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046345A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510260008.6
申请日:2015-05-20
Applicant: 北京科东电力控制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鞍山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创建电网厂站图的方法。其中,在厂站图绘制阶段,首先导入事先绘制好的厂站图模板,然后根据厂站的实际情况进行微调,获得新的厂站图;在图形入库阶段,将新的厂站图中的元件进行批量入库,完成整个建站过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利用厂站图模板进行厂站图的快速绘制,在图形入库过程中将元件批量入库,从而显著加快了电网技术人员建站的速度,提高了建站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713061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694494.3
申请日:2023-12-12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鞍山供电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东北电力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针对智能电网的可控负荷智能自学习调控策略,属于电力负荷控制领;包含以下步骤:选择一类带有非线性环节的大功率负荷调控模型;建立可控负荷误差调控约束;制定可控负荷调控过程中可控负荷输出的约束条件;补偿负荷调控信息传输时间延迟;实现智能电网下可控负荷的自适应精准快速稳控。本发明的优点是:解决了电力系统中可控负荷在调控过程中精度低、灵活性差的问题,相比于传统负荷调控方法,计算复杂度更低,且能够通过调整参数实时减小负荷调控误差;利用所设计的自适应调控策略补偿负荷调控过程中信息传输时间延迟,进而提高了负荷调控的快速性与稳定性,实现了针对智能电网下的负荷自适应精准调控。
-
公开(公告)号:CN117713062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699117.9
申请日:2023-12-12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鞍山供电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东北电力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多级区域负荷多类型控制方法属于配电网调控技术领域。本发明提出基于省、地市、县等配网多级调控系统的负荷控制信息统一通信技术及调控架构,构建了多级调控系统负荷控制信息平台,统一了跨系统、跨区域的多级负荷控制信息通信传输方案,通过经济成本、环境成本、安全成本约束,以峰谷分时电价及储能系统为决策条件,进行可控负荷多类型目标的优化控制,提升了源‑荷一体化高效协调调度水平,管理容易,负荷调控快速高效。
-
公开(公告)号:CN117829642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311703660.1
申请日:2023-12-11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鞍山供电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东北电力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9 ,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F17/16
Abstract: 电力系统多级负荷多类型控制能力评估方法,属于电力系统运维调度技术领域,本发明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的单点、园区、县区域、地市、全省多级负荷多类型控制能力评估,可以用于评估和比较不同级别的负荷控制能力。该方法综合考虑电网运行稳定性、新能源消纳量、社会效益等因素,并利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进行评估和权重确定。通过本发明方法,可以对单点、园区、县区域、地市、全省范围内的多级负荷多类型控制能力进行评估,从而实现更全面、综合的调度策略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7691579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311687686.1
申请日:2023-12-11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鞍山供电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东北电力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J3/00 , H02J3/38 , G06Q50/06 , G06Q10/0631 , G06Q30/0201 , G06N5/04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考虑电网安全与消纳能力约束的负荷最优调控方法,属于电力系统负荷调控技术领域;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Stackelberg博弈与需求响应的可控负荷智能调控策略,提出了一种三级两层的调度框架,进而建立了孤岛微电网中各个层次参与者的数学模型;利用Stackelberg博弈建立了各层级之间的交互机并对每一级的目标进行优化;基于价格的需求响应方式,建立了一种新的源网侧电价策略,实现促进风光消纳的目的;最后,考虑潮流约束,在IEEE33节点孤岛微电网进行了仿真验证并对博弈前后的各方效益进行评估分析。所提出的负荷调控策略能够平抑峰谷波动、促进电网的供需平衡并增加清洁能源消纳能力实现可控负荷在需求响应过程的灵活调节。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