耦合跨季节土壤蓄热的超算中心余热和太阳能供暖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789758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721510.9

    申请日:2022-12-30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耦合跨季节土壤蓄热的超算中心余热和太阳能供暖系统,涉及跨季节土壤蓄热和供暖技术领域。它包括超算中心余热模块、太阳能模块、地源热泵供热模块、地埋管群和用户端,超算中心余热模块、太阳能模块和地源热泵供热模块均通过管路分别与地埋管群和用户端相连通,供暖系统在非供暖季能够将超算中心余热与太阳能收集起来储存到地埋管群中,待供暖季通过地源热泵供热模块从土壤中取热提温后再用于供暖,供暖系统在供暖季还可以将超算中心余热和太阳能收集起来直接用于供暖,供暖系统不仅可以实现超算中心余热和太阳能的全年充分利用,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还可以解决煤炭等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满足了节能减排的需求。

    一种温室大棚太阳能加温系统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028253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0758725.5

    申请日:2018-07-11

    IPC分类号: F24D11/00 F24D15/02 F24D19/1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温室大棚的太阳能加温系统,包括太阳能集热蓄热单元、土壤源热泵跨季节蓄热供暖单元、温室大棚末端加温单元、太阳能光伏发电单元以及运行监测与控制单元。在运行监测与控制单元的控制下,各子单元联动有序运行,实现太阳能光热“昼存夜用”和“夏存冬用”、加温系统用电“自给自足”,以及加温系统运行调节“无人值守”。本发明可有效解决现有温室大棚加温能力有限,加温系统运行不稳定、运行费用高等问题,可实现温室大棚低成本清洁稳定加温供暖,并具有耕地资源空间利用率高、环境友好、易于规模化推广等优点。

    太阳能集热散热装置和发电系统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571830A

    公开(公告)日:2018-09-25

    申请号:CN201810108806.0

    申请日:2018-02-05

    摘要: 本申请涉及发电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太阳能集热散热装置和发电系统。太阳能集热散热装置包括反射镜和金属管,反射镜的一侧面形成为反射面,反射镜的相对的另一侧面覆盖有散热薄膜,金属管通过导热支架连接在另一侧面上。白天集热、蓄热与发电同时进行,夜间散热薄膜能够通过辐射散热,使得金属管中流动的冷却介质的热量通过导热支架被散热薄膜辐射而被冷却,以使得设置有该太阳能集热散热装置的发电系统能够在夜间制冷、蓄冷与发电同时进行,而蓄冷的冷量则可以在白天对发电系统中的做功介质进行冷却,这样,可以利用辐射冷却不需要消耗外界能量就能有效降温的冷却方式以充分利用捕集的二氧化碳,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提高环境质量。

    一种并联蒸发冷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8019299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248218.2

    申请日:2024-03-05

    IPC分类号: H05K7/20

    摘要: 本发明涉及并联蒸发冷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设备,属于蒸发冷却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供液模块、冷却模块和调控模块,储液罐、工质泵、预热器、冷却模块和冷凝器依次循环连接,冷却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气液混合腔、多支路并联相变冷板和均压腔,预热器直接与气液混合腔相连,形成第一分支管路,预热器通过气泡发生器与气液混合腔相连,形成与第一分支管路并联的第二分支管路;调控模块包括传感器、执行器和控制装置,控制装置用于生成控制指令发送至执行器,以控制并联蒸发冷却系统的参数。通过本发明,有助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蒸发冷却系统的冷端温度一致性差、均温性差以及工质流量超调导致相变冷却难以启动,造成的局部超温的问题。

    微通道蒸发冷却器及微通道蒸发冷却强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739722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410126790.1

    申请日:2024-01-30

    IPC分类号: F28D15/02 F28F13/00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通道蒸发冷却器,涉及换热设备及强化传热技术领域,该种微通道蒸发冷却器,流体经流体进口到达均匀微通道受热发生气液相变,在均匀微通道的出口经气泡分割混合器使大气泡分割成小气泡,强化两相对流效应,气泡分割混合器产生的两相混合物,因非均匀微通道的界面效应,在非均匀微通道入口处对气泡进行筛选,形成了窄通道内以小气泡、液相为主,宽通道以大气泡和气相流动为主的流动结构,并在窄通道内发生小气泡的生长和新气泡的核化,在宽通道内大气泡合并迅速经过弹状流到环状流,通过气液分割强化两相流和宽窄通道中实现气液分离流动,提升蒸发冷却器的临界热流和流动稳定性。

    一种脉动气流强化受限空间换热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628973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691702.4

    申请日:2023-12-11

    IPC分类号: F28F27/02

    摘要: 本申请提供一种脉动气流强化受限空间换热系统及方法。其中,依据傅里叶级数展开原理设计了可实现任意波形脉动气流的脉动气流发生装置,脉动气流与扰流肋通道、微尺度多孔结构相结合,实现对受限空间近壁区流场和微尺度多孔结构内流场的协同调控,改善扰流肋区域附近的换热局限,有效强化受限空间内对流换热性能,从而提升受热壁面冷却散热能力,同时提高壁面温度均匀性。

    发电系统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361163B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1711264847.0

    申请日:2017-12-05

    IPC分类号: F03G6/06 F01K25/00 F24S10/95

    摘要: 本申请涉及发电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发电系统。发电系统包括集热系统、传热系统和发电动力输出系统,其中,所述集热系统和所述传热系统能够进行热交换;所述传热系统包括回热传热子系统和直热传热子系统,其中,所述发电动力输出系统能够与所述回热传热子系统和所述直热传热子系统进行热交换,使得所述发电动力输出系统中的供给的发电做功介质首先与所述回热传热子系统中的回热传热工质热交换,随后与所述直热传热子系统中的直热传热工质进一步热交换,从而减少了传热系统中传热工质的可用能损失,充分利用传热工质传递的热量对发电做功介质进行再热,提升发电效率。

    一种容积式膨胀机的润滑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915783A

    公开(公告)日:2018-11-30

    申请号:CN201810758731.0

    申请日:2018-07-11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容积式膨胀机的润滑系统,将工质泵、蒸发器、容积式膨胀机、冷凝器、储液罐、干燥过滤器依次用管路连接构成有机工质回路,容积式膨胀机进口与出口之间设有旁路,并安装有膨胀机旁路阀门;工质泵出口与容积式膨胀机润滑油进口间用管路连接,并安装润滑油流量调节阀门;容积式膨胀机的传动轴与用能设备连接。选用与工质互溶性良好的润滑油作为系统用润滑油,管内流动介质为有机工质与润滑油的混合物。从工质泵出口直接引出工质与润滑油的液态混合物作为润滑剂和冷却剂,注入容积式膨胀机注油口,对轴承等部件进行润滑、冷却和密封,从而省去了位于膨胀机出口的油气分离器,消除了油气分离器压损对膨胀机做功性能的影响。同时省去独立的润滑油回路及其辅助设备,简化了系统结构,降低设备成本。

    发电系统
    9.
    发明公开
    发电系统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08361163A

    公开(公告)日:2018-08-03

    申请号:CN201711264847.0

    申请日:2017-12-05

    IPC分类号: F03G6/06 F01K25/00 F24S10/95

    摘要: 本申请涉及发电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发电系统。发电系统包括集热系统、传热系统和发电动力输出系统,其中,所述集热系统和所述传热系统能够进行热交换;所述传热系统包括回热传热子系统和直热传热子系统,其中,所述发电动力输出系统能够与所述回热传热子系统和所述直热传热子系统进行热交换,使得所述发电动力输出系统中的供给的发电做功介质首先与所述回热传热子系统中的回热传热工质热交换,随后与所述直热传热子系统中的直热传热工质进一步热交换,从而减少了传热系统中传热工质的可用能损失,充分利用传热工质传递的热量对发电做功介质进行再热,提升发电效率。

    一种均温散热结构及电池组件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810600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410122611.7

    申请日:2024-01-29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均温散热结构及电池组件,涉及电池散热技术领域,解决了电池散热结构冷却效果差,电池易温度不均的技术问题。该均温散热结构包括散热板,散热板具有垂直段和水平段,垂直段和水平段上均设置有蒸发部和冷凝部,垂直段上,蒸发部位于垂直段的相对两侧,用以与电池的侧面接触;水平段上,蒸发部用以与电池底面接触;冷凝部内设置有冷媒通道,冷媒通道内流通有用以与对应蒸发部换热的冷媒。该均温散热结构能够同时对电池的底面和侧面进行散热,当该均热散热结构与电池装配时,可以很好的吸收电池产生的热量,能够有效地对电池进行控温并提高电池温度均匀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