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声光器件动态调控激光偏振态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518405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682724.9

    申请日:2024-1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声光器件动态调控激光偏振态装置,属于激光技术领域,包括激光分束单元,用于根据待生成的目标激光的偏振态和偏振角度,对入射激光进行分束并产生传播方向和光束强度可调的两束线偏振激光;声光相位控制单元,用于对第二光路的线偏振激光进行声光调制改变其相位,同时对第二光路的线偏振激光的频率偏移进行补偿,从而控制第二光路的线偏振激光与第一光路的线偏振激光之间的相位差;光束方向调整组件,控制两束线偏振激光同时入射到所述偏振合束单元中从而得到目标激光。本发明结构简单、成本低,能生成各种具有特定偏振模式的脉冲串,由此解决激光偏振态控制装置构成复杂、成本高昂、控制灵活度差、调控频率低的技术问题。

    高速声光偏转器的偏转角度及偏转精度的测量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147109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1122971.9

    申请日:2023-08-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速声光偏转器的偏转角度及偏转精度的测量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光电探测器的电流变化数据,构建电流‑时间曲线;移动光电探测器并观察光电探测器的电流变化,确定高速声光偏转器的扫描起始点和扫描终点;分别确定扫描起始点和扫描终点的偏转角度,构建偏转角‑时间曲线,获取高速声光偏转器的偏转精度;基于电流‑时间曲线和偏转角‑时间曲线构建电流‑偏转角度关系曲线;获取光电探测器的实时电流数据,查关系曲线得到实时偏转角数据。通过光电探测器检测高速声光偏转器的高频率偏转,减少了低频噪声的干扰,得到了高速声光偏转器的偏转精度,获取光电探测器的实时偏转角数据,实现了简化测量装置结构和测量步骤。

    一种多次泵浦碟片激光器

    公开(公告)号:CN111934174B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010755251.6

    申请日:2020-07-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次泵浦碟片激光器,属于激光器技术领域。包括泵浦光源;多次泵浦单元,包括:抛物面反射镜,所述抛物面反射镜设有一开孔;第一折叠镜;第二折叠镜,其中,第一折叠镜和第二折叠镜均为180度反射的折叠镜;碟片晶体单元,放置在抛物面反射镜的焦点处;第一折叠镜和第二折叠镜分别位于碟片晶体单元的上下两侧,且均位于抛物面反射镜的反射光路上;谐振腔输出单元,与碟片晶体单元共同构成激光谐振腔。通过单抛物面和多折叠镜的设计,实现泵浦单元中用于激光传输的通光孔径变大,能够同时实现在大折叠角和小折叠角的情况下激光谐振腔的搭建,可更方便地搭建次数更多次的多次往返谐振腔,提高激光器的输出功率和输出效率。

    一种基于受抑全内反射的空间光调制器

    公开(公告)号:CN110989184B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1911318463.1

    申请日:2019-12-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受抑全内反射的空间光调制器,属于光电子及激光领域,该调制器包括入射棱镜和出射棱镜;第一斜面为入射棱镜的入射斜面,第二斜面为出射棱镜的透射斜面,两个斜面相对分布;入射光在入射棱镜与出射棱镜之间发生受抑全内反射,产生透射光与反射光;透射光与反射光强度及空间分布互补;通过调整第二斜面的面型结构,调制透射光的空间光强分布形态;通过调整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之间间距,调制透射光的空间光强大小。本发明通过改变空气隙厚度来快速地改变系统的透过率,获得连续变化的反射光和透射光,大大降低了操作难度和生产成本;且由单纯的玻璃材质构成,可以承受更高的峰值功率和平均功率,提高了被调制光束的功率上限。

    一种适用于碟片激光器射流冲击冷却系统的热沉

    公开(公告)号:CN105305206B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1510735986.1

    申请日:2015-11-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碟片激光器射流冲击冷却系统的热沉,包括肋基和多个分布在肋基上的肋片;肋基作为碟片激光晶体的载体,其一个端面用于固定碟片激光晶体,另一个端面上分布有同轴排列的肋片;肋片用于增大散热面积,降低对流换热热阻;该热沉应用于碟片激光器射流冲击冷却系统时,其下表面通过射流冲击冷却进行换热,下表面的肋片增加了对流换热的表面积,加快了换热速率;另外,肋片还从结构上增加了整个热沉的强度,且起到分散射流压力的作用,可减小碟片的冲击变形。

    一种激光灭害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84759B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1510794543.X

    申请日:2015-1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激光灭害装置及方法,利用害虫的视觉神经对特定波长范围的光的敏感性及其趋光性,以及部分椭球反射镜的光学性质诱导灭害;包括部分椭球反射镜、光源、光源支架以及带光阑的暗箱;具有一定发散角的光源在椭圆反射镜焦点区域发出的光线经过部分椭球反射镜的椭球反射后在椭球反射镜另一侧形成放大的光斑和与之对应的空间光罩;通过改变入射光在椭球反射镜上的反射点位置,使光罩由大变小,从而达到对害虫进行光学控制的目的;此装置的目的在于在诱杀害虫的同时避免对人体或环境的伤害,同时可以根据灭害环境的差异采取规模大小不同的发明装置,具有绿色高效的特点。

    一种基于碟片晶体的激光放大方法与固体激光放大器

    公开(公告)号:CN110120625B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1910347414.4

    申请日:2017-05-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碟片晶体的激光放大方法及固体激光放大器,属于激光技术领域。该固体激光放大器是由多个平面反射镜与球面反射镜E4、薄膜偏振片TFP1、薄膜偏振片TFP2、半波片F1、四分之一波片F2、法拉第旋光器FR以及泡克尔盒F3组成的再生放大器。该方法通过两个固体激光放大器共用一个碟片晶体D的结构形式,将低能量级的种子光在其中一个固体激光放大器中放大后,经准直扩束再在另一个固体激光放大器中进一步放大,一方面避免直接一次性放大导致尖峰功率过高,损伤仪器和元件,另一方面输出光束趋于平坦,达到整形效果;而且,不同尺寸的光斑传递至同一个碟片晶体D上获得增益,大大提高了碟片晶体D增益区域的利用率。

    一种基于碟片晶体的激光放大方法与固体激光放大器

    公开(公告)号:CN110120625A

    公开(公告)日:2019-08-13

    申请号:CN201910347414.4

    申请日:2017-05-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碟片晶体的激光放大方法及固体激光放大器,属于激光技术领域。该固体激光放大器是由多个平面反射镜与球面反射镜E4、薄膜偏振片TFP1、薄膜偏振片TFP2、半波片F1、四分之一波片F2、法拉第旋光器FR以及泡克尔盒F3组成的再生放大器。该方法通过两个固体激光放大器共用一个碟片晶体D的结构形式,将低能量级的种子光在其中一个固体激光放大器中放大后,经准直扩束再在另一个固体激光放大器中进一步放大,一方面避免直接一次性放大导致尖峰功率过高,损伤仪器和元件,另一方面输出光束趋于平坦,达到整形效果;而且,不同尺寸的光斑传递至同一个碟片晶体D上获得增益,大大提高了碟片晶体D增益区域的利用率。

    一种基于三抛物面的碟片激光器

    公开(公告)号:CN109286123B

    公开(公告)日:2019-08-13

    申请号:CN201811002004.8

    申请日:2018-08-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三抛物面的碟片激光器,属于激光器技术领域,包括泵浦光源、泵浦光准直器、碟片激光晶体、多次泵浦单元,以及谐振腔输出单元,其中,多次泵浦单元包括第一、第二、第三抛物面反射镜,以及第一、第二矫正镜,碟片激光晶体位于第一抛物面反射镜的焦点位置,第二、第三抛物面反射镜对称放置在所述碟片激光晶体的上下,第一、第二矫正镜分别位于第二、第三抛物面反射镜的焦点位置,第一抛物面反射镜的中间设置有通孔用于V型激光器谐振腔的搭建。本发明通过对泵浦结构的改进,在保证泵浦次数的同时,解决构建V型腔的角度制约问题,在实现高功率、高光束质量激光输出的同时,提高了搭建谐振腔的灵活性。

    一种基于多程吸收的激光切割玻璃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162398B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710363679.4

    申请日:2017-05-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程吸收的激光切割玻璃装置,包括上反射镜组、下反射镜组、一个上聚焦镜以及一个下聚焦镜,上聚焦镜位于上反射镜组与待切割玻璃之间,下聚焦镜位于下反射镜组与待切割玻璃之间,入射激光经由上反射镜组反射后进入上聚焦镜,经由上聚焦镜聚焦后作用于待切割玻璃,经由待切割玻璃吸收后经由下聚焦镜射入下反射镜组,经由下反射镜组反射后进入下聚焦镜,经由下聚焦镜聚焦后作用于待切割玻璃上,经由待切割玻璃吸收后经由上聚焦镜射入上反射镜组,如此反复循环,实现激光多次由玻璃吸收,提高激光吸收率,降低激光功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