单加氧酶。本发明的发孢甲基弯菌(Methylosinus trichosporium)LEB-5 CGMCC No.2173生长速度快、遗传稳定性高,而且易于培养、培养效率高,能以甲烷为唯一碳源和能源产生具有高酶活的甲烷单加氧酶。本发明用发孢甲基弯菌(Methylosinus trichosporium)LEB-5 CGMCC No.2173生产甲烷单加氧酶的方法,克服了目前甲烷氧化菌利用甲烷效率低、生长速度慢、含有的甲烷单加氧酶的催化活性不高等问题,在天然气利用、大宗化学品生产、生物材料开发、瓦斯气体治理、环境污染物的生物修复等方面将会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甲烷氧化菌的培养方法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392072C

    公开(公告)日:2008-06-04

    申请号:CN200510137456.3

    申请日:2005-12-3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甲烷氧化菌的培养方法。该方法是在常规培养甲烷氧化菌的培养基中添加经甲烷饱和的油酸;其中,当对甲烷氧化菌进行液体培养时,将经甲烷饱和的油酸直接加入培养基中,经甲烷饱和的油酸在培养基中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1-20%;当对甲烷氧化菌进行固体培养时,将经甲烷饱和的油酸涂布在固体培养基表面,涂层的厚度为0.5-3mm。与常规培养方法相比,本发明的方法可以成倍地提高甲烷氧化菌的生长速度,最高达50倍。在用该方法对甲烷氧化菌进行固体平板培养时,不再需要频繁地给固体平板补充甲烷气体,菌体的生长速度也得到显著提高。本发明将在甲烷氧化菌及其相关产品的工业化生产中发挥巨大作用,应用前景广阔。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