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098631A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2011013203.6
申请日:2020-09-23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G01N33/24 , G01N23/04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模拟露天矿排土场边坡可视化破坏过程的试验系统及方法,属于岩土工程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CT扫描系统、模型加载系统、图像采集系统,CT扫描系统包括竖直机架、面阵探测器、X射线发射机、X射线发射孔、转台上部、转台下部、连接件、转台底座、传动轨道槽、定位孔及铁垫,模型加载系统包括模型箱框架、钢化玻璃挡板、边坡模型、承压板、反力架、螺旋千斤顶、千分表、手压泵、手压泵杆、螺丝、连接管及液压加载囊,图像采集系统包括高速摄像机、三角支架及云台。该发明模拟物源为土石混合体的排土场边坡,排土场滑坡滑面形态及边坡滑移破坏模式与均质岩土体有着很大的差别,边坡滑移失稳机理更加复杂。
-
公开(公告)号:CN112098631B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011013203.6
申请日:2020-09-23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G01N33/24 , G01N23/04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模拟露天矿排土场边坡可视化破坏过程的试验系统及方法,属于岩土工程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CT扫描系统、模型加载系统、图像采集系统,CT扫描系统包括竖直机架、面阵探测器、X射线发射机、X射线发射孔、转台上部、转台下部、连接件、转台底座、传动轨道槽、定位孔及铁垫,模型加载系统包括模型箱框架、钢化玻璃挡板、边坡模型、承压板、反力架、螺旋千斤顶、千分表、手压泵、手压泵杆、螺丝、连接管及液压加载囊,图像采集系统包括高速摄像机、三角支架及云台。该发明模拟物源为土石混合体的排土场边坡,排土场滑坡滑面形态及边坡滑移破坏模式与均质岩土体有着很大的差别,边坡滑移失稳机理更加复杂。
-
公开(公告)号:CN115494223A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211386566.3
申请日:2022-11-07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寒区采动断层冻融活化灾变的试验系统,包括控制装置、冻融环境箱、振动台、模型箱和边坡相似材料物理模型;边坡相似材料物理模型内嵌设有与控制装置电连接的水平光纤监测机构、垂直光纤监测机构以及补充传感器机构,边坡相似材料物理模型放置在模型箱内,模型箱放置在振动台上,振动台设置在冻融环境箱内,振动台和冻融环境箱均与控制装置电连接。同时公开了一种基于上述系统的试验方法,实现了冻融循环和工程扰动的加载,模拟了高海拔高寒地区露天矿山冻融循环和爆破地震波扰动耦合作用下断层的活化灾变并诱发边坡失稳的全过程,同时对边坡失稳过程中的位移场、应力场、温度场以及孔隙水压力场的进行全面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5773949A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2310044440.6
申请日:2023-01-30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冻融扰动下断层泥性状劣化的可视化剪切系统,包括控制装置、CT成像装置、爆破振动波加载装置、冻融箱和变角度剪切装置,变角度剪切装置设置在冻融箱内,冻融箱设置在爆破振动波加载装置上,爆破振动波加载装置设置在CT成像装置的转台上。同时公开了一种基于上述系统的试验方法,采用上述一种模拟冻融扰动下断层泥性状劣化的可视化剪切系统及其方法,通过CT成像装置对断层泥结构劣化进行透明化和数字化表征,通过爆破振动波加载装置和冻融箱实现振动波扰动和冻融加载环境的施加,通过变角度剪切装置进行剪切试验,获取不同冻融‑扰动作用后样品的抗剪强度参数,为寒区岩体工程采动灾害防控提供可靠的力学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12067636B
公开(公告)日:2021-10-12
申请号:CN202010852189.2
申请日:2020-08-21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G01N23/0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岩石含冰裂隙的冻胀变形扩展实时监测系统及其监测方法,岩石含冰裂隙的冻胀变形扩展实时监测系统包括CT扫描系统、岩石冻融系统、裂隙变形测量系统和冻胀力测量系统;CT扫描系统包括竖直机架、面阵探测器、X射线发射机、旋转系统和底座;岩石冻融系统包括储水桶、冷冻桶和冷冻循环系统,储水桶位于所述冷冻桶上方,岩石样品置于冷冻桶内,冷冻桶安装在旋转系统上,冷冻循环系统与冷冻桶连接;裂隙变形测量系统和冻胀力测量系统均与岩石样品连接,分别用来测量岩石样品冻结过程中的变形情况和冻胀力变化情况;本发明不仅能够对岩石裂隙的冻胀变形进行测量,还能实时观测冻融循环作用下岩石含冰裂隙的扩展演化细观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5773949B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310044440.6
申请日:2023-01-30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冻融扰动下断层泥性状劣化的可视化剪切系统,包括控制装置、CT成像装置、爆破振动波加载装置、冻融箱和变角度剪切装置,变角度剪切装置设置在冻融箱内,冻融箱设置在爆破振动波加载装置上,爆破振动波加载装置设置在CT成像装置的转台上。同时公开了一种基于上述系统的试验方法,采用上述一种模拟冻融扰动下断层泥性状劣化的可视化剪切系统及其方法,通过CT成像装置对断层泥结构劣化进行透明化和数字化表征,通过爆破振动波加载装置和冻融箱实现振动波扰动和冻融加载环境的施加,通过变角度剪切装置进行剪切试验,获取不同冻融‑扰动作用后样品的抗剪强度参数,为寒区岩体工程采动灾害防控提供可靠的力学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15235880A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210651879.0
申请日:2022-06-09
Applicant: 北京市政路桥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科技大学 , 北京市政路桥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总承包二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坑土体渗流侵蚀破坏测试的可视化试验系统,包括:CT扫描系统;承载系统,设置于CT扫描系统的顶部;三轴加压系统,设置于所述承载系统的内部;控制系统,设置于所述三轴加压系统的顶部;收集系统,设置于所述三轴加压系统的外侧,CT扫描系统包含CT机架、转台、转台底座、X射线发射机、面阵探测器和两个机架托盘,CT机架包含底座和两个支撑杆,两个支撑杆分别对称垂直设置于底座的上表面,转台底座设置于底座的顶部,转台转动设置于转台底座的顶部,两个机架托盘分别设置于两个支撑杆的内侧面上。本发明不仅可直观监测基坑土体试样的渗透侵蚀破坏全过程,还可以实时获取在渗透破坏中土颗粒运动变化的高清CT图像。
-
公开(公告)号:CN114486560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111609329.4
申请日:2021-12-27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低温岩体变频变幅动态剪切声学物理试验系统及试验方法,所述试验系统包括低温控制子系统、动态剪切子系统、声学物理测试子系统和测量与控制子系统,本试验机通过框架系统和环境箱,实现可变频率和可变幅值的疲劳循环剪切试验,同时进行声发射、超声波测试,可以对岩体受剪破裂过程中的震源机制进行反演,也可对岩体变形破裂过程中细观结构的劣化进行声波成像,具有频率、幅值可调,可同时进行声发射、超声波测试,对岩体受剪破裂过程中的震源机制进行反演、对岩体变形破裂过程中细观结构的劣化进行声波成像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067636A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2010852189.2
申请日:2020-08-21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G01N23/0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岩石含冰裂隙的冻胀变形扩展实时监测系统及其监测方法,岩石含冰裂隙的冻胀变形扩展实时监测系统包括CT扫描系统、岩石冻融系统、裂隙变形测量系统和冻胀力测量系统;CT扫描系统包括竖直机架、面阵探测器、X射线发射机、旋转系统和底座;岩石冻融系统包括储水桶、冷冻桶和冷冻循环系统,储水桶位于所述冷冻桶上方,岩石样品置于冷冻桶内,冷冻桶安装在旋转系统上,冷冻循环系统与冷冻桶连接;裂隙变形测量系统和冻胀力测量系统均与岩石样品连接,分别用来测量岩石样品冻结过程中的变形情况和冻胀力变化情况;本发明不仅能够对岩石裂隙的冻胀变形进行测量,还能实时观测冻融循环作用下岩石含冰裂隙的扩展演化细观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213423176U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022113871.8
申请日:2020-09-23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G01N33/24 , G01N23/04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模拟露天矿排土场边坡可视化破坏过程的试验系统,属于岩土工程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CT扫描系统、模型加载系统、图像采集系统,CT扫描系统包括竖直机架、面阵探测器、X射线发射机、X射线发射孔、转台上部、转台下部、连接件、转台底座、传动轨道槽、定位孔及铁垫,模型加载系统包括模型箱框架、钢化玻璃挡板、边坡模型、承压板、反力架、螺旋千斤顶、千分表、手压泵、手压泵杆、螺丝、连接管及液压加载囊,图像采集系统包括高速摄像机、三角支架及云台。该实用新型模拟物源为土石混合体的排土场边坡,排土场滑坡滑面形态及边坡滑移破坏模式与均质岩土体有着很大的差别,边坡滑移失稳机理更加复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