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324642B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1811183586.4
申请日:2018-10-11
Applicant: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IPC: G05D7/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灌水技术领域。一种出流恒定结构,包括:上层平面流道,其内部依次布设有多个一级消能单元,在所述上层平面流道的前端部设置有进水口;下层平面流道,其内部依次布设有多个二级消能单元,多个所述一级消能单元分别与多个所述二级消能单元上下对应设置,且对应的所述一级消能单元与所述二级消能单元之间设置有连通孔;和出水流道,各所述二级消能单元均通过出水口与所述出水流道对应连通,且在所述出水流道上设置有恒流口。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出流恒定方法。本申请整体结构无活动部件,通过四维消能,根据进水压力自动选择消能的路径,从而实现出水口稳流稳压。
-
公开(公告)号:CN114041404A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2111380785.6
申请日:2021-11-20
Applicant: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玉米秸秆粉碎与土壤混合加湿挤压成复合管材用于地下灌溉的还田方法。一种复合管材用于地下灌溉的还田方法,该方法通过将粉碎后的玉米秸秆和土壤、混合药剂混合,形成潮湿的土壤秸秆混合物,并通过挤出装置制成复合管材,这种复合管材中秸秆和土壤结合紧密,能够加快秸秆的腐熟速度;这种复合管材用于深埋到土地内,复合管材中腐熟的秸秆能够将直接作用到深层土壤内,增加深层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埋入地表的复合管材还用于农田灌溉,复合管材中梗屑和泥土之间会产生较小的间隙,灌溉水从复合管材的一端进入流向另一端的过程中,会不断从复合管材侧壁上梗屑处的间隙渗出,复合管材形成一根地下渗出管,渗出的灌溉水经土壤吸收扩散;可见,这种复合管材解决了玉米秸秆还田的局限性问题、降低了灌溉成本、适合全面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09324642A
公开(公告)日:2019-02-12
申请号:CN201811183586.4
申请日:2018-10-11
Applicant: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IPC: G05D7/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D7/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灌水技术领域。一种出流恒定结构,包括:上层平面流道,其内部依次布设有多个一级消能单元,在所述上层平面流道的前端部设置有进水口;下层平面流道,其内部依次布设有多个二级消能单元,多个所述一级消能单元分别与多个所述二级消能单元上下对应设置,且对应的所述一级消能单元与所述二级消能单元之间设置有连通孔;和出水流道,各所述二级消能单元均通过出水口与所述出水流道对应连通,且在所述出水流道上设置有恒流口。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出流恒定方法。本申请整体结构无活动部件,通过四维消能,根据进水压力自动选择消能的路径,从而实现出水口稳流稳压。
-
公开(公告)号:CN108397591A
公开(公告)日:2018-08-14
申请号:CN201810082842.4
申请日:2018-01-29
Applicant: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K31/20 , F16K27/0245 , F16K27/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限压进排气一体阀,包括阀体,阀体的顶部固定设置有止水圈,止水圈的上部有间隔的设置有阀体顶盖,阀体顶盖与止水圈固定连接,阀体内部设置有可上下运动的浮球,浮球内部中心位置从下到上设置有通道,通道内设置有沿通道轴向上下运动的阀芯,通道包括上部、中间部和下部,通道上部的径向宽度大于阀芯的径向宽度,通道下部的径向宽度小于阀芯的径向宽度,通道中间部的径向宽度从上到下逐渐减小,通道的上端部和下端部为与浮球外部连通的开口结构,通道的上端部设置有用于覆盖开口的第一过滤网,浮球的内部下方设置有配重。本发明兼具进排气和过压保护功能,增加了管道输水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安装方便、灵活,便于维修和更换。
-
公开(公告)号:CN107036666A
公开(公告)日:2017-08-11
申请号:CN201710410636.7
申请日:2017-06-03
Applicant: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IPC: G01F1/3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F1/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靶标式大口径管道量水装置,包括靶标,靶标的前端封闭,后端敞开,靶标的前端开设有上下两个进水孔,靶标内部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均通过第二止水圈固定在靶标的内壁上,靶标的顶端位于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之间的位置处开设有过线孔,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通过电线与管道外的二次仪表电连接,电线由立杆包覆,立杆穿过管道壁,在二次仪表和管道壁之间设置有第二止水圈。采用靶标作为水量计量的工具,靶标的形态为流线形,水阻小,且能通过一定含量杂质的水;利用内置的2个压力传感器差值,监测水流速度,同时以此信号启动或关闭计量仪表。
-
公开(公告)号:CN109186704B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1811183577.5
申请日:2018-10-11
Applicant: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IPC: G01F23/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蒸发测量技术领域。一种蒸发量自动测量装置,包括支座、蒸发皿、测量组件和控制及数据采集模块,在所述支座上枢接设置有平衡杆;所述蒸发皿和测量组件分别设置在所述平衡杆的两端;所述测量组件包括:细管,所述细管下部设置有泄水口,且在所述泄水口设置有第一电磁阀;液位传感器,其用于检测细管内的液位;所述控制及数据采集模块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的动作,检测所述平衡杆的位置,采集并记录所述液位传感器的数据。还公开了一种利用上述的蒸发量自动测量装置进行的蒸发量自动测量方法。本申请能够将较大面积的蒸发量转换成等体积的小直径水体,从而提高数据采集的精度,并能够实现持续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07036666B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1710410636.7
申请日:2017-06-03
Applicant: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IPC: G01F1/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靶标式大口径管道量水装置,包括靶标,靶标的前端封闭,后端敞开,靶标的前端开设有上下两个进水孔,靶标内部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均通过第二止水圈固定在靶标的内壁上,靶标的顶端位于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之间的位置处开设有过线孔,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通过电线与管道外的二次仪表电连接,电线由立杆包覆,立杆穿过管道壁,在二次仪表和管道壁之间设置有第二止水圈。采用靶标作为水量计量的工具,靶标的形态为流线形,水阻小,且能通过一定含量杂质的水;利用内置的2个压力传感器差值,监测水流速度,同时以此信号启动或关闭计量仪表。
-
公开(公告)号:CN109186704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1183577.5
申请日:2018-10-11
Applicant: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IPC: G01F23/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蒸发测量技术领域。一种蒸发量自动测量装置,包括支座、蒸发皿、测量组件和控制及数据采集模块,在所述支座上枢接设置有平衡杆;所述蒸发皿和测量组件分别设置在所述平衡杆的两端;所述测量组件包括:细管,所述细管下部设置有泄水口,且在所述泄水口设置有第一电磁阀;液位传感器,其用于检测细管内的液位;所述控制及数据采集模块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的动作,检测所述平衡杆的位置,采集并记录所述液位传感器的数据。还公开了一种利用上述的蒸发量自动测量装置进行的蒸发量自动测量方法。本申请能够将较大面积的蒸发量转换成等体积的小直径水体,从而提高数据采集的精度,并能够实现持续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08575325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10082836.9
申请日:2018-01-29
Applicant: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IPC: A01D82/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分离式秸秆还田机,属于秸秆还田的技术领域。秸秆还田机在地面上从后向前运动,包括旋转切刀、收集网、开沟播种部和压实辊轮,收集网的前端入料口位置与旋转切刀位置相对应,开沟播种部设置在旋转切刀的后侧,包括支架、播种部和设置在支架前侧表面用于在地面开沟的开沟器,与地面接触的用于压实地面的压实辊轮设置在开沟播种部的正后方,收集网后端出料口位于开沟播种部的后侧且位于压实辊轮的前侧,收集网的前端入料口高于后端出料口。本发明实现了旋耕、秸秆收集、开沟、播种、施肥、秸秆覆盖、压实等农事活动一次性机械化作业。
-
公开(公告)号:CN119969236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180588.1
申请日:2025-02-19
Applicant: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IPC: A01G25/06
Abstract: 一种鱼鳞状农田灌溉复合管及其还田灌溉方法,其复合管体的侧壁上沿其长度方向密布有鱼鳞体,相邻鱼鳞体之间设有渗水开口,灌溉时沿耕地的长度方向将复合管体铺设到耕地内并掩埋;将灌溉水通入到复合管体内,灌溉水沿着复合管体流动的过程中,会从侧壁内梗屑处的小间隙渗出,同时能够渗入到鱼鳞体的根部并从渗水开口流出,复合管体形成一根高效率地下渗水管,对耕地进行均匀灌溉;通过在复合管体上设置鱼鳞体形成鱼鳞状的农田灌溉复合管,结合复合管内部的秸秆的梗屑形成的渗水间隙,灌溉水进入到复合管之后能够快速渗入到鱼鳞体之间的渗水开口处,从渗水开口快速流出,弥补了依靠秸秆间隙渗水速度较慢的问题,有效提高了渗水灌溉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