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494359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465289.X
申请日:2023-11-06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华能如东八仙角海上风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华能集团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IPC: G06F30/18 , G06F30/20 , G06F113/06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上风电机组的塔基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基于拓扑优化的海上风电机组的塔基结构的优化设计方法,旨在解决导管架基础和过渡段分开单独设计存在设计周期较长并且无法实现两部分结构的高效利用的问题。为此目的,本发明的优化设计方法基于现有风电机组的塔基结构构建初始设计域,以确定柔顺度最小化为目标,设定初始设计域中导管架基础和过渡段的设计变量以及体积比,列出拓扑优化列式并据此对初始设计域进行拓扑优化得到优化结构,将与风电机组组成的整机的动态性能满足设计要求并且静态性能得到提高的优化结构作为优化后的塔基结构,避免了分开单独设计,降低了设计周期,两部分刚度更加匹配,实现了两部分结构的高效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168750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1122831.1
申请日:2023-09-01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华能如东八仙角海上风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能集团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风轮风电机组输出功率验证的风洞实验方法,该方法包括:建立了双风轮风电机组的前、后风轮功率计算理论模型,根据理论模型设计了风洞实验方案,建立了双风轮风电机组缩比模型风洞实验平台以及测试系统。该方法可以获得新型双风轮风电机组风能利用系数比目前大规模应用的风电机组风能利用系数的提高率,对双风轮风电机组缩比模型的功率输出特性及气动特性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7329073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094248.4
申请日:2023-08-28
Applicant: 暨南大学 , 华北电力大学 , 华能如东八仙角海上风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华能集团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IPC: F03D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独立变桨与偏航协同控制的风电机组轮毂载荷抑制方法,该方法包括:建立风电机组轮毂疲劳载荷计算的非线性机理模型;根据小信号分析法,对根据所述非线性机理模型进行线性化处理,得到风电机组线性化模型;建立两自由度控制框架;根据所述风电机组线性化模型以及所述两自由度控制框架,获得状态空间方程模型;建立模型预测控制器,根据所述状态空间方程模型,对风电机组轮毂进行载荷抑制。本发明可以实现风电机组的功率跟踪以及轮毂疲劳载荷的抑制,可广泛应用于风力发电机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7450141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666245.3
申请日:2023-12-06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华能如东八仙角海上风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华能集团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风电塔筒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抑制涡激振动的风机塔筒导流装置,旨在解决现有风机塔筒表面容易发生涡激振动而造成破坏的问题。为此目的,本发明的抑制涡激振动的风机塔筒导流装置,包括导流组件,所述导流组件包括导流罩;所述导流罩与塔筒的外壁组合的整体外形呈翼型结构;且所述导流罩被配置成能够环绕所述塔筒的外壁旋转随风向自适应导流。本发明的导流装置能够实现气流的贴体流动,抑制流动分离;且能够随风向自适应导流,实现对塔筒涡激振动的全面抑制。
-
公开(公告)号:CN221647341U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323317436.7
申请日:2023-12-06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华能如东八仙角海上风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华能集团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电塔筒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抑制涡激振动的风机塔筒导流装置,旨在解决现有风机塔筒表面容易发生涡激振动而造成破坏的问题。为此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抑制涡激振动的风机塔筒导流装置,包括导流组件,所述导流组件包括导流罩;所述导流罩与塔筒的外壁组合的整体外形呈翼型结构;且所述导流罩被配置成能够环绕所述塔筒的外壁旋转随风向自适应导流。本实用新型的导流装置能够实现气流的贴体流动,抑制流动分离;且能够随风向自适应导流,实现对塔筒涡激振动的全面抑制。
-
公开(公告)号:CN221484770U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322948876.6
申请日:2023-11-01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华能如东八仙角海上风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华能集团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IPC: G01M10/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L形多功能微波浪水池;其中水池框架安装在地面上,水池框架俯视呈“L形”通过安装槽安装在水池框架中的分隔板把水池框架分成短边水池和二维微波浪水池段两个矩形结构,短边水池和二维微波浪水池段中均安装有多个波高仪;短边水池和二维波浪水池段共用同一块波浪发生侧壁,推波板通过推波直线运动滑台组安装在波浪发生侧壁上;消波板通过消波直线运动滑台组安装在二维段侧消波侧壁和短边侧消波侧壁上。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需求仅使用二维微波浪水池段侧形成的二维微波浪水池或同时使用二维微波浪水池段和短边水池形成的三维微波浪水池,重复利用了部分水池面积,占地面积小。
-
公开(公告)号:CN221024095U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323251129.3
申请日:2023-11-30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华能如东八仙角海上风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华能集团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半潜式海上风电机组梭形浮筒底座;其中风电机组塔筒下半部分固定在中央基座的正上方;截面均为矩形的第一刚性连接件、第二刚性连接件和第三刚性连接件固定在中央基座的侧面;第一浮筒支撑杆固定在第一刚性连接件上端面的外部,第二浮筒支撑杆固定在第二刚性连接件上端面的外部,第三浮筒支撑杆固定在第三刚性连接件上端面的外部,第一梭形浮筒、第二梭形浮筒和第三梭形浮筒的正中央均开有轴承安装孔;第一梭形浮筒、第二梭形浮筒和第三梭形浮筒分别通过轴承安装在第一浮筒支撑杆、第二浮筒支撑杆和第三浮筒支撑杆外。本实用新型的梭形浮筒能始终保持长轴方向与海浪方向一致,在等体积的情况下所受的海浪冲击力更小。
-
公开(公告)号:CN119881540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219698.4
申请日:2025-02-26
Applicant: 华能如东八仙角海上风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能国际电力江苏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清洁能源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底电缆故障检测设备及方法,属于电缆检测技术领域,包括移动设备、检测罩、冲压机构、检测仪本体和抬线装置;检测罩设置在移动设备上;冲压机构设置在移动设备上其输出端位于检测罩内;检测仪本体设置在检测罩内;抬线装置转动设置在检测仪本体上,检测仪本体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抬线装置转动的驱动机构。检测罩上设置有防护罩和压板;压板位于检测罩远离防护罩的一端;压板与检测罩转动连接;检测罩上设置有用于调节压板倾斜角度的调节装置。本发明通过抬线装置将电缆从地上抬起,移动到检测仪本体处进行检测,从而能够保证检测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327048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560488.7
申请日:2024-05-08
Applicant: 华能如东八仙角海上风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E02D31/00 , E02D31/06 , E02D27/42 , E02D27/12 , E02D27/52 , B08B1/12 , B08B1/16 , B08B1/30 , B08B1/32 , B08B1/50 , B08B1/54 , F03D13/20 , F03D13/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上风电工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海上风电单桩基础冲刷防护加固装置,包括单桩基础,所述单桩基础下方环绕设置有加固墩台,所述加固墩台外部设置有圆台型的防护罩,且防护罩上方设置有旋转套,所述旋转套转动连接于单桩基础外壁上,且旋转套外壁等距离固定连接有多个驱动板,其中一个所述驱动板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斜板。本发明通过设置防护罩能够对加固墩台进行保护,避免海流冲刷使加固墩台损坏导致防护措施失效,并且在海流流经时能够使滚筒刷对防护罩表面进行清理,避免杂质长期残留腐蚀防护罩,同时通过多个清理棍能够对滚筒刷进行清理,保持滚筒刷的清理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531427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515602.0
申请日:2024-10-29
Applicant: 华能如东八仙角海上风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华能国际电力江苏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清洁能源分公司 , 河海大学 ,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桩基损伤识别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属于工程检测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海洋结构桩完好状态和当前状态的波浪激励下结构动力响应信号;通过罚权系数自适应调整变分模态分解中各频率分量的罚因子将动力响应信号分解,得到各模态数对应的分解结果;基于信号完整度进行评价,确定最大信号完整度的模态数对应的分解结果中冲击信号作为损伤特征子信号:根据损伤特征子信号计算动力响应信号有效分量的能量因子;利用能量因子之间差异大小来判断结构某点是否存在损伤。本发明通过罚权系数自适应调整各频率分量的罚因子,并通过分解结果的信号完整度来确定最佳模态数,从而提炼有效信号,实现准确桩基识别局部损伤的目的。
-
-
-
-
-
-
-
-
-