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充条件下含缺陷储氢气瓶损伤预测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390937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700166.X

    申请日:2023-12-1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压储氢气瓶失效检验检测相关技术领域,并公开了一种快充条件下含缺陷储氢气瓶损伤预测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S1对于待处理含缺陷储氢气瓶的固体域和瓶内氢气域进行几何建模获得三维几何模型,求解获得在快充过程中待处理含缺陷氢气瓶内的压力分布;S2构建待处理含缺陷储氢气瓶的固体力学模型,求解所述固体力学模型获得快充过程中待处理含缺陷储氢气瓶的应力分布;S3判断待处理含缺陷储氢气瓶的应力分布是否满足多种失效准则,当其满足任意一项失效准则时,则该待处理含缺陷储氢气瓶失效,否则未失效。通过本发明,解决在快充条件下对含缺陷的储氢气瓶的失效判断进行数值模拟的问题。

    一种预测锂离子电池日历老化过程中健康状态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211431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410627014.X

    申请日:2024-05-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测锂离子电池日历老化过程中健康状态的方法。先建立电化学模块、蠕动流模块、固体力学模块和日历老化模块,对电化学模块、蠕动流模块、固体力学模块进行耦合,得到电化学‑蠕动流‑固体力学耦合模型;再将日历老化模块和电化学‑蠕动流‑固体力学耦合模型进行耦合,得到电化学‑蠕动流‑固体力学耦合的电池日历老化模型;接着对耦合的电池日历老化模型进行仿真计算并基于模拟结果实现对电池健康状态的预测。在本发明中,构建了电化学‑蠕动流‑固体力学耦合的电池日历老化模型,考虑了各物理场之间的耦合关系,同时结合各种衰减行为与机制,重点分析了应力在衰减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实现了对电池健康状态的精准预测。

    一种全固态锂金属电池中空洞演变的预测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166962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663049.5

    申请日:2024-11-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全固态锂金属电池相关技术领域,并一种全固态锂金属电池中空洞演变的预测方法及系统,包括下列步骤:将锂金属电极进行网格划分,网格节点为锂原子或空位,在锂金属电极的底部施加从下至上的堆叠压力,同时改变所述计算域的工作温度和堆叠压力,以此调节所述空洞的大小;构建描述空洞演变的相场序参量方程以及浓度方程、电化学方程和力学方程;建立以空洞面积最小为目标的优化模型,求解所述优化模型,获得堆叠压力和工作温度与空洞面积之间的关系,以此实现空洞演变的预测。通过本发明,实现了不同堆叠压力和不同工作温度对全固态锂金属电池中空洞演变的量化。

    一种全固态锂金属电池中空洞演变的预测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166962B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663049.5

    申请日:2024-11-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全固态锂金属电池相关技术领域,并一种全固态锂金属电池中空洞演变的预测方法及系统,包括下列步骤:将锂金属电极进行网格划分,网格节点为锂原子或空位,在锂金属电极的底部施加从下至上的堆叠压力,同时改变所述计算域的工作温度和堆叠压力,以此调节所述空洞的大小;构建描述空洞演变的相场序参量方程以及浓度方程、电化学方程和力学方程;建立以空洞面积最小为目标的优化模型,求解所述优化模型,获得堆叠压力和工作温度与空洞面积之间的关系,以此实现空洞演变的预测。通过本发明,实现了不同堆叠压力和不同工作温度对全固态锂金属电池中空洞演变的量化。

    一种快充条件下含缺陷储氢气瓶损伤预测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390937B

    公开(公告)日:2024-03-05

    申请号:CN202311700166.X

    申请日:2023-12-1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压储氢气瓶失效检验检测相关技术领域,并公开了一种快充条件下含缺陷储氢气瓶损伤预测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S1对于待处理含缺陷储氢气瓶的固体域和瓶内氢气域进行几何建模获得三维几何模型,求解获得在快充过程中待处理含缺陷氢气瓶内的压力分布;S2构建待处理含缺陷储氢气瓶的固体力学模型,求解所述固体力学模型获得快充过程中待处理含缺陷储氢气瓶的应力分布;S3判断待处理含缺陷储氢气瓶的应力分布是否满足多种失效准则,当其满足任意一项失效准则时,则该待处理含缺陷储氢气瓶失效,否则未失效。通过本(56)对比文件徐淑芳;杨玉先;陈香.高压氢气瓶用无缝管的热处理工艺研究.热处理技术与装备.2016,(第03期),全文.郑传祥;王亮;魏双;王柏村.基于微观力学的复合材料气瓶爆破强度研究.工程设计学报.2016,(第05期),全文.刘艳;肖岗;张耀予;王鹤;辛松;林一歆.三元共电沉积法制备Cu_2ZnSnS_4薄膜.功能材料.2018,(第05期),全文.Yuxiao Zhang.Important Role of AtomDiffusion in Dendrite Growth and theThermai Self-Healing Mechanish.ACSPublications.2023,全文.

    一种微藻生物焦芬顿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733508A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210466786.0

    申请日:2022-04-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藻生物焦芬顿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催化剂的制备方法,通过将微藻藻粉与Fe3O4纳米颗粒进行液化反应,反应完成后Fe3O4残留在固体残渣表面,由于是副产物作为芬顿催化剂再利用,实现了微藻制油全产物高值化利用;液化后Fe3O4可以均匀负载在微藻生物焦的表面,微藻生物焦的多孔表面结构可以起到固定以及分散纳米Fe3O4的作用;微藻生物焦在催化降解过程中可以起到载体、吸附剂、提供活性位点多重作用,在更温和的pH条件下提高降解效率;同时液化后形成的微藻生物焦表面含有丰富的含氧及含氮官能团,这有助于增强其催化产生羟基自由基的能力;而且由于Fe3O4的磁性,催化剂易被回收且重复利用。

    一种多晶NCM电极颗粒开裂粉化预测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089732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057370.9

    申请日:2024-08-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但不限于电子核心产业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多晶NCM电极颗粒开裂粉化预测方法及系统,包括:构建各向异性多晶断裂相场模型,包括晶界相场方程、固体力学方程、Li+扩散方程以及断裂相场方程;构建多晶NCM电极颗粒二维几何,设置物理场所需参数,进行网格划分并设置初始条件、边界条件;使用有限元仿真软件进行数值求解,得到多晶NCM电极颗粒的开裂粉化分布。本发明考虑了Li+扩散和机械应力、开裂粉化和机械应力的双向耦合,并使用晶界相场计算修正临界能量释放速率,使得本发明能够准确反映多晶NCM电极颗粒开裂粉化的机理,提高了开裂粉化预测的准确性。

    一种预测锂离子电池日历老化过程中健康状态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211431B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627014.X

    申请日:2024-05-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测锂离子电池日历老化过程中健康状态的方法。先建立电化学模块、蠕动流模块、固体力学模块和日历老化模块,对电化学模块、蠕动流模块、固体力学模块进行耦合,得到电化学‑蠕动流‑固体力学耦合模型;再将日历老化模块和电化学‑蠕动流‑固体力学耦合模型进行耦合,得到电化学‑蠕动流‑固体力学耦合的电池日历老化模型;接着对耦合的电池日历老化模型进行仿真计算并基于模拟结果实现对电池健康状态的预测。在本发明中,构建了电化学‑蠕动流‑固体力学耦合的电池日历老化模型,考虑了各物理场之间的耦合关系,同时结合各种衰减行为与机制,重点分析了应力在衰减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实现了对电池健康状态的精准预测。

    一种核壳NCM电极颗粒机械失效预测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574682B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410043246.0

    申请日:2024-01-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壳NCM电极颗粒机械失效预测方法及系统,属于锂离子电池相关技术领域,包括:S1、构建核壳NCM电极颗粒的扩散‑力耦合断裂相场模型;S2、将核壳NCM电极颗粒的几何结构参数和力学性能参数输入至所述扩散‑力耦合断裂相场模型中,并设置所述扩散‑力耦合断裂相场模型的边界条件,得到核壳NCM电极颗粒不同区域对应的断裂相场序参量的分布;S3、根据所述断裂相场序参量的分布,确定机械失效行为。同时,关注了更为严重的核壳界面脱粘行为,构筑了核壳NCM电极颗粒界面脱粘相图。本发明能够提升核壳NCM电极颗粒机械失效预测的准确度,对理解核壳NCM电极颗粒开裂和脱粘行为以及抑制界面脱粘的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

    一种核壳NCM电极颗粒机械失效预测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574682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410043246.0

    申请日:2024-01-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壳NCM电极颗粒机械失效预测方法及系统,属于锂离子电池相关技术领域,包括:S1、构建核壳NCM电极颗粒的扩散‑力耦合断裂相场模型;S2、将核壳NCM电极颗粒的几何结构参数和力学性能参数输入至所述扩散‑力耦合断裂相场模型中,并设置所述扩散‑力耦合断裂相场模型的边界条件,得到核壳NCM电极颗粒不同区域对应的断裂相场序参量的分布;S3、根据所述断裂相场序参量的分布,确定机械失效行为。同时,关注了更为严重的核壳界面脱粘行为,构筑了核壳NCM电极颗粒界面脱粘相图。本发明能够提升核壳NCM电极颗粒机械失效预测的准确度,对理解核壳NCM电极颗粒开裂和脱粘行为以及抑制界面脱粘的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