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真空羽流冲击压强和热流密度快速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744506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472390.8

    申请日:2023-11-07

    摘要: 一种发动机真空羽流冲击压强和热流密度快速评估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数值求解N‑S方程和点源法工程经验模型,开展了发动机内外流场分析;通过遍历发动机外流场当地参数,利用动量交换原理和一维绝热流能量方程,给出了当地流动可能对设备上产生的最大冲击压强和最大热流密度。该方法解决了释放分离过程载荷和卫星平台相对位置不确定导致羽流迭代分析工况多、覆盖不全面的问题,可快速开展释放分离过程载荷和卫星平台发动机工作时对对方产生的羽流力热影响评估,该评估结果涵盖了载荷和卫星平台所有相对位置,满足了释放分离方案论证和设计快速迭代的需要,为羽流力热影响规避和防护设计提供分析依据。

    一种红外星探测系统及方法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790837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213456.7

    申请日:2022-09-30

    IPC分类号: G01J1/42 G01J1/02

    摘要: 本发明提出一种红外星探测系统及方法,结合地基与天基探测技术,对红外星持续观测并进行数据积累,降低了地基观测对观测条件的限条件,提高了红外恒星观测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减少了大气和地理位置对观测结果的影响。本发明可实现5×10‑15@SNR=6探测灵敏度和13.5%测量不确定度,相比地基测量装置,探测效果提升显著。本发明通过观测任务设计,可全面保障全天区多颗探测灵敏度在5×10‑15@SNR=6恒星的观测,可实现全球任意位置待定标装置的恒星基准标定,满足在轨观测要求。

    一种基于黑体的星上辐射定标系统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655488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211470.3

    申请日:2022-09-30

    IPC分类号: G01J5/90

    摘要: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黑体的星上辐射定标系统和方法,能够适应导引头在轨随时辐射定标,实现精确的温度控制及数据处理。其中黑体经过发黑处理,保证定标时自身黑体反射带来的内辐射满足定标精度要求;辐射定标系统采用黑体切入导引头光路设计,缩短定标时间;通过处理可将数字量化数量转换为辐射能量,用于导引头温度、焦面温度等对定标精度影响的修正;通过温控组件对黑体全面源进行高精度控温,保证黑体温度的稳定性和均匀性。本发明系统与导引头进行分置安装,并与滑动舱盖进行一体化设计,实现了局促空间下导引头在轨辐射定标和数据处理,支持了导引头在轨成像观测效果,定标系统辐射定标不确定度满足导引头在轨观测精度要求。

    一种舱间分离相对位置与姿态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546204B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610843258.7

    申请日:2016-09-22

    IPC分类号: G01B21/02 G01B21/22 G01C21/12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简易的舱间分离过程相对位置与姿态测量方法,采用拉线式传感器,快速给出舱间分离的相对位置与姿态测量结果,具体包括步骤1:搭建测量系统,将3个拉线式位移传感器a、b、c均匀分布在半径为R的舱段分离面圆周上;其中位移传感器a、b、c包括固定端和活动端,固定端和活动端通过拉线连接且分别安装在相邻两个舱段的分离面上;步骤2:航天器在太空中舱间分离阶段,随着舱段分离的相对位置和相对姿态发生变化,位移传感器的固定端和活动端分离,拉线被拉出,同时活动端记录位移传感器a、b、c的拉线长度la、lb和lc;步骤3:根据la、lb和lc的长度解算出舱段分离的相对位置和相对姿态。

    一种基于返回任务需求的分时多用途遥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547003A

    公开(公告)日:2017-03-29

    申请号:CN201610842886.3

    申请日:2016-09-22

    IPC分类号: G01S19/29

    CPC分类号: G01S19/29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返回任务需求的分时多用途遥测系统。本发明提出的遥测系统,可以根据任务需要,对遥测中控采编单元和RMU的遥测体制进行设计,进而灵活设计不同的遥测组合体制,此外,还可以根据任务分工不同,两种遥测帧的内容可以不同,可以按照每个工作阶段星上设备工作的状态,生成不同格式的遥测帧,根据不同阶段卫星任务的特点对两种遥测体制采取分时调用,最大程度利用测控信道,相对单一的遥测体制,可以有效提高下传遥测的实时性和有效性;返回舱(制动舱和回收舱)两舱分离后,星上总线系统分为两部分,在轨的仪器舱内遥测中控采编单元继续组帧并下传遥测,返回的回收舱内RMU则不再将数据下传。

    一种基于返回任务需求的分时多用途遥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547003B

    公开(公告)日:2019-03-22

    申请号:CN201610842886.3

    申请日:2016-09-22

    IPC分类号: G01S19/29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返回任务需求的分时多用途遥测系统。本发明提出的遥测系统,可以根据任务需要,对遥测中控采编单元和RMU的遥测体制进行设计,进而灵活设计不同的遥测组合体制,此外,还可以根据任务分工不同,两种遥测帧的内容可以不同,可以按照每个工作阶段星上设备工作的状态,生成不同格式的遥测帧,根据不同阶段卫星任务的特点对两种遥测体制采取分时调用,最大程度利用测控信道,相对单一的遥测体制,可以有效提高下传遥测的实时性和有效性;返回舱(制动舱和回收舱)两舱分离后,星上总线系统分为两部分,在轨的仪器舱内遥测中控采编单元继续组帧并下传遥测,返回的回收舱内RMU则不再将数据下传。

    一种舱间分离相对位置与姿态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546204A

    公开(公告)日:2017-03-29

    申请号:CN201610843258.7

    申请日:2016-09-22

    IPC分类号: G01B21/02 G01B21/22 G01C21/12

    CPC分类号: G01B21/02 G01B21/22 G01C21/12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简易的舱间分离过程相对位置与姿态测量方法,采用拉线式传感器,快速给出舱间分离的相对位置与姿态测量结果,具体包括步骤1:搭建测量系统,将3个拉线式位移传感器a、b、c均匀分布在半径为R的舱段分离面圆周上;其中位移传感器a、b、c包括固定端和活动端,固定端和活动端通过拉线连接且分别安装在相邻两个舱段的分离面上;步骤2:航天器在太空中舱间分离阶段,随着舱段分离的相对位置和相对姿态发生变化,位移传感器的固定端和活动端分离,拉线被拉出,同时活动端记录位移传感器a、b、c的拉线长度la、lb和lc;步骤3:根据la、lb和lc的长度解算出舱段分离的相对位置和相对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