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625067B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110922336.3
申请日:2021-08-12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能集团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IPC: G01R29/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离子流场中悬浮液滴荷电特性测量装置及方法。该方法包括:确定计算区域并对计算区域进行剖分;给定各节点电荷密度初值和荷电因子初值;计算悬浮液滴空间电荷密度和各节点总空间电荷密度;使用有限元法求解泊松方程,得到节点电位分布,计算空间电场;使用上流元法求解电流连续性方程,计算各节点空间电荷密度;若满足误差限定条件,则计算误差函数值,若不满足误差限定条件,则更新表面电荷密度初值,重复上述步骤,直到满足误差限定条件为止。本发明能够准确计算得到离子流场中悬浮液滴的荷电因子。
-
公开(公告)号:CN114357787A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210021203.3
申请日:2022-01-10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华能集团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K9/62 , H02J3/06 , H02J3/38 , G06F113/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海上风电场等值建模方法及系统,首先基于风电场相关参数构建海上风电场模型;其次根据风电场中各台风电机组的实际运行风速,对所述海上风电场模型进行潮流计算和稳态工况下系统状态变量初值计算,获得每台风电机组所有状态变量的稳态值;然后将每台风电机组所有状态变量的稳态值作为风电场中分群指标,采用改进的最大最小距离算法进行分群聚类,获得多个机群;最后对同一机群内的风电机组进行参数聚合,等值为一台等值机组,并计算等值机组参数;根据等值机组参数构建风电场等值模型,以使利用所述风电场等值模型进行小信号稳定性分析。本发明基于等值机组参数构建的风电场等值模型更适合于风电场的小信号稳定性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4113815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402080.X
申请日:2021-11-19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能集团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IPC: G01R29/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离子流场中颗粒物荷电特性测量装置及方法,属于离子流场技术领域,根据离子流密度为零时的下极板合成电场强度,利用最小二乘法确定场致荷电参数,并根据场致荷电参数确定了颗粒物场致荷电空间电荷密度;根据场致荷电参数、多个离子流密度和每个离子流密度对应的下极板处的合成电场强度,利用二维粒子群算法确定扩散荷电参数,进而根据扩散荷电参数确定了颗粒物扩散荷电空间电荷密度,实现了场致和扩散荷电特性分量的同时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05656322B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510027124.3
申请日:2015-01-20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有辅助换相电路的LCC‑HVDC拓扑,该拓扑包括六脉动换流器的6个阀臂、2组辅助换相电路和6个电容器。所述的每组辅助换相电路由晶闸管与一个由晶闸管构成的星接结构串联而成;所述每组辅助换相电路与三个阀臂通过电容器并联,电容器将每组辅助换相电路分为三段结构、将每个阀臂分为两段结构;所述每组辅助换相电路通过星型晶闸管结构分别与交流系统A、B、C三相连接。辅助换相电路通过控制电容的充放电,在交流系统故障时可以为换相过程提供辅助换相电压。而且增加的额外器件较少,经济性较好。
-
公开(公告)号:CN103825484B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410081076.1
申请日:2014-03-06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 , 中电普瑞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强迫换相桥路,所述换相桥路的一相半桥臂包括并联连接的两个晶闸管串;晶闸管串包括串联连接的N+1个晶闸管;两个晶闸管串中电气连接顺序相同的晶闸管的阴极通过电容相连;电容的数目为N,N至少为2。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新型强迫换相桥路,适用于传统高压直流输电中,不仅可以实现故障情况下晶闸管的可靠关断,而且在换流阀正常工作时电容器不投入使用,因此不会产生大量谐波,延长电容使用寿命;同时电容器采用分级方式,将换相桥路中单个电容承受的电压由N个电容器共同来承受,解决了单个电容的耐压问题,减小了电容器的制造成本及参数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3760447A
公开(公告)日:2014-04-30
申请号:CN201410037995.9
申请日:2014-01-26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 , 中电普瑞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高压直流输电的交流故障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分别获取换流母线的三相电压和换流母线各条出线上的三相电流;根据换流母线的三相电压及换流母线各条出线上的三相电流分别获得换流母线的电压零序分量值和旋转矢量幅值及换流母线各出线的电流零序分量值和旋转矢量幅值;获得换流母线各出线的功率零序分量值和功率旋转矢量幅值;将上述各值分别与各自设定值对比,获得故障检测结果。该检测方法速度快、准确性好,且满足高压直流输电对故障检测的要求,为高压直流输电的控制系统防御换相失败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03746401A
公开(公告)日:2014-04-23
申请号:CN201410036313.2
申请日:2014-01-26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 , 中电普瑞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H02J3/3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6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抵御换相失败的能力的方法,包括:步骤1,在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的任意两个直流输电系统的联络线上串入电抗可动态调节的可变电感装置;步骤2,实时监测各直流输电系统是否发生换相失败;步骤3,判断任意一个直流输电系统发生换相失败时,将换相失败信号发送至发生换相失败的直流输电系统与其它直流输电系统的联络线上的可变电感装置的电抗调节控制器中,增大发生换相失败的直流输电系统与其它直流输电系统的联络线上的可变电感装置的电抗值。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提高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抵御换相失败的能力的方法,避免了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中一回直流故障导致多回直流故障的情况的产生。
-
公开(公告)号:CN103730907A
公开(公告)日:2014-04-16
申请号:CN201410038135.7
申请日:2014-01-26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 , 中电普瑞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60 , Y04S10/5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电流限制法的直流输电换相失败防御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I、根据故障检测的输出信号,检测直流输电系统换流母线的故障类型;II、运用电流限值法减小直流电流指令并持续60-100ms;III、判断所述故障是否消除及直流输电系统关断角是否恢复;IV、根据判断结果确定直流电流指令,直至故障被清除,恢复直流电流指令。该方法避免了提前触发带来的增大直流电流、增大直流输电系统的功率因数角等不利影响,对交流系统故障做出了及时有效的反应,使晶闸管所需的换相面积减小,有利于防御直流输电系统发生换相失败故障。
-
公开(公告)号:CN114204583B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111404502.7
申请日:2021-11-24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抑制柔性直流输电中频及高频振荡的多频点相位钳制无源阻抗装置参数设计方法。所述无源阻抗装置由电感、电容、电阻元件组成;所述多频点相位钳制原则是通过将选取的多个频率点处的相位重塑至±90°内来钳制整个特定频段柔性直流换流器的相位;所述多频点个数的选取不小于特定频段内换流器相位峰值出现的次数;所述电感、电容、电阻参数还需综合考虑系统的无功补偿容量和有功损耗;该设计方法所确定的无源阻抗装置能够有效抑制柔直系统中的中高频振荡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14336685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210020688.4
申请日:2022-01-10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华能集团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电经MMC‑HVDC送出系统的振荡模式辨识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建立风电经MMC‑HVDC送出系统各部分的数学模型并进行连接,得到系统的一体化数学模型;对一体化数学模型进行线性化处理,得到系统小干扰模型;提取小干扰模型中的特征矩阵进行分析,获得系统的所有模态及对应的状态参量并进行归一化处理,依据相关度最高的状态参量锁定对应模态下的主要参与环节,从而定位振荡来源并确定振荡模式;振荡模式包括风电场内部、风电场控制系统、MMC内部、MMC控制系统以及交互作用。本发明方法通过建立详细的风电机组与MMC换流站数学模型,涵盖了系统所有可能存在的模态,对风电经MMC‑HVDC送出系统的振荡模式进行了有效识别和归类。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