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557488B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申请号:CN201710860182.3
申请日:2017-09-21
Applicant: 华中农业大学
IPC: C12Q1/689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甘蓝型油菜芥菜细胞质雄性不育育性恢复基因的分子标记,具体涉及甘蓝型油菜芥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育性恢复基因的InDel分子标记,所述InDel分子标记为IDC506、IDC551、IDC705、IDC822、IDC860、IDC865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提供的InDel分子标记可用于该基因的图位克隆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加快新优良恢复系的选育。
-
公开(公告)号:CN103421840A
公开(公告)日:2013-12-04
申请号:CN201310332971.1
申请日:2013-08-01
Applicant: 华中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植物转基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转基因技术提高油菜对鳞翅目害虫抗性的方法。本发明的特征是:将人工合成的Bt杀虫基因cry1C*通过农杆菌介导的方法转化油菜,进一步通过PCR及Southern杂交检测外源基因是否整合到油菜基因组,利用实时定量RT-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检测cry1C*基因在转录和蛋白水平上的表达情况。抗虫性鉴定的结果显示,转基因油菜对鳞翅目害虫的抗性显著增强。本发明操作简便,不仅能够显著提高油菜对鳞翅目害虫的抗性,同时对植物的正常生长无影响,适用于油菜的抗虫育种。
-
公开(公告)号:CN102475058B
公开(公告)日:2013-04-10
申请号:CN201010570779.2
申请日:2010-11-30
Applicant: 华中农业大学
IPC: A01H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甘蓝型油菜芥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选育方法,属于农作物育种技术领域,其特征是通过芥菜型油菜细胞质不育系WJS1A(AABB)与基因组为AA的白菜品种上海青或北京大白菜杂交,在F2代中选择具有甘蓝型油菜特征的不育株作母本,与优良甘蓝型油菜华双4号(AACC)等品种作父本杂交,收获父本自交种子和杂交种子播种,在花期鉴定F1植株育性,对表现不育组合的不育株用原父本连续回交3-4代,直到育成雄性不育性状稳定的甘蓝型油菜芥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WNJ01A,轮回亲本华双4号等则为该不育系的保持系。恢保关系结果显示,WNJ01A不育系是不同于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Pol CMS)、萝卜细胞质雄性不育(Ogu CMS)和Kos细胞质雄性不育(Kos CMS)的新不育细胞质类型。本发明方法育成的WNJ01A不育系开创了油菜及十字花科作物细胞质雄性不育新类型,为其杂种优势利用奠定了坚实的种质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2524044A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010592574.4
申请日:2010-12-11
Applicant: 华中农业大学
IPC: A01H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甘蓝型油菜芥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的选育方法,属于农作物育种领域。以芥菜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WJS1A或甘蓝型油菜芥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WNJ01A为母本,以白菜上海青或北京大白菜为父本进行种间杂交,在F2中选具有甘蓝型油菜特征的可育株自交,并以其作父本与不育系WNJ01A测交,收获父本自交种子和测交种子并播种所述的种子,花期鉴定测交1代育性,淘汰不育组合及父本,在强优势组合的可育父本行中选符合育种目标的甘蓝型油菜植株自交,并与甘蓝型油菜芥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测交。重复测交3-4代,直至育成甘蓝型油菜芥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本发明对油菜及其它十字花科作物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选育及其杂种优势利用具有极其重要意义。
-
-
公开(公告)号:CN107144547A
公开(公告)日:2017-09-08
申请号:CN201710330613.5
申请日:2017-05-11
Applicant: 湖北国科高新技术有限公司 , 华中农业大学
IPC: G01N21/35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1/359 , G01N2201/12715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利用近红外光谱快速测定甘蓝型油菜种子中生育酚含量的方法,该方法具体包括:利用近红外光谱分析仪采集样品的光谱数据作为校正集;对校正集的近红外光谱进行预处理;将校正集样品的化学值与近红外光谱数据关联,建立不同的定标方程,确定校正模型;利用验证集对近红外校正模型进行外部验证。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可快速、高效、无损地对甘蓝型油菜油菜种子中生育酚含量进行测定,为油菜高生育酚育种提供了快捷有效的方法,从而极大地加快新品种的选育进程。
-
公开(公告)号:CN102475057A
公开(公告)日:2012-05-30
申请号:CN201010557897.X
申请日:2010-11-23
Applicant: 华中农业大学
IPC: A01H1/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油菜育种领域,公开了一种甘蓝型油菜萝卜甘蓝细胞质雄性不育系(CMS)的选育方法,特征是:以人工合成萝卜甘蓝异源四倍体为母本,以甘蓝型油菜品种为父本杂交,从杂种自交后代中分离雄性不育株,通过连续回交育成稳定遗传的甘蓝型油菜萝卜甘蓝细胞质雄性不育系。采用恢保关系测定及分子生物学方法分别从遗传学和DNA水平上研究证明该不育系的不育胞质与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pol CMS)、萝卜细胞质雄性不育(ogu CMS、kos CMS)和芥菜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hau CMS)等类型均不相同,是一种新的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类型。本发明增添了我国及世界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新类型。
-
公开(公告)号:CN119120554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457597.2
申请日:2024-10-18
Applicant: 华中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提高油菜种子大小和粒重的方法及其应用,涉及农作物分子育种技术领域。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在甘蓝型油菜BnaRSL核苷酸序列相似程度高的位置筛选靶点序列,并设计相对应的靶点引物;所述BnaRSL包括BnaA9RSL、BnaC5RSL、BnaA10RSL三个拷贝基因,其核苷酸序列分别如SEQ ID No.1、SEQ ID No.2、SEQ ID No.3所示;(2)利用所述靶点引物,构建用于所述甘蓝型油菜定向编辑的CRISPR/Cas9重组载体pBnaRSL;(3)将所述pBnaRSL载体转化甘蓝型油菜,进而获得油菜种子大小和粒重提高的株系。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以显著增加油菜种子的大小与重量,为油菜高产育种提供新的种质和方法,具备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2391408B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011331971.6
申请日:2020-11-24
Applicant: 华中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农作物分子育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基因编辑技术选育高类胡萝卜素油菜种子的方法,获得的高类胡萝卜素油菜种质资源可用于油菜的品质育种。本发明所述利用基因编辑技术获得高类胡萝卜素油菜种子的方法,利用基因编辑技术突变甘蓝型油菜的BnaCCD4的三个拷贝BnaA1CCD4、BnaC1CCD4和BnaA8CCD4,构建用于甘蓝型油菜三个拷贝定向编辑的重组载体pBnaCCD4,并利用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方法转化甘蓝型油菜,获得种子中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提高的株系。本发明所述方法可以显著提高油菜种子中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尤其是β‑胡萝卜素的含量,为油菜品质改良提供新的种质资源,并拓宽了甘蓝型油菜品质育种的方向,具备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292863A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210116395.6
申请日:2022-02-07
Applicant: 华中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硝酸根转运蛋白及其编码基因在提高作物毛状根根瘤数量上的应用,在植物体内过表达序列表中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或者与SEQ ID NO:1具有同种功能的核苷酸序列,获得与野生植物相比毛状根上的根瘤数目增多的转基因植物。本发明对于提高大豆的结瘤固氮能力和提高大豆产量具有重要的科研及实用意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