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567549A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511029961.6
申请日:2015-12-31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50/343 , C12M21/04 , C12M23/58 , C12M29/18 , C12M29/26 , C12M45/06 , C12P3/00 , C12P5/0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降低三阶段发酵系统回流沼液中氨氮浓度的方法,属于废水资源化处理技术领域。该方法将三阶段发酵系统所产发酵残渣固液分离后,发酵液进入发酵液脱氮反应器进行脱氮。脱氮后发酵液根据需要回流至三阶段发酵系统不同反应器内。三阶段发酵系统包含水解发酵罐、产氢发酵罐和产甲烷发酵罐。发酵液脱氮反应器内可通过向发酵液投加镁源,使镁摩尔浓度与原发酵液中磷摩尔浓度之比为1:1-1.2:1;发酵液脱氮反应器内发酵液pH值控制在8.2-8.5;发酵液脱氮反应器内,若进水氨氮浓度低于3000mg/L时,只开启搅拌装置;若高于3000mg/L时,开启曝气装置进行曝气,同时关闭搅拌装置。本发明所述方法可有效降低回流发酵液中氨氮浓度,且可回收鸟粪石沉淀。
-
公开(公告)号:CN105567549B
公开(公告)日:2018-02-23
申请号:CN201511029961.6
申请日:2015-12-31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50/34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降低三阶段发酵系统回流沼液中氨氮浓度的方法,属于废水资源化处理技术领域。该方法将三阶段发酵系统所产发酵残渣固液分离后,发酵液进入发酵液脱氮反应器进行脱氮。脱氮后发酵液根据需要回流至三阶段发酵系统不同反应器内。三阶段发酵系统包含水解发酵罐、产氢发酵罐和产甲烷发酵罐。发酵液脱氮反应器内可通过向发酵液投加镁源,使镁摩尔浓度与原发酵液中磷摩尔浓度之比为1:1‑1.2:1;发酵液脱氮反应器内发酵液pH值控制在8.2‑8.5;发酵液脱氮反应器内,若进水氨氮浓度低于3000mg/L时,只开启搅拌装置;若高于3000mg/L时,开启曝气装置进行曝气,同时关闭搅拌装置。本发明所述方法可有效降低回流发酵液中氨氮浓度,且可回收鸟粪石沉淀。
-
公开(公告)号:CN105349581A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510930094.7
申请日:2015-12-15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50/343 , C12P5/0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中药渣制甲烷和沼渣活性炭的全资源化方法,属于生物质废物资源化利用技术领域。该方法将中药渣粉碎后经碱液预处理,并接种经长期驯化的厌氧污泥,接种比例为1:1(TS比),然后进行厌氧甲烷发酵。获取沼气后的甲烷发酵固体残渣在高温管式炉氮气氛围下通过两步法热解制备沼渣活性炭。本发明探索了一种梯度利用中药渣的方法,利用甲烷发酵后难降解的沼渣制备沼渣活性炭,实现了木质纤维素类药渣的全部资源化利用,不仅节省了制甲烷和活性炭的成本,且减少了沼渣的排放,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5349581B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510930094.7
申请日:2015-12-15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C12P5/02 , C01B32/324 , C01B32/34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中药渣制甲烷和沼渣活性炭的全资源化方法,属于生物质废物资源化利用技术领域。该方法将中药渣粉碎后经碱液预处理,并接种经长期驯化的厌氧污泥,接种比例为1:1(TS比),然后进行厌氧甲烷发酵。获取沼气后的甲烷发酵固体残渣在高温管式炉氮气氛围下通过两步法热解制备沼渣活性炭。本发明探索了一种梯度利用中药渣的方法,利用甲烷发酵后难降解的沼渣制备沼渣活性炭,实现了木质纤维素类药渣的全部资源化利用,不仅节省了制甲烷和活性炭的成本,且减少了沼渣的排放,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4178526B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410461225.7
申请日:2014-09-11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C12P5/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50/343 , Y02P20/5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两相干式混合厌氧发酵产沼气的方法,属于再生能源技术领域。该方法主要包括乙醇预发酵和甲烷发酵,先将一定量的干酵母菌接种到餐厨垃圾中进行乙醇预发酵,然后,将乙醇预发酵后的餐厨垃圾与酒糟按1:1(以VS计)的比例混合,作为后续厌氧发酵的底物,并接种长期驯化的接种污泥,接种比例(污泥:底物(以VS计))为1:1。本发明探索了乙醇预发酵途径优化甲烷厌氧发酵的可能性,并进行了乙醇预发酵实验条件的优化。该方法能够有效减缓厌氧消化过程中的挥发酸抑制问题,显著提高甲烷产量,进而提高能源回收率,又因其操作简单,因此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