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650806B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1811488111.6
申请日:2018-12-06
Applicant: 北京纽维逊建筑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海南)有限公司
IPC: C04B28/04 , C04B28/06 , C04B111/90 , C04B111/70 , C04B111/2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海洋工程用水泥基灌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水泥基灌浆材料按重量百分比计,其原料组成如下:水泥38%~46%;骨料45%~56%;矿物掺合料5%~16%;外加剂0.1%~5%;水8%~12%,且除去水,各组分重量之和为100%。本发明提供的海洋工程用水泥基灌浆材料具有高强、高抗蚀、微膨胀、自密实、高耐久性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海洋工程的灌浆施工。
-
公开(公告)号:CN109650806A
公开(公告)日:2019-04-19
申请号:CN201811488111.6
申请日:2018-12-06
Applicant: 北京纽维逊建筑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海南)有限公司
IPC: C04B28/04 , C04B28/06 , C04B111/90 , C04B111/70 , C04B111/2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海洋工程用水泥基灌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水泥基灌浆材料按重量百分比计,其原料组成如下:水泥38%~46%;骨料45%~56%;矿物掺合料5%~16%;外加剂0.1%~5%;水8%~12%,且除去水,各组分重量之和为100%。本发明提供的海洋工程用水泥基灌浆材料具有高强、高抗蚀、微膨胀、自密实、高耐久性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海洋工程的灌浆施工。
-
公开(公告)号:CN109880102A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910037328.3
申请日:2019-01-15
Applicant: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北京纽维逊建筑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海南)有限公司
IPC: C08G77/24 , C08G77/08 , C09D183/08 , C09D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洋工程混凝土结构涂装防护用渗透型防护剂。所述防护剂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氟硅氧烷单体15%~35%;硅氧烷单体25%~45%;酸性催化剂0.2%~0.7%;醇15%~25%;乳化剂1%~5%;水10%~20%。该海洋工程混凝土结构涂装防护用渗透型防护剂具有优异渗透性能、耐久性能,可以延长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特别适用于海洋工程混凝土结构的涂装防护。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上述海洋工程混凝土结构涂装防护用渗透型防护剂的制备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9880102B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1910037328.3
申请日:2019-01-15
Applicant: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北京纽维逊建筑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海南)有限公司
IPC: C08G77/24 , C08G77/08 , C09D183/08 , C09D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洋工程混凝土结构涂装防护用渗透型防护剂。所述防护剂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氟硅氧烷单体15%~35%;硅氧烷单体25%~45%;酸性催化剂0.2%~0.7%;醇15%~25%;乳化剂1%~5%;水10%~20%。该海洋工程混凝土结构涂装防护用渗透型防护剂具有优异渗透性能、耐久性能,可以延长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特别适用于海洋工程混凝土结构的涂装防护。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上述海洋工程混凝土结构涂装防护用渗透型防护剂的制备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8566909A
公开(公告)日:2018-09-25
申请号:CN201810664253.7
申请日:2018-06-25
Applicant: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海南分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人工鱼礁。该人工鱼礁包括:多个方形礁桩、多个弧形礁桩和穹顶状背壳;所述穹顶状背壳上开设有多个孔;所述多个方形礁桩和多个弧形礁桩均匀地设置在所述穹顶状背壳的底部。本发明中的人工鱼礁具有较好的抗倾覆能力、稳定性和抗沉降能力,可以取得更好的聚鱼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749036B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211087664.7
申请日:2022-06-14
Applicant: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深圳)有限公司 , 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锚固板钢筋搭接连接的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其包括上剪力墙单元和下剪力墙单元;上剪力墙单元内埋设有上型钢;上型钢外伸段的端部设置有上端板;下剪力墙单元内埋设有下型钢;下型钢外伸段的端部设置有下端板;上钢筋外伸段的端部固定设置有上锚固板;下钢筋外伸段的端部固定设置有下锚固板;还包括第一扣板;第一扣板包括连接孔和楔形连接槽;连接时,连接孔套装在下钢筋外伸段的尾部上,通过旋转第一扣板,使得上钢筋外伸段滑入楔形连接槽内;楔形连接槽中心线为以连接孔的中心半径逐渐增大的渐开线形式。本发明极大的提高了两个混凝土单元的之间的抗剪能力和抗拉能力,且便于实施推广,操作简单,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5162364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1087621.9
申请日:2022-09-07
Applicant: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深圳)有限公司 , 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坑支护钢围檩、基坑支护系统及其安装拆卸方法。该基坑支护钢围檩包括两个竖向间隔设置的钢构件;钢构件的侧面间隔设置多个缀板,减轻了钢围檩自重,降低造价,解决了现有钢围檩难以回收、重量较大的问题。同时,通过设置钢围檩标准节与非标准节的方式实现了围檩体系的标准化生产。钢围檩通过花篮螺栓以植入双排钢筋的方式与支护桩连接,改善传统构造中采用牛腿的竖向支撑方式,在保证安全性的同时最大程度节约工期。基坑支护系统中的斜支座和钢支撑之间设置转角可调装置,以调节围檩与钢支撑之间的角度,解决现有钢支撑系统构造中支撑转角不可调的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162364B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11087621.9
申请日:2022-09-07
Applicant: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深圳)有限公司 , 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坑支护钢围檩、基坑支护系统及其安装拆卸方法。该基坑支护钢围檩包括两个竖向间隔设置的钢构件;钢构件的侧面间隔设置多个缀板,减轻了钢围檩自重,降低造价,解决了现有钢围檩难以回收、重量较大的问题。同时,通过设置钢围檩标准节与非标准节的方式实现了围檩体系的标准化生产。钢围檩通过花篮螺栓以植入双排钢筋的方式与支护桩连接,改善传统构造中采用牛腿的竖向支撑方式,在保证安全性的同时最大程度节约工期。基坑支护系统中的斜支座和钢支撑之间设置转角可调装置,以调节围檩与钢支撑之间的角度,解决现有钢支撑系统构造中支撑转角不可调的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737699B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210669242.4
申请日:2022-06-14
Applicant: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深圳)有限公司 , 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及预制剪力墙单元,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剪力墙结构包括上剪力墙单元和下剪力墙单元;所述上剪力墙单元内埋设有上型钢;上型钢外伸段的端部设置有上端板;所述下剪力墙单元内埋设有下型钢;下型钢外伸段的端部设置有下端板;所述上剪力墙单元和下剪力墙单元对接,上端板和下端板之间固定连接,上型钢和下型钢进而形成一体设置的承重骨架。本发明实现了剪力墙预埋钢筋的高效连接;采用现浇施工方法,取消了隐蔽的套筒灌浆和约束浆锚灌浆工程,操作直观,质量易检验,能够有效保证钢筋接头的施工质量;取消了现场钢筋定位穿孔的施工步骤,改善了施工误差容许度,降低了施工难度,提高了施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749036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087664.7
申请日:2022-06-14
Applicant: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深圳)有限公司 , 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锚固板钢筋搭接连接的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其包括上剪力墙单元和下剪力墙单元;上剪力墙单元内埋设有上型钢;上型钢外伸段的端部设置有上端板;下剪力墙单元内埋设有下型钢;下型钢外伸段的端部设置有下端板;上钢筋外伸段的端部固定设置有上锚固板;下钢筋外伸段的端部固定设置有下锚固板;还包括第一扣板;第一扣板包括连接孔和楔形连接槽;连接时,连接孔套装在下钢筋外伸段的尾部上,通过旋转第一扣板,使得上钢筋外伸段滑入楔形连接槽内;楔形连接槽中心线为以连接孔的中心半径逐渐增大的渐开线形式。本发明极大的提高了两个混凝土单元的之间的抗剪能力和抗拉能力,且便于实施推广,操作简单,效率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